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光硕:RIMOWA的商业逻辑
摘要:2001年,郭光硕创办了一家通信企业,几年之后,当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郭光硕开始寻找更适合的商业机会。
文/薛楠
今年是RIMOWA进入中国的第六个年头,从北京世贸天阶的第一家专卖店到遍布全国的四十九家专卖店,从最初一个月几万元的销售额到如今营业收入早已经过亿元,从2010年赢利到连续三年以上保持40%以上的年增长率,郭光硕和他的团队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实现了RIMOWA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一只旅行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郭光硕从服务于企业级用户的IT行业转型到了传统的零售行业?如何认识RIMOWA?它在中国发展如何?又有多大的商业价值?未来它会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RIMOWA中国大陆地区的总代理、秉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光硕。
音乐、清茶,听郭光硕讲他的商业理念和管理之道以及对RIMOWA品牌的理解与发展规划,有洞察、有睿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过,你会觉得RIMOWA不仅仅只是一个旅行箱,它既是一个好生意也蕴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商业理念。
一个箱子的生意经
2001年,郭光硕创办了一家通信企业,几年之后,当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郭光硕开始寻找更适合的商业机会。
“在那个时候,我发现高级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逐年增加,就觉得应归回到更稳健更传统的零售行业。其实,许多优秀的零售代理公司做的很好,比如香港的利丰、俊思、连卡佛,它们靠管理把国际品牌引入中国,让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时尚,接触到国际品牌,我就有了最初的想法。”郭光硕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找到RIMOWA是巧合。我去香港出差第一次接触到RIMOWA就喜欢上了它,成为它的顾客,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我认定了这个品牌。”郭光硕说。
一边是执着的郭光硕一边是严谨认真、追求完美的德国掌门人,3年时间,凭借着不舍的精神,郭光硕终于拿到了RIMOWA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总代理。
郭光硕的团队中,有十三四个人跟着他一起转入了新的行业,问到他当时如何去说服他的创业伙伴,郭光硕有自己的商业逻辑。
“2004年的时候,旅行箱品牌新秀丽在中国市场做得最好,销售额已经达到十几个亿,我们只要分个10%的市场份额,就很可观,RIMOWA这么好的产品,太容易了。而且,很多高端品牌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0%,中国有这个市场需求和容量”郭光硕说。
如今,郭光硕最初的IT团队仍能找到用武之地。当零售业纷纷触“电”的时候,IT行业出身的郭光硕很早就开始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2007年初,我们只有一家店的时候,用神州数码的信息化,今年,我们实施了ERP系统的第二次更新,为RIMOWA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所有的店面都有远程监控,使用手机可以查看运营情况,货品、国外进口、店面销售、报税仓库、每个门店的业绩清晰地呈现在公司内部网站上,这对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特别是细节管理上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郭光硕说。
谈到互联网的销售,郭光硕表示,“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互联网的销售,RIMOWA的互联网销售占全国销售额的5%-7%。除了自有网站外,还有京东商城和优众网两家合作伙伴。
不仅仅是一个箱子
今天,对许多人而言,RIMOWA并不陌生,它的进入带来了我们对于旅行箱某些认识上的改变。
“在RIMOWA没有进中国之前,大部分人用的旅行箱是皮质和尼龙的,还是黑的,没有更多的颜色,RIMOWA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用了硬的材质,缤纷的色彩,紫色、白色、粉色、绿色、香槟色、湖水蓝,让大家的旅行变得不那么死板,变得好像时装一样,可以搭配衣服。夏天用白色,滑雪用白色,渡假用浅色,开会有咖啡色、黑色。不同的颜色适合不同的场合,带来不同的心情。”郭光硕说。
RIMOWA的价位,从三千多到一万多,在郭光硕看来,它并不是一个奢侈品。“我不认为RIMOWA是一个奢侈品,它是一个高级生活用品。RIMOWA传递给大家的是:它不仅是一个装箱的工具,也是你的旅行伴侣,就像生活伴侣一样,可以陪你走过很多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旅行箱用的很旧了都舍不得扔的原因。RIMOWA坚持在欧洲制造,大多款式是手工打造的,品质是优质的保证。”
“很多人买了不知道这牌子怎么拼,只能用手指头比,就是金属的,竖条纹的。问他为什么买,他会说,我觉得它好看,德国的东西,结实。就这么简单。但是恰恰体现了RIMOWA的两个特质,第一是漂亮,第二是结实,能够把好看和耐用这两个最朴素、最有价值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其实挺不容易的。”讲到这一个例子,郭光硕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RIMOWA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的符号,甚至在电影、广告和杂志上,你都能够找到它的影子。
郭光硕告诉记者,某个大牌导演拍电影曾找他们合作,因为经费的原因,郭光硕最终没能赞助。没有想到的是,电影拍出来后,RIMOWA的箱子仍然出现在屏幕上,没有打LOGO。其实,不打LOGO,大家也知道是RIMOWA,导演说选择它只是因为在那个场景里,它体现一个旅行的概念,除了RIMOWA,没有其他可替代品能够如此打动观众。
今年,许多高端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遇冷,销售情况不容乐观,RIMOVA的影响并不大。“RIMOWA的顾客以个人购买为主,一些真正自己使用的顾客在购买,会议购买和商务购买之类的团购占全国销售额不足5%。”郭光硕说。
在单行道行驶
“人生是单行道,请谨慎行驶。”郭光硕在他的博客首页写下的这句话是他多年从商的心得。
如今RIMOWA在全国16个省22个城市开设了49家专卖店。而且一直处于市场需求旺盛的状况。
“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全世界RIMOWA卖的都非常好,生产一直跟不上市场需求,这也是德国人的一个策略。2007年,RIMOWA的订货期是提前两个月,中间是三个月,今年是要提前四个半月。”郭光硕说“我们有两个系列,一个是金属系列,另一个聚碳酸酯系列,聚碳酸酯是用机械手做出来的,金属系列是手工敲出来的。我们的金属系列依然是经常缺货断货。”
RIMOWA进入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有六年了,相比之下,在欧洲,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进入日本31年,在香港、台湾地区也发展了十余年,目前,RIMOWA在中国的营业额不到全世界的营业额的10%,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郭光硕并不急于求成。“RIMOWA进入中国十年的时候,我们希望开到75-80家专卖店,每年新增开六、七家专卖店。年复合增长率能够在25%左右,这是一个理想的增长率。”
在郭光硕给RIMOWA中国的定下的五年发展规划里,开专卖店只是其中的一个目标而已。“开店的数量和营业额,既不是我们公司的目标,也不是RIMOWA的目标,RIMOWA的老总,它的第三代继承人,从来没有要求任何一个代理商说你今年要开多少店,你今年要从我这进多少货。他们更看重的是做好品牌宣传和满足顾客的诉求。”郭光硕说。
“我们庆幸遇到了一个好品牌,由于RIMOWA的品质,在中国六年,我们受益于口碑传播,一个人购买之后,他会把自己的对RIMOWA的喜好,热情的传达给身边的人。其实,只要把三点做好,一个是市场推广、一个是数据分析,还有就是把客户服务做好,那你的营业额和市场份额是水到渠成的。”郭光硕说。
把产品做到极致、注重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作好口碑营销,这也许就是这家百年老店的商业逻辑。
今年是RIMOWA进入中国的第六个年头,从北京世贸天阶的第一家专卖店到遍布全国的四十九家专卖店,从最初一个月几万元的销售额到如今营业收入早已经过亿元,从2010年赢利到连续三年以上保持40%以上的年增长率,郭光硕和他的团队只用了六年的时间实现了RIMOWA在中国的快速发展。
一只旅行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让郭光硕从服务于企业级用户的IT行业转型到了传统的零售行业?如何认识RIMOWA?它在中国发展如何?又有多大的商业价值?未来它会如何发展?带着这些问题,华夏时报记者采访了RIMOWA中国大陆地区的总代理、秉臣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光硕。
音乐、清茶,听郭光硕讲他的商业理念和管理之道以及对RIMOWA品牌的理解与发展规划,有洞察、有睿智,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过,你会觉得RIMOWA不仅仅只是一个旅行箱,它既是一个好生意也蕴藏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商业理念。
一个箱子的生意经
2001年,郭光硕创办了一家通信企业,几年之后,当企业发展遇到瓶颈时,郭光硕开始寻找更适合的商业机会。
“在那个时候,我发现高级生活用品和一些奢侈品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正在逐年增加,就觉得应归回到更稳健更传统的零售行业。其实,许多优秀的零售代理公司做的很好,比如香港的利丰、俊思、连卡佛,它们靠管理把国际品牌引入中国,让更多的消费者接触到时尚,接触到国际品牌,我就有了最初的想法。”郭光硕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找到RIMOWA是巧合。我去香港出差第一次接触到RIMOWA就喜欢上了它,成为它的顾客,随着进一步的了解,我认定了这个品牌。”郭光硕说。
一边是执着的郭光硕一边是严谨认真、追求完美的德国掌门人,3年时间,凭借着不舍的精神,郭光硕终于拿到了RIMOWA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总代理。
郭光硕的团队中,有十三四个人跟着他一起转入了新的行业,问到他当时如何去说服他的创业伙伴,郭光硕有自己的商业逻辑。
“2004年的时候,旅行箱品牌新秀丽在中国市场做得最好,销售额已经达到十几个亿,我们只要分个10%的市场份额,就很可观,RIMOWA这么好的产品,太容易了。而且,很多高端品牌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了20%,中国有这个市场需求和容量”郭光硕说。
如今,郭光硕最初的IT团队仍能找到用武之地。当零售业纷纷触“电”的时候,IT行业出身的郭光硕很早就开始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2007年初,我们只有一家店的时候,用神州数码的信息化,今年,我们实施了ERP系统的第二次更新,为RIMOWA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我们所有的店面都有远程监控,使用手机可以查看运营情况,货品、国外进口、店面销售、报税仓库、每个门店的业绩清晰地呈现在公司内部网站上,这对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特别是细节管理上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郭光硕说。
谈到互联网的销售,郭光硕表示,“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互联网的销售,RIMOWA的互联网销售占全国销售额的5%-7%。除了自有网站外,还有京东商城和优众网两家合作伙伴。
不仅仅是一个箱子
今天,对许多人而言,RIMOWA并不陌生,它的进入带来了我们对于旅行箱某些认识上的改变。
“在RIMOWA没有进中国之前,大部分人用的旅行箱是皮质和尼龙的,还是黑的,没有更多的颜色,RIMOWA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它用了硬的材质,缤纷的色彩,紫色、白色、粉色、绿色、香槟色、湖水蓝,让大家的旅行变得不那么死板,变得好像时装一样,可以搭配衣服。夏天用白色,滑雪用白色,渡假用浅色,开会有咖啡色、黑色。不同的颜色适合不同的场合,带来不同的心情。”郭光硕说。
RIMOWA的价位,从三千多到一万多,在郭光硕看来,它并不是一个奢侈品。“我不认为RIMOWA是一个奢侈品,它是一个高级生活用品。RIMOWA传递给大家的是:它不仅是一个装箱的工具,也是你的旅行伴侣,就像生活伴侣一样,可以陪你走过很多地方,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旅行箱用的很旧了都舍不得扔的原因。RIMOWA坚持在欧洲制造,大多款式是手工打造的,品质是优质的保证。”
“很多人买了不知道这牌子怎么拼,只能用手指头比,就是金属的,竖条纹的。问他为什么买,他会说,我觉得它好看,德国的东西,结实。就这么简单。但是恰恰体现了RIMOWA的两个特质,第一是漂亮,第二是结实,能够把好看和耐用这两个最朴素、最有价值的元素融合在一起,其实挺不容易的。”讲到这一个例子,郭光硕自己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RIMOWA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时尚的符号,甚至在电影、广告和杂志上,你都能够找到它的影子。
郭光硕告诉记者,某个大牌导演拍电影曾找他们合作,因为经费的原因,郭光硕最终没能赞助。没有想到的是,电影拍出来后,RIMOWA的箱子仍然出现在屏幕上,没有打LOGO。其实,不打LOGO,大家也知道是RIMOWA,导演说选择它只是因为在那个场景里,它体现一个旅行的概念,除了RIMOWA,没有其他可替代品能够如此打动观众。
今年,许多高端奢侈品牌在中国市场遇冷,销售情况不容乐观,RIMOVA的影响并不大。“RIMOWA的顾客以个人购买为主,一些真正自己使用的顾客在购买,会议购买和商务购买之类的团购占全国销售额不足5%。”郭光硕说。
在单行道行驶
“人生是单行道,请谨慎行驶。”郭光硕在他的博客首页写下的这句话是他多年从商的心得。
如今RIMOWA在全国16个省22个城市开设了49家专卖店。而且一直处于市场需求旺盛的状况。
“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全世界RIMOWA卖的都非常好,生产一直跟不上市场需求,这也是德国人的一个策略。2007年,RIMOWA的订货期是提前两个月,中间是三个月,今年是要提前四个半月。”郭光硕说“我们有两个系列,一个是金属系列,另一个聚碳酸酯系列,聚碳酸酯是用机械手做出来的,金属系列是手工敲出来的。我们的金属系列依然是经常缺货断货。”
RIMOWA进入中国大陆地区已经有六年了,相比之下,在欧洲,它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进入日本31年,在香港、台湾地区也发展了十余年,目前,RIMOWA在中国的营业额不到全世界的营业额的10%,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不过,郭光硕并不急于求成。“RIMOWA进入中国十年的时候,我们希望开到75-80家专卖店,每年新增开六、七家专卖店。年复合增长率能够在25%左右,这是一个理想的增长率。”
在郭光硕给RIMOWA中国的定下的五年发展规划里,开专卖店只是其中的一个目标而已。“开店的数量和营业额,既不是我们公司的目标,也不是RIMOWA的目标,RIMOWA的老总,它的第三代继承人,从来没有要求任何一个代理商说你今年要开多少店,你今年要从我这进多少货。他们更看重的是做好品牌宣传和满足顾客的诉求。”郭光硕说。
“我们庆幸遇到了一个好品牌,由于RIMOWA的品质,在中国六年,我们受益于口碑传播,一个人购买之后,他会把自己的对RIMOWA的喜好,热情的传达给身边的人。其实,只要把三点做好,一个是市场推广、一个是数据分析,还有就是把客户服务做好,那你的营业额和市场份额是水到渠成的。”郭光硕说。
把产品做到极致、注重用户体验和售后服务、作好口碑营销,这也许就是这家百年老店的商业逻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