首页评论正文

在市场化的旗帜下

作者:程凯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2-18 23:34:00

摘要:改革的活力,市场中的企业家从来都不缺,更别提这些具备互联网精神的新型企业家们了。
    年底做总结,年初做预测,这是媒体工作的一个套路。我不免俗也来总结下,最要紧的自然是总结一下今年初的那个预测,到底靠谱不靠谱?
    今年1月5日,我写了篇东西叫做《寻找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文章的前提,是去年“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南巡”中提到了“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而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提出2013年的主要任务是“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提出改革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要做一个年度预测,最具挑战性的自然是今年的三中全会会有一个什么总体方案出来。
    我当时的预测的逻辑是,改革不需要一个终极目标,需要一个理性起点,一个推动得了、进步得了的原点,在各种利益群体中寻找一个最大的公约数,获得最大的合力。所以,我的预测落在了“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大概是将一场远远没有完成的市场化进行到底。
    现在看起来,这基本是对的。虽然三中全会最终是一个一揽子的大框架,但是我能理解到的最重要的抓手还是市场改革。在《寻找改革的最大公约数》中,我还按照当时最大的共同呼声,总结了5项可能的最大公约数,分别是:国企改革,机构改革,财税改革,市场价格改革,包括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源价格市场化,最后是城镇化需要的两条腿——户籍制度改革和土地制度改革。
    应该说,这些三中全会《决定》中都有了。其中我认定的最重要两点,一个是价格的市场化,三中全会把市场的作用从“基础性”改成了“决定性”,利率、汇率以及资源价格的市场化已不可逆转;一个是国企改革,虽然大家还不是那么敏感,甚至对《决定》中关于国企改革的内容些许失望,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概念可大可小,完全看你怎么操作。
    关于改革的最大公约数的概念,我很高兴在年底听到了同样的说法。就在刚刚举办的财新年会上,中央汇金的副董事长、申银万国的董事长李剑阁就认为,三中全会《决定》把有利于深化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尽量写上去,在方向层面、原则层面、理论层面表达了党内外的共识。
    但实际上,李剑阁对仅仅涉及概念的“最大公约数”是持有担心的态度的,他觉得“应该多谈点问题,少讲点概念,因为从问题出发,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从概念出发,可能只能得到一个更加模糊的新概念”。李剑阁还认为,《决定》的原则都非常正确,但有待深化,具体怎么做,还需要有关部门加以落实。
    其实,我倒觉得,改革的进程实际操作起来可能要比李剑阁预测的乐观。
    我想,所谓的“最大的公约数”其实是一面旗帜,在中国办事情就是要看旗帜、看导向的,旗子竖起来了,哪怕是概念性的、方向性的,下面具体办事的人就有了依据,怎么做、怎么改都可以,只要在这面旗帜下。三中全会的《决定》其实已经很具体了,但它不具体都行,关键是真正想操作改革的人有了依据,这就是旗帜的作用。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绝对是一面威力无穷的大旗。
    举个例子,微信朋友圈里百度的同仁“热烈”转发了一条观察文章《利率市场化—— 靠央行还是靠百度?》。这不是广告,作者分析得有道理:就在传统商业银行仍然靠着吃存贷利差赚取暴利的时候,利率市场化有阻力。但在2013年这个互联网金融元年,像百度、阿里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们正在用百发、余额宝等产品颠覆人们脑中关于金融的条条框框,金融业的改革需要外来者的倒逼。用央行行长周小川的话来说,只有准入放宽以后,市场竞争才会充分,然后才能形成合理的价格;价格理顺后,才能体现资源配置优化。
    行业内的分析也是如此。瑞信中国的研究主管陈昌华也认为金融创新在倒逼改革,“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迅猛发展,实际超出了央行对利率市场化路线效果的预期,监管应考虑如何应对。在不干涉互联网金融为储户套利的同时,也要考虑对互联网金融的适当监管,并对银行存款利率、存贷比等管制松绑。”
    为什么能够出现这种改革进度超越改革倡议者的情况?关键还在利率市场化已经顺应了三中全会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这面大旗,所以利率改革的实践才来得这么汹涌。而更加重要的是,当市场参与者来势汹汹时,正因为他们站在改革的大旗下,才没有人能够阻挡住他们的脚步。
    改革旗帜的最根本作用,在于放开,在于解除藩篱。至于改革的活力,市场中的企业家从来都不缺,更别提这些具备互联网精神的新型企业家们了。(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