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评级论剑新江湖
摘要:券商评级江湖再起波澜,广州证券连升三级成功跻身一流行列AA类,而平安证券则连降6级,从A类下调为C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盛青红 广州、深圳报道
券商评级江湖再起波澜,广州证券连升三级成功跻身一流行列AA类,而平安证券则连降6级,从A类下调为C类(正常经营状态的最低等级),这不仅意味着平安证券得向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缴纳更多的费用,而且在开展新业务时也将受到更多限制。
“对于降级可能对业务带来的影响,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并已就可能面临的评级下调,与客户、合作伙伴做了充分的沟通。”平安证券对记者回应称。
“圈外人未必重视这个评级,但圈内人非常重视。”渤海证券投行部一项目经理对记者表示,“AA类的大券商还是让人仰视的,有些业务只能AA类券商才能做,有些大企业或者大集团规定只能和A类券商展开合作。”
黑马广州证券
在2013年的券商评级江湖地位争夺大战中,背靠越秀集团的广州证券无疑是黑马。
今年114家公司中,有18家证券公司与其母公司合并评价,因此最后有96家券商进行了分类,获得最高评级——AA级的券商有21家,其中广州证券就是连跳三级,直接从BB级晋升为AA级。
广州证券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广州证券今年能晋升AA级,主要得益于近几年的转型创新及三次增资。”
据广州证券一不愿具名的高层向记者透露,大股东越秀集团有意推动广州证券上市,不断对其进行增资,“今年将再启动增资计划,预计增资逾10亿元。”
此前中证协公布的2012年度证券公司会员经营业绩排名情况中也显示,广州证券净资本收益率排名跻身行业第三,是该项排名前五名中唯一的一家中小券商。
记者通过采访数位券商机构部、创新业务部、投行部、资管部人士了解到,券商评级的高低对券商传统业务并不会带来实际的影响,但对尝鲜创新业务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创新业务的试点,会首先选择分类级别靠前的券商进行推广。”安信证券机构业务部经理告诉记者,比如说,首批获得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除了财务、技术等指标外,最近一次证券公司分类评级为A类,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券商的国际化方面,如境外建立或收购分支机构等都需要有A类评级。”前述渤海证券投行部项目经理进一步表示,比如短融中票业务,也只能AA级券商才能做。
平安证券终结过去
本来按照时间节点,平安证券是可以将万福生科事件所带来的“减分”留到下一年评级里的,但是在今年的评级里,平安证券按照最高扣分进行了预扣。如果平安证券愿意,2013年证券公司分类监管榜单上,平安证券并不会成为垫底的一员。
证券公司分类评级每年评价期为上一年度5月1日至本年度4月30日,“万福生科事件的处罚在5月份,平安证券完全可以将其所带来的‘减分效应’留到下一年的评级里。”深圳一券商投行部总经理对记者表示。
“我们不想把负面效果延续到下一年,不想去年是胜景山河,今年是万福生科,下一年还因万福生科而被大家记住。就让一切在此终结。”平安证券回应记者,“此次评级下调正好是我们告别过去的结点,我们将更加坚决地进行‘触及灵魂的变革’,放下包袱,坚定前行。”据了解,平安证券在此次评级中,自评时按照最高扣分进行了预扣,预扣分数在8-10分之间。
记者采访到的多位平安证券投行内部人士透露,“告别过去,让外界重新审视平安证券,这是真心话,我们投行高层也一直向我们传递这个信号。”
但不可否认的是,平安证券的“重生术”是需要经历“劫数”的,如果评级仍在A类行列,那对平安证券的影响并不大,但C类与A类则有天壤之别,首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必须多缴纳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按照2012年度平安证券24亿元的营收来计算,从A级降为C级,需多缴4800万元。
根据监管层意图,分类监管评级是证监会对不同类别证券公司规定不同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和风险资本准备计算比例,并在监管资源分配、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频率等方面区别对待的参考指标。“监管层通常会对C类券商进行加强监管。”深交所一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平安证券将会受到监管层更多的关注。
平安无缘公募业务
被降为C级的平安证券将无缘公募业务。
根据今年发布的《资产管理机构开展公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业务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证券公司要开展公募基金业务,必须满足最近12个月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规定标准,净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最近1年中国证监会分类评价级别在B类以上等条件。
“此前我们也一直在研究要怎么开展公募业务,以何种形式开展。”平安证券对记者表示,“目前看来,我们集团(平安集团)旗下有平安大华基金,所以暂没有考虑开展公募业务。”被降为C级的事实也彻底断了平安证券开展公募业务的念头。
类似于公募业务,平安证券的各类创新业务前途也堪忧。
“对于降级可能对业务带来的影响,我们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很多创新业务资格我们已经拿到手了,至于还未拿到手的创新业务也存在很多变数。”平安证券对于他们的前景还是持比较乐观的态度。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