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中资券商遭遇H股定价难

作者:郝静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10-25 23:35:00

摘要:日前,正处于IPO初审排队中的中原证券突然传出拟转道H股上市的消息,并称目前已获得河南省政府方面的同意,先H股上市,后回归A股,最终实现香港H股和内地A股两地上市。
    本报记者 郝静 上海报道 

日前,正处于IPO初审排队中的中原证券突然传出拟转道H股上市的消息,并称目前已获得河南省政府方面的同意,先H股上市,后回归A股,最终实现香港H股和内地A股两地上市。 

另有消息人士透露:中原证券计划在港募集2亿至3亿美元资金,承销团队或包括建银国际、A股的保荐券商齐鲁证券的子公司齐鲁国际、银河国际和瑞士信贷等中介机构,摩根大通方面也在和公司进行接触。中原证券第四季度的工作重点,就是紧紧围绕香港上市的核心,多创收创利,抓紧时机,为香港上市做出积极贡献。” 

财务顾问业务突围  

1012日上午,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动员会在郑州召开,中原高层悉数到场,董事长菅明军、总裁周小全、监事会主席周建中和公司170名中层以上干部及几家保荐机构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周建中主持。 

据与会人士透露:“会议内容主要分三大块,一是省政府的指示:大力支持公司尽快首发上市,打造现代化金融控股集团,更好地服务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建设;二是经营情况汇报,部署在香港上市的总体工作和时间安排;最后是董事长菅明军的讲话,即为什么选择在香港上市、大致计划、严控风险和制度安排,未来成功在香港上市的基础之上,择机回归A股,实现A+H模式。” 

而这是否意味着从去年9月开始的AIPO计划要半路搁浅?记者试图联络中原证券办公室方面,工作人员表示:“这只是一部公用电话而非领导电话,采访上市事宜应联系董秘谢总,他掌握的信息比较全面。”然而,数次拨打董秘电话始终无人接听。记者又联系了保荐机构,建银国际上海方面的公关表示:投行业务主要在香港进行,内地4家子公司主要做资产管理和直投业务,对中原H股一事并不了解。齐鲁国际方面人士则表示,相关部门人士正在出差,对此事不知情。 

如果成功在香港IPO,中原证券将成为继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和银河证券之后第四家在香港挂牌上市的内地券商。然而此前,中原证券被指在初审的5家券商(国信东方第一创业、东兴、中原)当中经营数据垫底,营业收入仅有国信的十分之一,营业利润为第一创业一半。 

中原证券传统三大业务当中经纪业务略好,在承销和资管等主营业务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为突围上市满足两项业务收入位于行业中位数以上的要求,唯有全力在财务顾问业务上冲刺,2012年在其总资产、净资产、净资本均排名40左右的情况下,并购重组业务净收入排名第25,承销、保荐及并购重组等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1.47亿元。 

一招鲜,吃遍天:中原证券今年前8个月走势继续良好:实现利润总额3.04亿元,同比增长48.9%,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47.5%。在A股上市通道迟迟未开之下,1014日发行了第一期短期融资券13中原证券CP001,这是中原证券首次在公开市场融资,主体评级AA,发行额度8亿元,认购额度12.4亿元,认购倍数1.55倍,发行利率5.35%,据内部人士透露,中原证券还计划在四季度发行证券公司债。 

而今A股排队的券商阵容增加了国泰君安、浙商证券、华安证券,扩容至8家,加上最新加入战团宣布启动IPO的东海证券和大股东投保基金挂牌转让的安信证券,奔跑在上市之路上的券商已至少10家,而中原的规模和实力与东海和华安较为接近。 

千亿资金袭港遭遇定价难 

16日,摩根大通代表张元浩和邹宇明造访了中原证券,双方对QFII、国际业务、合作建设中原经济区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事实上,曾是全球最大IPO中心的香港去年在全球IPO市场中的名次降至第四,今年则跌出了前五名,在第一季度的IPO融资规模只有10亿美元。

从今年年中开始,拟上市企业尤其是金融企业转道H股的迹象尤为明显:日前,证监会核准光大银行发行不超过120亿股H股,重庆银行也在最近通过了H股上市决议,欲融资6亿美元,最新的一则消息是,保利集团旗下保利文化最快于11月在香港进行IPO聆讯,募资1亿美元以上,而该公司是在今年9月终止了自己的A股上市之路。有消息测算,仅传说中赴港上市的6家城商行,总集资额度就高达1000亿人民币。 

德勤全国上市业务组联席主管合伙人欧振兴表示:接触的客户当中,约有810家排队A股上市的内地企业,已计划来港发行H股上市,部分更有意使用以全流通形式进行,最快于今年下半年将有成功案例。他预计:金融、房地产,以及消费零售的企业,将会是今年下半年赴港上市企业的三大主要板块,尤其一些地区性银行或将成为来港上市的主力军。 

比起相对严苛的3年盈利和漫漫长队,香港主板发行的最低门槛是:最近一年的盈利不少于2000万元,再之前两年累计的盈利不低于3000万元。而相关统计显示,上半年香港新上市的公司当中有14家来自于内地,数量上占到66%,融资额则占87%,然而香港发行的市盈率却远低于A股,2013年上半年上市企业平均发行价格为9倍市盈率,而在A股即使在较差的年景,3040倍的造富神话仍然比比皆是。

同样以证券公司为例,去年完成H股发行的海通证券发行价为每股10.6港元,29.85倍市盈率,今年的银河证券发行定价5.3港元,市盈率17.7倍,而对比西部证券的IPO发行价8.7元, 2011年的市盈率则高达48.33倍。 

沪上一名券商分析师表示:相较之前几只内地券商股,中原证券无论规模还是经营指标并不占优,与银河一样,在无A股价格可供参考之下,定价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在目前A股未有明显开闸信号之下,只是一个折中之选,回归A股仍是最终目标。 

与此同时,其他几家排队券商也并未闲着,国泰君安在今年已经通过短期融资券公司债次级债等债务融资方式募集了超过300亿元资金;东方证券东兴和浙商证券也在近期提交了发行次级债的申请,证券行业多管齐下图谋融资已成井喷之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