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非农数据 黄金横盘震荡
摘要:上周五亚太时段早盘,由于欧洲央行表示可能进一步降息后美元走强,国际现货黄金价格震荡走低,投资者仍在等待稍晚时即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以寻求美联储开始削减量化宽松规模的时间线索。
上周五亚太时段早盘,由于欧洲央行表示可能进一步降息后美元走强,国际现货黄金价格震荡走低,投资者仍在等待稍晚时即将公布的美国就业数据,以寻求美联储开始削减量化宽松规模的时间线索。市场分析人士普遍预期,美国6月非农就业岗位将增加16.5万人,失业率降至7.5%,但投资者担忧,非农报告仍有达不到预期的风险。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届时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走强,则将支撑美元走势且打压金价。由于投资者预计,随着美国经济逐渐稳固,美联储将终止其货币刺激措施。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近期持仓未出现大的变化,目前总持仓为964.69吨,仍处于三年来的持仓低位。截至7月5日,上周国际现货金价以1232.9美元/盎司开盘,最高上试1267美元/盎司,最低下探至1224.1美元/盎司,报收1241.5美元/盎司,涨18美元/盎司,涨幅1.5%;沪金主力1312合约以248.55元/克开盘,最高上涨255.3元/克,收盘价为251.3元/克,上周上涨7.5元/克。
虽然近期商品市场超跌严重,但原油价格却震荡上行,WTI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均维持在100美元/桶上方,两者价差也进一步缩小至4美元一线。受埃及局势动荡及美国原油库存下降的影响,近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大关,触及近14个月高位。截至7月5日,上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油8月期货以96.58美元/桶开盘,最高涨至102.18美元/桶,收盘价为101.03美元/桶,上涨4.47美元/桶,涨幅4.65%。
基本金属方面,由于多家铜矿的停产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仓库的交货出现了瓶颈,以及中国的铜进口商正在LME注册仓库排长队等待提取他们已经买入的铜,市场的现货供应规模一度受到限制,也使得期铜价格低位反弹。截至7月5日,上周LME3月期铜以6774.5美元/吨开盘,最高涨至6999美元/吨,收盘价为6855.5美元/吨,上涨90.5美元/吨。同时,沪铜主力合约跟随伦铜价格上涨,上周沪铜主力1310合约以48480元/吨开盘,最高涨至50580元/吨,以49440元/吨收盘,上涨860元/吨。
农产品方面,国内农产品豆粕呈现低开高走的格局,以一根大阳线收涨。截至7月5日,上周豆粕主力1401合约收盘价为3181元/吨,上涨27元/吨。同时,随着油价上涨的带动,化工品方面塑料表现抢眼,塑料主力合约1401最高上涨至10405元/吨,报收10290元/吨,上周上涨310元/吨。(文/叶青)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届时数据显示美国劳动力市场走强,则将支撑美元走势且打压金价。由于投资者预计,随着美国经济逐渐稳固,美联储将终止其货币刺激措施。全球最大黄金ETF SPDR近期持仓未出现大的变化,目前总持仓为964.69吨,仍处于三年来的持仓低位。截至7月5日,上周国际现货金价以1232.9美元/盎司开盘,最高上试1267美元/盎司,最低下探至1224.1美元/盎司,报收1241.5美元/盎司,涨18美元/盎司,涨幅1.5%;沪金主力1312合约以248.55元/克开盘,最高上涨255.3元/克,收盘价为251.3元/克,上周上涨7.5元/克。
虽然近期商品市场超跌严重,但原油价格却震荡上行,WTI原油期货价格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均维持在100美元/桶上方,两者价差也进一步缩小至4美元一线。受埃及局势动荡及美国原油库存下降的影响,近日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突破100美元/桶大关,触及近14个月高位。截至7月5日,上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西得克萨斯轻油8月期货以96.58美元/桶开盘,最高涨至102.18美元/桶,收盘价为101.03美元/桶,上涨4.47美元/桶,涨幅4.65%。
基本金属方面,由于多家铜矿的停产和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仓库的交货出现了瓶颈,以及中国的铜进口商正在LME注册仓库排长队等待提取他们已经买入的铜,市场的现货供应规模一度受到限制,也使得期铜价格低位反弹。截至7月5日,上周LME3月期铜以6774.5美元/吨开盘,最高涨至6999美元/吨,收盘价为6855.5美元/吨,上涨90.5美元/吨。同时,沪铜主力合约跟随伦铜价格上涨,上周沪铜主力1310合约以48480元/吨开盘,最高涨至50580元/吨,以49440元/吨收盘,上涨860元/吨。
农产品方面,国内农产品豆粕呈现低开高走的格局,以一根大阳线收涨。截至7月5日,上周豆粕主力1401合约收盘价为3181元/吨,上涨27元/吨。同时,随着油价上涨的带动,化工品方面塑料表现抢眼,塑料主力合约1401最高上涨至10405元/吨,报收10290元/吨,上周上涨310元/吨。(文/叶青)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