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媒体领袖秋季峰会
摘要:有预测显示大数据每年给医保业带来3000亿美元的价值,中国将领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未来出现一个巨大的大数据产业或者大数据情报产业。
俞振伟:“缺乏用户有效参与,平台就没价值”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俞振伟
美国一个调查结果说过去10年的新闻影响力持续下降,1%的受访者已经对新闻媒体不再感兴趣了,最要紧的是从业人员的人数减少,各种媒体的深度报道的篇幅都得到了很大的压缩。在这样的形势下传媒确实处在一个数字化的媒体恐惧当中。
所有人都在讲“社会化媒体”,我们怎么样来理解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它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指能够互动的、可以互动的。如果说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的话,平台基本上就没有价值。
默多克原来是一个说话都脸红的西方老头,我非常喜欢他两年前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在一个地球村,一个有卫星电影、卫星信号、互联网信号传递起来的,连接起来的一个全球村其实无非是麦当劳的做法,他把麦当劳的这个M下面换成了“麦克卢汉”。他把媒体提供的产品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商品、第二类是公共品、第三类是礼品,如果说媒体提供商品的话这个有什么特点,媒体提供公共品有什么特点,媒体给社会提供礼品的话,这些礼品又有什么特点。我个人很喜欢默多克,新左派的老头,他对现代传媒有很多发展方向的说法,我们是一个昂贵而且令人尊敬的,是一个有尊严的传媒职业,现在已经很难听到这样的话了,这个是令人尊敬的新闻理念。
高群耀:“接收信息正经历从‘读’到‘点’的变化”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 高群耀
前几天在飞机上,观察到每个人都在弄手上的移动设备,喜怒哀乐都在那个上面,今天年轻人吃饭一定玩手机。年初参加拉斯维加斯CES的数据,今年应该有1.3亿新的手机出来,将有370多亿美元的平板电脑超过上亿台,那个时候每个手机上面平均有41个APP。我们回去之后发现今天手机比牙刷还多,我们曾经在开会的时候问一个问题,每天上床最后一件事情看手机还有早上第一件事看手机请举手,所有人都举手。
我们原来认真地“读”东西,之后我们称之为开始“看”东西,移动设备出来之后大家开始“点”东西,所以人们在从“读”到“点”这样一个改变过程当中,对于内容消耗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一代人本身消费品内容的方式发生了更多的变化。博客出现那天起宣布了一个变化,博客出现没有授权的出版物,博客出现之后的2010年微博到微信等等,所以我们参与这个行业当中,我感觉这个互联网是人类发明的,但是目前不清楚自身到底意味着什么,他的出现感觉好像全球无边际、无政府、无空间。过去感觉老百姓主宰虚拟世界,国家控制物理世界,两个世界两种人类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面临着两种人类的文明同时发展的演变,物理世界经历千年的历史虚拟世界也在出现,这个机会不断释放出来的可能性也是无穷的。
至于将来所谓的多媒体时代也好,APP改变一切也好,总而言之对于我们的行当是有挑战的。不过说起来也还好没有那么悲观,中国经过衣食住行之后其它产业将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发展,这一段时间我们的电影产业在中国被证明了。
魏武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并没下降”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魏武挥
我们按需生产,这不是一味地迎合大家,我们知道大家需要什么,各种各样的媒体有各种各样的风格,你可以用自己的风格去报道,但是你一定知道用户喜欢什么。
我们媒体还是非常重视营收这部分的,对于一些公司,它们主要就是靠广告,我们看一下所谓的传统媒体被新媒体击溃,他们在社会层面的竞争上,我个人的看法,传统媒体并没有失败。到今天为止,微博上面有人发一条什么事一般都会有一个超链接,链接一般指向一个新闻页,有一个明确出处,比方说来自于《华夏时报》,这基本就意味着这个链接被证实过了;如果指向一个帖子,用户会认为这个信息有待证实。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在用户层面上的公信力并没有大幅度下降,而且我发现很多的网络事件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进入,这个事件仅仅是网络事件,但是传统媒体进入之后,这个事件持续的时间更长甚至一个礼拜,所以传统媒体还是有影响力的,只是影响力在变差。再回到广告商,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等媒体的广告做法更加先进一点,比如说精准广告,比如说CPC也好、CPR也好发行量上来讲感觉有点不太靠谱,这个发行量我都不确定读者是不是把一百个广告看到了,今天看到互联网的广告计算方式可以测量,互联网广告和搜索广告可以不断地控制自己的关键词,所以真正的传统媒体的商业失败是来自于广告模式的相对陈旧。
如果你可以掌握用户的数据和关系,这个时候你就形成一个信息的接收平台,这个平台上你可以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并且向他推送他需要的信息,所谓好的信息就是他需要的信息,有的媒体说如果没有稿费可能不会给我写了,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至少科技圈里面,科技的博客们大部分写稿子是不会付钱的,因为流量很大了,可以帮你打出名气为什么给你钱。
陈晓峰:“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将以数据方式呈现”
情报风险管理专家 陈晓峰
我们过去的数据是结构性数据,今天的数据是文字、视频、音频。
有预测显示大数据每年给医保业带来3000亿美元的价值,中国将领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未来出现一个巨大的大数据产业或者大数据情报产业。大数据产业改变了什么呢?概念讲的很多,其实我认为就改变了一个,我们过去的思维是因果性思维,我们习惯用这种正面逻辑,我们习惯数据里面拿出去一部分抽样进行分析,今天讲大数据时代,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所讲的相关性思维,大数据时代的灵魂就是这样一点,那么这一点改变将会是非常艰难的,什么是相关性的思维,如果过去说妻子和情人成为好友的几率多高,我们相信如果男同志保密工作做得好她们认识的几率是很低的,实际上今天大数据她们的认识几率达到99%。因为微博和微信太容易把她们两个连接在一起,在座的有钱人建议两个工具还要预防一下,因为这个就是相关性。
大数据时代有一点就是未来也是现在地球上的一切都将以数据方式呈现,我们比过去都更加珍惜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的时代,实际上所有的时代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个数据会同在一起,构造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个真正的时代。
戴建华:“邮政企业走出困境的三个‘秘诀’”
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局副局长 戴建华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潜移默化地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我们应该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如何来应对这个新业态?我们认为只有邮政企业和报刊社来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就一定可以使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新时期谱写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一是坚定合作的信心增强合作共赢的意识。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一个方面由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纸媒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纸媒发展并没有到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步。
二是围绕社会需求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当前社会大众对于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邮政企业和报刊社应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在报刊出版发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密切的合作。
三是要立足创新转型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作为传统报刊发行的专家我们期待与各大报刊在数字发行等多个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邮政企业将充分发挥渠道网络、数据信息、营销团队、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报刊者订阅提供准确的客户分析报告,及时反馈读者信息为读者提供优质收投服务。
单祥双:“企业要有媒体人对信息的敏感性”
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单祥双
我们现在企业本质上都是一个新闻主题,都是一个新媒体,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企业界会产生一大批强大的新媒体,这些媒体会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样,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在座的媒体和不在座的媒体,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你们一定会产生特大型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很有可能不光传播内容,更重要的你们是某些方面技术的创造者、领先者,会因为你们的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如果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企业应该学习媒体人对信息的敏感性,对内容管理的专业性,媒体人应该学习企业在开源节流上的精明,在人力模式设计上的高明,在市场竞争上的有利。
栾润峰:“互联网金融被炒热是体制问题”
金和软件董事长 栾润峰
互联网金融现在炒的很热这个不是技术的问题,技术没有任何问题,这个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就是传统的银行干金融也没有问题,我们干也没有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我这个单位时间是有效的,比如说把钱放在银行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效率的,但是如果放在我们的金和软件账上就是一个贷款的利息,这样一来钱到哪里自然清楚。
对于金融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支付方式的越来越便捷肯定刺激了消费,很多以前可能是金融门槛提高的行业和产业变得更轻松,但是其实对于很多的企业来讲这个门槛本来是提高的,就是这个可能各方面让你变得更便捷,但是反过来在商业意识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讲,对这个营销的把握,原来可能很多,但是现在把流量导入门店里面这个难度实际上很高,所以我觉得支付方式的改变其实对于商业企业来讲的意义是刺激了消费,但是对于商业企业本身来讲对我们的企业没有太多的影响。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 俞振伟
美国一个调查结果说过去10年的新闻影响力持续下降,1%的受访者已经对新闻媒体不再感兴趣了,最要紧的是从业人员的人数减少,各种媒体的深度报道的篇幅都得到了很大的压缩。在这样的形势下传媒确实处在一个数字化的媒体恐惧当中。
所有人都在讲“社会化媒体”,我们怎么样来理解社会化媒体的本质?它的本质其实很简单,就是指能够互动的、可以互动的。如果说缺乏用户的有效参与的话,平台基本上就没有价值。
默多克原来是一个说话都脸红的西方老头,我非常喜欢他两年前提出的一个观点,他认为在一个地球村,一个有卫星电影、卫星信号、互联网信号传递起来的,连接起来的一个全球村其实无非是麦当劳的做法,他把麦当劳的这个M下面换成了“麦克卢汉”。他把媒体提供的产品分成了三类,第一类是商品、第二类是公共品、第三类是礼品,如果说媒体提供商品的话这个有什么特点,媒体提供公共品有什么特点,媒体给社会提供礼品的话,这些礼品又有什么特点。我个人很喜欢默多克,新左派的老头,他对现代传媒有很多发展方向的说法,我们是一个昂贵而且令人尊敬的,是一个有尊严的传媒职业,现在已经很难听到这样的话了,这个是令人尊敬的新闻理念。
高群耀:“接收信息正经历从‘读’到‘点’的变化”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 高群耀
前几天在飞机上,观察到每个人都在弄手上的移动设备,喜怒哀乐都在那个上面,今天年轻人吃饭一定玩手机。年初参加拉斯维加斯CES的数据,今年应该有1.3亿新的手机出来,将有370多亿美元的平板电脑超过上亿台,那个时候每个手机上面平均有41个APP。我们回去之后发现今天手机比牙刷还多,我们曾经在开会的时候问一个问题,每天上床最后一件事情看手机还有早上第一件事看手机请举手,所有人都举手。
我们原来认真地“读”东西,之后我们称之为开始“看”东西,移动设备出来之后大家开始“点”东西,所以人们在从“读”到“点”这样一个改变过程当中,对于内容消耗发生了很大变化。
新一代人本身消费品内容的方式发生了更多的变化。博客出现那天起宣布了一个变化,博客出现没有授权的出版物,博客出现之后的2010年微博到微信等等,所以我们参与这个行业当中,我感觉这个互联网是人类发明的,但是目前不清楚自身到底意味着什么,他的出现感觉好像全球无边际、无政府、无空间。过去感觉老百姓主宰虚拟世界,国家控制物理世界,两个世界两种人类对于我们来说实际上面临着两种人类的文明同时发展的演变,物理世界经历千年的历史虚拟世界也在出现,这个机会不断释放出来的可能性也是无穷的。
至于将来所谓的多媒体时代也好,APP改变一切也好,总而言之对于我们的行当是有挑战的。不过说起来也还好没有那么悲观,中国经过衣食住行之后其它产业将有一个非常庞大的发展,这一段时间我们的电影产业在中国被证明了。
魏武挥:“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并没下降”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 魏武挥
我们按需生产,这不是一味地迎合大家,我们知道大家需要什么,各种各样的媒体有各种各样的风格,你可以用自己的风格去报道,但是你一定知道用户喜欢什么。
我们媒体还是非常重视营收这部分的,对于一些公司,它们主要就是靠广告,我们看一下所谓的传统媒体被新媒体击溃,他们在社会层面的竞争上,我个人的看法,传统媒体并没有失败。到今天为止,微博上面有人发一条什么事一般都会有一个超链接,链接一般指向一个新闻页,有一个明确出处,比方说来自于《华夏时报》,这基本就意味着这个链接被证实过了;如果指向一个帖子,用户会认为这个信息有待证实。所以到今天为止,我们在用户层面上的公信力并没有大幅度下降,而且我发现很多的网络事件如果没有传统媒体的进入,这个事件仅仅是网络事件,但是传统媒体进入之后,这个事件持续的时间更长甚至一个礼拜,所以传统媒体还是有影响力的,只是影响力在变差。再回到广告商,相比传统媒体,互联网等媒体的广告做法更加先进一点,比如说精准广告,比如说CPC也好、CPR也好发行量上来讲感觉有点不太靠谱,这个发行量我都不确定读者是不是把一百个广告看到了,今天看到互联网的广告计算方式可以测量,互联网广告和搜索广告可以不断地控制自己的关键词,所以真正的传统媒体的商业失败是来自于广告模式的相对陈旧。
如果你可以掌握用户的数据和关系,这个时候你就形成一个信息的接收平台,这个平台上你可以知道用户需要什么并且向他推送他需要的信息,所谓好的信息就是他需要的信息,有的媒体说如果没有稿费可能不会给我写了,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至少科技圈里面,科技的博客们大部分写稿子是不会付钱的,因为流量很大了,可以帮你打出名气为什么给你钱。
陈晓峰:“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将以数据方式呈现”
情报风险管理专家 陈晓峰
我们过去的数据是结构性数据,今天的数据是文字、视频、音频。
有预测显示大数据每年给医保业带来3000亿美元的价值,中国将领跑大数据,云计算时代未来出现一个巨大的大数据产业或者大数据情报产业。大数据产业改变了什么呢?概念讲的很多,其实我认为就改变了一个,我们过去的思维是因果性思维,我们习惯用这种正面逻辑,我们习惯数据里面拿出去一部分抽样进行分析,今天讲大数据时代,非常重要的是我们所讲的相关性思维,大数据时代的灵魂就是这样一点,那么这一点改变将会是非常艰难的,什么是相关性的思维,如果过去说妻子和情人成为好友的几率多高,我们相信如果男同志保密工作做得好她们认识的几率是很低的,实际上今天大数据她们的认识几率达到99%。因为微博和微信太容易把她们两个连接在一起,在座的有钱人建议两个工具还要预防一下,因为这个就是相关性。
大数据时代有一点就是未来也是现在地球上的一切都将以数据方式呈现,我们比过去都更加珍惜我们进入了移动互联的时代,实际上所有的时代都将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个数据会同在一起,构造我们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个真正的时代。
戴建华:“邮政企业走出困境的三个‘秘诀’”
中国邮政报刊发行局副局长 戴建华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潜移默化地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我们应该如何适应这个变化?如何来应对这个新业态?我们认为只有邮政企业和报刊社来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就一定可以使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新时期谱写好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一是坚定合作的信心增强合作共赢的意识。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一个方面由于社会需求的多元化,纸媒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纸媒发展并没有到一个山穷水尽的地步。
二是围绕社会需求拓展新的合作领域。当前社会大众对于文化需求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邮政企业和报刊社应着眼于更好地满足这些需求,在报刊出版发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密切的合作。
三是要立足创新转型探索更深层次的合作。作为传统报刊发行的专家我们期待与各大报刊在数字发行等多个领域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邮政企业将充分发挥渠道网络、数据信息、营销团队、客户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为报刊者订阅提供准确的客户分析报告,及时反馈读者信息为读者提供优质收投服务。
单祥双:“企业要有媒体人对信息的敏感性”
中科招商投资管理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单祥双
我们现在企业本质上都是一个新闻主题,都是一个新媒体,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是不是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企业界会产生一大批强大的新媒体,这些媒体会影响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同样,我们也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在座的媒体和不在座的媒体,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你们一定会产生特大型的企业集团,这些企业集团很有可能不光传播内容,更重要的你们是某些方面技术的创造者、领先者,会因为你们的技术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如果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讲,企业应该学习媒体人对信息的敏感性,对内容管理的专业性,媒体人应该学习企业在开源节流上的精明,在人力模式设计上的高明,在市场竞争上的有利。
栾润峰:“互联网金融被炒热是体制问题”
金和软件董事长 栾润峰
互联网金融现在炒的很热这个不是技术的问题,技术没有任何问题,这个是一个体制的问题,就是传统的银行干金融也没有问题,我们干也没有问题,其实就是一个问题,我这个单位时间是有效的,比如说把钱放在银行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效率的,但是如果放在我们的金和软件账上就是一个贷款的利息,这样一来钱到哪里自然清楚。
对于金融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支付方式的越来越便捷肯定刺激了消费,很多以前可能是金融门槛提高的行业和产业变得更轻松,但是其实对于很多的企业来讲这个门槛本来是提高的,就是这个可能各方面让你变得更便捷,但是反过来在商业意识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讲,对这个营销的把握,原来可能很多,但是现在把流量导入门店里面这个难度实际上很高,所以我觉得支付方式的改变其实对于商业企业来讲的意义是刺激了消费,但是对于商业企业本身来讲对我们的企业没有太多的影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