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工信部奶业重组方案揭盖

作者:佚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发布时间:2013-10-18 10:04:00

摘要:工信部编制的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组方案的目标是5年后,国内企业整合为50家左右,前十大国产品牌奶粉集中度超过80%。

  近日本报记者从乳业行业人士处获得一份工信部编制的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组方案(报批稿,尚待最终定案),目标是5年后,国内企业整合为50家左右,前十大国产品牌奶粉集中度超过80%。

  在这份《推动婴幼儿配方乳粉行业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案》中规划:第一阶段为摸底调查;第二阶段培育1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的大型企业,前10家国内品牌集中度达到65%;到2018年底第三阶段工作完成,形成3-5家销售额超过50亿元的企业,最终配方奶粉企业整合到50家左右。

  工信部在方案中推出税收优惠、财政扶持、金融综合授信、发行股票和债券和被兼并企业土地开发收益5项政策措施和保障。此前消息称,国家有关方面将会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贷款等方面给予300亿元的资金支持。

  该最终方案将会在10月份公布。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最终方案不会有太大更改,但是担心这次整合方案的落实情况,国家财政能否拿出那么多钱是一个关键。

  兼并重组方案真容

  目前全国有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127家,目前国内奶粉品牌有500多个,年产配方奶粉60万吨,年产量在3万吨以上的企业仅3家,市场占有率在45%左右。

  工信部指出,存在产业集中度低、自主品牌竞争力弱、高端市场有效供应不足、消费者对国内品牌缺乏信心等问题依然突出,质量安全存在隐患。面对质量安全保障新要求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情况,必须大力推动企业兼并重组,优化产业机构,发展国内品牌,增加有效供给。而兼并重组的原则为:企业自主,政府引导。推动有幼儿配方奶粉企业强强联合,省(区)内产能整合和跨省兼并重组与联合重组等方式。

  而对于入选兼并重组的企业性质,工信部除了限定是国内奶粉品牌外,更是限定了兼并重组主体的资格:采用湿法工艺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企业,所用原料85%为稳定可控奶源基地所产生鲜乳。

  对于企业实力,方案明确界定:企业净资产不低于并购企业所需资金的2倍,总资产不低于并购企业的所需总资金的3倍,资产负载率不高于70%,且连续3年盈利。

  由于涉及多个部门协调。该方案要求,食药总局、财政、税务、国土资源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多个部门切实负责,履行职责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这是历次食品行业整合中,涉及部门最多的一次。

  只留50家配方奶粉企业

  方案中称,整合从今年开始,分三阶段实施,2018年底实现整合目标。

  整合的第一阶段从今年8月份至年底,各有关省(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行业布局和企业结构摸底调查,特别是黑龙江、内蒙古等重点区域要编制本区域兼并重组方案。

  第二阶段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按照兼并重组实施方案,推动国内配方奶粉企业100%完成改造并完成认证。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行业集中度提高到65%,原有127家配方奶粉企业总数减少40家左右,保留87家左右。各省工信部门会同各政府部门,对兼并重组目标完成情况评估。

  第三阶段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底,在第二阶段整合基础上,培育3-5家大型企业集团,前10家国内品牌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80%。企业总数再减少30家左右。按照上述规划,国产品牌企业最终只剩50家左右。

  对于该方案,来自乳业行业的企业、专家等普遍反映,理想色彩比较浓,设定淘汰企业数目、政策上从税收、财政、金融、土地开发等支持。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尽管有政策引导,5年内淘汰一半以上企业有难度,而这些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淘汰这些企业不仅面临相关企业的转产、关停等所带来的投入、债务和人员安置问题,而且其中大多数中小企业生产工艺、生产线都比较落后,大企业重组这样的企业根本带来不了互补的正效应。

  飞鹤乳业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工艺技术、生产设备等不符合大企业的要求,大企业不会兼并其他小企业,在竞争过程中,一些小企业会自然淘汰。配方奶粉行业需要规模发展,目前一些小品牌很难竞争过一些外来大品牌。

  另外一家乳业企业负责人表示,不好的企业不会有政策扶持,也就更没有竞争力,很可能就会被淘汰。

  此外,对于乳品工业协会目前已经选定蒙牛、伊利、飞鹤、高原之宝等5家企业列入支持名单,而对于国内第一大品牌贝因美未被列入支持名单,乳品行业亦有不同声音。此外贝因美遭受到国家发改委的反垄断调查。甚至有行业人士质疑,政策扶持变相成为扶持国有企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