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反垄断元年
摘要:今年年初,茅台和五粮液因价格操纵被罚4.49亿元,刷新我国政府开出的反垄断罚单纪录。随后,三星、LG等6家境外企业被罚3.53亿元,这是发改委开出的首张针对外企的罚单。
见习记者 吴建华 北京报道
进入2013年,国家发改委在反垄断调查上突然发力。
今年年初,茅台和五粮液因价格操纵被罚4.49亿元,刷新我国政府开出的反垄断罚单纪录。随后,三星、LG等6家境外企业被罚3.53亿元,这是发改委开出的首张针对外企的罚单。
7月1日,发改委证实正在对几家进口奶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雅培、美赞臣、雀巢、惠氏、多美滋这五大进口奶粉品牌都在这次反垄断调查的名单之中。
国务院反垄断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时建中7月2日对记者表示,此次对奶粉企业的罚款额度很可能会超过之前对茅台、五粮液的处罚。北京天元律师事务所合作人黄伟则告诉记者,业内人士把今年称之为反垄断元年,接下来反垄断的案件还会持续增多,可能会形成所谓的反垄断风暴。
被调查企业增加
自7月1日,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有关人士向新华社证实对部分进口奶粉企业进行反垄断调查以来,事件持续发酵。
据新华社报道,发改委已掌握部分企业的违法证据。为了赢得主动,争取宽大处理,7月3日下午,惠氏营养品公司发声明承认涉嫌控制价格,成为首个公开认错的奶粉企业。随后,多美滋宣布积极配合发改委的调查,并已着手准备产品降价方案,不过具体方案将另行公布。而在此前,7月2日晚,国产高端奶粉生产商贝因美也发布公告,宣布近期将对主要品类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出厂价格进行下调。
记者日前从发改委相关部门获悉,目前该局正在对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等奶粉企业进行价格反垄断调查。而据知情人士对媒体透露,发改委查处的奶粉企业远不止上述6家,而是对整个奶粉行业价格垄断行为的一次规范,被调查的企业有数十家,包括国内不少大品牌企业。对此,本报记者多次致电发改委反垄断局求证,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奶粉企业对于经销商的价格约束几乎是行业里尽人皆知的潜规则,这次调查直接目标之一就是要洋奶粉虚高的价格降下来,再就是对行业的竞争秩序进行规范整顿。
“发改委调查这些企业主要是针对他们的纵向价格操纵行为,这样的行为虽然是一些行业里常见的做法但并不代表它不违法,《反垄断法》2008年实施至今仍然面临一个普法的问题,包括企业、执法机构都需要普法。”时建中对本报记者表示。
反垄断元年
“我们把2013年称之为反垄断元年。”黄伟对记者表示。
据介绍,虽然反垄断法公布实施将近5年,但真正查处了并且把结果公布出来的大案还是从今年开始。“三星液晶面板的案子罚了,茅台、五粮液的案子罚了,这次奶粉的案子应该也会处罚。”黄伟说。
王丁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发改委此次对一些在中国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洋品牌奶粉进行反垄断调查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前段时间工信部整治国内奶粉行业的举措相呼应,都是为了清理国内乳品行业的乱象。
“今年出来的案件,我们基本上都有参与。”黄伟告诉记者,接下来反垄断的案件还会持续增多。“因为政府在反垄断执法队伍建设这一块正不断加大力度,据我了解,今年还会接着给编制。执法队伍增加,执法能力增强了,办理的案件肯定会持续增多。”他说。
时建中也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发改委发起的反垄断调查明显增多。
黄伟表示,接下来会是哪个具体行业,现在还不好说,但肯定是跟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不排除把医药行业作为下一个反垄断调查对象的可能。
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副局长李青此前公开表示,当前涉及反垄断的案件越来越多,发改委将秉持积极执法、慎重研究、一视同仁、依法公开的原则予以认真执法,无论案件是来自经营者的投诉,还是来自消费者的投诉,发改委将力争对在法律框架内有依据的每一个案件都予以立案并有所作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