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太保投资押宝蓝筹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28 23:18:00

摘要:中国太保2013年中报的披露拉开了保险业上半年业绩汇报的序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长达3年行业不景气后,8月25日,中国太保2013年中报的披露拉开了保险业上半年业绩汇报的序幕。

  中报显示,太保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54.64亿元,同比增107.1%,基本每股收益0.6元,这样的业绩大大超过投行对其60%-80%的预期。《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与过去几年发布的中报相比,太保这份中报所披露的信息可谓细致详尽,多达165页的财务报表将旗下各大子公司的业务表述得淋漓尽致,分项数据更是一一罗列,无一遗漏。

  尽管太保的业绩让投资者振奋,不过在其高管看来,要保持这样的净利增速似乎颇为不易,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本报记者在8月26日太保的业绩发布会上观察到,在回答媒体相关提问时,太保高管谨慎多于乐观。

  “无论是寿险费率市场化大门已经打开,还是产险市场的成本率又开始反弹,以及下半年资本市场面临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将再次成为保险巨头们要直面的困难。”8月27日,华泰证券在其研报中判断。

  低基数助益高增长

  太保净利润能取得超过1倍的增幅,与其去年同期业绩低基数不无关联,在这份半年报中,太保产寿险的净利润分别为17.4亿元和34.62亿元,同比增长达到11%和226.9%,一举扭转了去年大幅下滑的态势。

  在其他分项数据中,可圈可点的则包括集团有效业务价值达到554.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3.1%;寿险新业务价值达到42.54亿元,利润率达到18.0%;产险上半年业务收入423.54亿元,同比增长20.2%;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太保上半年实现投资资产年化净值增长率为4.3%,定息资产收益率达到5.5%,权益资产中上市股票实现分红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34.7%,新发行债权投资计划投资收益率达到5.9%等。

  对于业界关注的保险资金投资动向,记者发现,中国太保上半年计提的出售股票投资净损失一举缩小至2.19亿元,而出售基金及债券的投资收益皆由去年同期的净亏损变为净收益3.9亿元及3600万元,同时上半年所计提的投资资产减值也缩小至4.88亿元。不过资本公积项下,中国太保截至上半年末的浮亏为40.24亿元,较去年年底的18.66亿元有较大的上升。在各大类投资比例中,太保将上半年债券投资提升了近9个百分点达到了3606亿元,定期存款则减少102亿元,降幅6.3%,基金配置加仓7亿元、股票加仓14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太保半年报中所披露的持有上市公司股权列表中,其前十大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基本全是金融、铁路基建股,工行、农行、交行、浦发、平安以及中国建设、大秦铁路均位列其中,中小板中的重仓股仅有东阿阿胶。

  “保险股公布的所持前十大权益投资,基本都是超级大盘蓝筹股,而匹配这些股票也可以说是保险资金长期匹配权益投资的策略,但险资对这些股票基本长期持有,它们的权益收益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其并未公开的其它持仓情况,但是从太保的半年报中可以看出,它们的权益投资还是相当谨慎,股票基金合计共加仓不到21亿元,试探性加仓和波段性操作的风格并没有改变,因为市场也还没有到真正反转的时候。”8月27日,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指出。

  太保董事长高国富在中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太保集团在资产管理方面出现的一大亮点是第三方业务首次出现大增,太保资产管理公司为探索市场化和产品化的发展模式,主动创新第三方业务模式,并开展资管产品试点,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其第三方管理资产为742.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上半年实现第三方管理费收入4674.13万元,同比大增155.2%。或将成为集团未来利润新的增长点。

  三大挑战仍存

  在业内人士看来,相比银行股,保险股今年上半年取得的业绩要胜出很多,而在市场化道路上已经行走了十多年的保险业,也要比银行业来得更开放,受多年行业转型和宏观环境不景气的影响,保险业已经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但是整个行业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少。

  即使对于太保这样的保险巨头而言,好业绩并不代表可以高枕无忧,寿险利率市场化带来的挑战、产险业尤其是车险市场竞争加剧,综合成本率上升导致承保利润下降、国内经济环境并不比2012年有好转,致使A股市场难有起色,权益投资进退维谷,成为险企未来所面临的困难。

  自从保监会8月5日颁布人身险费率新政以来,一批银保系保险公司纷纷推出新产品,大型保险机构对此的态度则尚不明晰,太保寿险董事长徐敬惠在8月26日受访时称,监管层放开人身险费率市场化,有两个区间,不设2.5%的最低保证收益,保险公司可以自主定价,一是2.5%-3.5%之间,另外一个则是超过3.5%,如果保险公司将产品预定利率提到3.5%或以上,准备金和偿付能力要求也会相应增加,这充分保证了保险市场不会陷入到无序竞争之中。

  “费率改革将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这会促使保险公司更加注意加强成本管理,优化自身成本结构,同时也会加强投资管理,使保险资金有更好的使用效果。这两方面的改善将给保险产品定价带来更多的积极因素,在产品竞争力上也能够更加体现出差异化。太保将抓住费率改革的机遇,进一步发展长期保障型保险产品。”徐敬惠指出。

  业界对此的解读则是,太保短期内或不会推出利率更高的人身险产品,包括其它大型机构目前也不会有新动作。

  在产险方面,事实上,不仅仅是太保的综合成本率提高以及偿付能力出现下降,8月27日人保集团在港发布的半年业绩也是如此,人保财险今年上半年赚净保费874.66亿元人民币,承保利润为56.3亿元人民币,承保利润占已赚净保费的比例为6.4%,而去年同期,这一占比为7.6%,其中,车险承保利润率仅为2.6%,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而人保财险的偿付能力同样出现下滑的态势。

  “今年车市增量有限,而车险业务更在产险中占大头,上半年大型产险公司在成本投入上是巨大的,而且我们预计下半年车险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在综合成本率持续上升的背景下,产险公司的承保利润或将普遍下滑。”8月28日,上海一家大型产险公司车险部负责人受访时坦言。

  对于大型险企来说,如果下半年各家公司依然要保持车险市场份额,也就意味着集团公司还要对各自旗下产险公司进行注资,未来财险业也将迎来新一轮的融资潮。

  经济环境的不可捉摸对于国内A股市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当宏观经济依然不见明显好转的时候,险资目前采用的对策似乎也是静观其变,在太保业绩发布会上,太保资管总经理于业明也从全球角度分析称,美国经济比预想中的好,欧洲经济也没有想象中的差,新兴市场所面临的风险是QE3的退出,以及国内资金市场上利率趋紧的变化。

  “内外部政策环境对市场风向的影响仍难以捉摸,在此基调下,我们在权益资产配置上仍将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股票持仓更集中于股息率高的股票,下半年重点关注货币市场利率变化及要素价格改革,到年底时权益资产账面浮亏有机会转盈。”在发布会上,于业明透露出太保下一步的投资策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