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瑞地产月底冲刺上市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当五年前曾被业内称为“小景瑞”的旭辉在一二线城市加速跑马圈地扩张的时候,在上海曾经处于先锋位置的景瑞地产却仍然将主要战线集中在三线城市。
2008年在海外和2011年在A股两次试图上市未果的情况下,这一次,景瑞将上市的地点选在了香港联合交易所。目前,景瑞地产已通过港交所的聆讯,并计划在10月底启动在港上市。
“如果五年前景瑞地产能抓住上市或坚守一线城市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机会,业界看到的可能将是完全不同的景瑞地产。”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景瑞地产在房地产最快的黄金发展时期,因战略判断的失误而错失了发展的良机。
拟募资3亿美元
在景瑞地产的官网上,已在公司网站上列出了“在港首次招股说明”及“定期报告”等向投资者说明情况的信息栏,但没有披露公司最新的资产规模及销售业绩等信息。
业内人士称,如果进展顺利,景瑞地产预计于本月底向市场进行招股,募集约3亿美元的资金。
“公司对于未来已有较为明确的发展方向,但目前暂不能对外透露。如果此次能成功上市,也会对上市所募资金的投资方向进行详细的说明。由于上市还在走很多流程,这中间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所以现在不方便披露更多的消息。”景瑞地产相关人士说。
“去年香港资本市场对内地房企并不看好,市场对房企IPO认购的积极性并不高。但今年随着楼市整体上扬,香港的资本对房企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仲量联行研究部总监周志锋指出,现在房企在香港上市是一个窗口期。
据了解,景瑞地产上市后极有可能会改变此前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公司战略,而将战略重点放至一二线城市。
克而瑞研究副总经理林波指出,景瑞地产几年的战略转移,让这家很有潜力的地产公司无形中丧失了不少机会,也拉大了与其它成长性公司的差距。而在对房企业绩监测的排行榜上,景瑞此前每季度的销售额都能排到全国前50名,但现在却很少能看到影响。
“包括一直坚持在三线投资的恒大,今年也开始回归一线城市,在北京、杭州等城市投资了项目。对于景瑞来说,上市就是要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重新回归一二线城市并再次获得进入主流经济圈的发展机会。”林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咬紧牙关也要上市”
“咬紧牙关也要上市”,在这一不起眼的说法背后,却包含了相当丰富的信息量。景瑞地产在五年的时间里所发生的变化,也成为房地产界一个引人关注的案例。
“五年前景瑞地产在全国房企中还是很显眼,他们的利润率、土地储备数量等各项指标,当时的排名都比较靠前。”林波表示。
一位曾在景瑞地产任职的人士告诉记者,当时在上海拿地的成本还较低,公司的收益和利润率都相当高。
“虽然当时表示要在海外上市,但高层的决心似乎不是很坚定。公司上市后需要及时进行信息披露并进行利润分红,由于上市后公司面临较多限制,因此公司高层对于海外上市当时也没有达成明确而完全一致的意见。”上述人士说。
然而随着各大房企先后进入上海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在沪获得土地资源的成本越来越高。
2009年景瑞地产做出一项其走向的重大决定:公司发展的重点将从上海转到三线城市。在向三线城市战略转移的同时,景瑞也逐渐淡出了苏州、南京等二线城市。
在进行战略大转移决定的第二年,景瑞地产于2010年5月向上交所递交了上市申报。但由于当时A股上市窗口未开,2011年10月中信证券撤回了景瑞地产的A股上市申请,景瑞地产的第一次正式上市之路以失败告终。
当首次上市失败的时候,景瑞地产“深耕三线”的战略也遭遇了挫折。
“三线城市的成本优势没有体现出来,劣势却有所显露。受限购影响三线城市楼盘的销售速度放缓,资金回笼成了大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降价短期可以回笼资金,但对景瑞长期在这一市场立足也造成了一定损失。“这也是三线城市楼市在调控中暴露出的问题:需求和购买力比一线城市要差很多。”世邦魏理仕研究部董事谢晨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