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闽商系”房企扩张凶猛

作者:王海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8-16 23:55:00

摘要:闽商系房企日前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展开了一轮拿地扩张比拼。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海春 上海报道

  世茂房地产(00813.HK)、阳光城(000671.SZ)、旭辉集团(00884.HK)及泰禾集团(000732.SZ)等闽商系房企,日前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展开了一轮拿地扩张比拼。

  记者了解到,不少闽商系房企都定下进军第一梯队的目标,但对外却并没有相应的口径。“房地产市场未来的梯队分化将会越来越明显,如果不能进入核心城市及第一梯队,未来将会逐渐被边缘化并有可能被淘汰。对开发商来说,在保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获得土地储备,是获得快速增长最重要的资源。”一家福建房企高管告诉记者。

  阳光城总裁陈凯也表示,正是出于危机感,使不少闽商系房企今年加快了扩张步伐。“对中型房企来说,现在是能进入第一梯队为数不多的机会。”

  闽商系房企黑马

  8月13日,阳光城发布公告称,公司接到股东福建阳光集团、福建康田实业集团通知,阳光集团将所持公司的634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质押给平安信托;同时,将约1540万股无限售流通股质押给交行福建省分行。

  “质押原因均为融资。”阳光城方面解释,但该公司并未透露此次融资的金额。

  就在进行上述融资的前一周,阳光城办理了解除厦门信托对阳光城约2470万股的股权质押手续。在多样化融资的背后,是阳光城发展风格的转变。

  自2010年开始新一轮全国布局后,阳光城改变了过去保守的风格并开始了高速扩张的战略。这家福建籍的房企快速扩张最明显之处,表现在拿地数量上的大幅增加。

  据克而瑞统计,阳光城2012年用于新增拿地金额达44亿元,拿地面积近250万平方米,可售货值接近200亿元。

  另一家福建房企泰禾集团,被业界称之为“一匹黑马”。

  2012年全年房地产销售收入64.45亿元的泰禾集团,却在今年年初提出了110亿元拿地的目标。泰禾集团董事长黄其森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泰禾在土地市场上仍将有所动作,拿地金额肯定会超过这一数字。

  “今年泰禾制定的销售目标是150亿元,完成这一目标没什么问题。”黄其森说。对于泰禾集团的资金能否支撑其快速扩张,黄其森表示,公司的自有资金占1/3以上,资金可以说比较充裕。

  此外,黄其森还表示,泰禾现在90%以上的项目都是以高周转模式在开发,项目从拿地到预售仅需6至8个月时间。位于孙河板块“泰禾北京院子”这样的高端项目,预计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消化掉。

  去年年底上市的旭辉集团,今年扩张的冲动同样很强烈。8月6日,旭辉以13.46亿元的价格夺得武汉光谷一宗纯住宅用地,至此,今年该公司在上海、杭州、重庆等地已获取13幅地块,耗费总金额达95亿元。

  “有人认为我们的扩张速度有些快,其实我们在拿地前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有足够的销售存货支持目前的扩张。公司在拿地前已经从资本市场获得了相应的资金。”旭辉集团总裁林峰表示。

  资金渠道多元化

  分析师指出,闽商房企扩张的背后都有相应的财团支持。

  易居控股总裁丁祖昱认为,对于正在快速扩张中的阳光城、泰禾、旭辉这些福建籍房企来说,能否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对其扩张的续航能力尤其重要。

  “通过与不同的信托公司、投资机构以及实力房企的合作,这些闽商系房企从民间和资本市场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资金。”丁祖昱表示。

  以阳光城的债务结构为例,银行贷款仅占其总负债很小的一部分。“阳光城2012年的银行借款只有15亿元,仅占总借款的16.8%。很大一部分借款是通过信托和地产私募的渠道获得的。”克而瑞分析师朱一鸣表示。阳光城2012年年报显示,公司通过信托融资、基金合作、委托贷款等多种方式,筹得20.87亿元资金。

  分析师指出,今年市场上扩张凶猛的泰禾集团以前几年扩张速度同样相当快的宝龙地产(01238.HK)和建发股份(600153.SH),背后同样也获得了民间资本的支持,其扩张方式与阳光城有相似之处。

  一家福建房企高层告诉记者,闽商房企与浙商房企有一点相同的是,这两个区域的房企背后都有当地较庞大的民间资本支持。而闽商有一个与浙商不同的特点,即福建民间资本更愿意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投资。

  “这一特点可能与不少福建商人有海外经商投资的经历有关。他们更相信在外经商风险较大,需要抱团或通过相关组织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发展速度较快的福建房企,有相当的扩张资金是通过信托和投资机构的渠道获得的。”上述人士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