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2013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互动论坛在京召开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7-10 14:07:00

摘要: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在北京市社科联、市科协关怀和大力支持下,第三届“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互动”论坛在京召开。

 

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在北京市社科联、市科协关怀和大力支持下,2011年和2012年成功举办了两届“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互动”论坛,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得到了北京市社科联、北京市科协的肯定。并指示我们要把论坛办成学术精品和常态化,即每年适时举办一次高档次的、主题不同的学术论坛。在两届论坛的基础上我所2013年7月6日举办了两重生命互动论坛——思索生命的三种思维方式。

论坛宗旨是通过专家演讲和充分交流搞清楚在实现中国梦中思索生命的三种思维方式即理性、感性和悟性及其关系,从而感悟到:科学晓之以理,艺术动之以情,信仰抚之以心,才能更好地认识主客观世界,以科学、创新之精神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紧密联系生命文化中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医学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决定实现中国梦的两大观念:科学观念和人文观念。我们的社会需要知识,需要技术,需要艺术,但更需要科学和人文。

  论坛演讲紧密围绕主题论点明确,论据确凿,论证有力,不断把论坛引向深入,深受与会者赞同与好评。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袁正光教授演讲题目《理性、感性和悟性——认知生命的三种思维方式》是论坛的核心内容,他指出:我们可以把人的生命看成三个世界:物质(客观)世界、情感世界和心灵世界。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两重生命互动的思维方式:理性、感性和悟性。科学的思维方式是理性,人文中的艺术思维方式是感性,人文中的信仰思维方式是悟性。同一个标准,领域对了,认知正确,领域不对,认知也就错了,关键在于用在什么领域。原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妇科肿瘤学分会教授曹泽毅的《生命文化和医疗实践》演讲从生命文化与医学和艺术的紧密联系阐述一个优秀的医生除了广博的医学知识、高超的医疗技术之外,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丰富的人文科学知识。另外,医学和艺术有着灵性的交融和精神的共振,只有在艺术中体现医学,在医学中感悟艺术,才能享受过程,庆幸选择,奉献医学。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原卫生部干部培训中心教授李传俊以《医疗实践与人文精神》为题论述了医学即仁学具有认知与情感的统一、技术责任与人类责任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的价值相统一的特佂,本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他指明:我们要深入研讨并弘扬人文精神以推动和促进医学的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名舞蹈艺术家、运动医学专家、美籍华人孟建华的《生命与艺术——身心灵体疗法的密码》报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论述了PM自然恢复疗法是让大家通过一种更健康更美好的生活方式重建平衡。他说:当我们达到了这些平衡,那么我们与自己、与社会、与自然就会达到一种最佳的平衡状态,我们的生命磁场、健康状况也就自然处于最佳的状态了。

国家一级演员萨克斯演奏家范圣琦当场演奏的美妙乐曲为论坛带来美的享受,受到热烈欢迎。

最后,北京东方生命文化研究所所长、原北京协和医科大学社科系主任陆莉娜教授做了论坛总结,她指出第三届两重生命互动论坛十分成功,演讲、报告反映了研究的成果,达到了预期效果,希望把论坛继续延续下去,一届比一届办的更加精彩。

下午两个分论坛分别是托起生命的力量和为生命注入“心能量”,是上午主报告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报告精彩,互动交流讨论热烈,也取得了良好效果。

参加论坛的领导、嘉宾和与会代表120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