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钱”规则
摘要:尽管余额宝本质上是一个基金产品,风险提示有待改进,“存在亏本的可能”,但这并不能阻挡余额宝的持续热卖。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尽管央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局长焦瑾璞称余额宝本质上是一个基金产品,风险提示有待改进,“存在亏本的可能”,但这并不能阻挡余额宝的持续热卖。
根据支付宝和天弘基金7月1日发布的数据,截至6月30日24点,余额宝累计用户数已经达251.56万,累计转入资金规模66.01亿元,转入笔数286.91万笔,累计消费金额(主要指用余额宝进行购物支付)12.04亿,累计消费笔数164.44万笔。而这一数字的缔造,仅仅用了18天。这不仅刷新了货币型基金的销售历史,也创造了天弘基金和支付宝的新纪录。7月2日,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率达到6.174%,创出收益新高。
更重要的是,借助余额宝,阿里金融再次证明了自身的巨大影响力。同时,尽管阿里高管在各种场合均表态称,他们不会和银行竞争,但余额宝的横空出世,却与阿里小贷一样,成为又一款危及银行渠道的产品。
下一步,阿里金融会把触角伸向哪里?
渠道变革的胜利
成为中国用户数最多的货币基金,需要多久的时间?
如果你以前不知道,那么这次你一定要记住这个数字——18天。
赎回!赎回!赎回!在刚刚过去的6月,流动性的突然紧缩不仅使得银行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钱荒”,也迅速波及到其他领域,首当其冲的就是货币型基金“爆仓”的消息,而就在这样一片狼藉的“钱荒”中,看似“生不逢时”的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不仅丝毫未受影响,而且迅速成为用户数量最多的货币型基金。
这成功的数字凭借的是强大的平台支持——支付宝。
尽管这款被称为“赚钱利器”的新产品曾被证监会点名“违规”,但支付宝方面很快表示,将及时提供补充备案。而在此期间,更多的支付宝用户开始如潮水一般涌入了“增利宝”。
“一个旺旺客服每天平均咨询量都超过2000个,而且还在增加。这是什么概念?”天弘基金高级策略分析师刘佳章直言,这款与支付宝合作开发了10个月的新产品,在这么短的时间成为中国用户数量最大的货币型基金,“仅这一款的发行量,已经远远超过之前10只基金的总和还要多。”
对淘宝用户来说,通过支付宝购买“余额宝”,只需点点鼠标就能实现,不仅如此,你还可以随时使用这笔钱购物付款。这完全迥异于银行网银购买基金的方式。
传统的基金购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到银行或基金公司柜台购买,一是通过网银购买。但面对几百只不同类型的基金,消费者通常都很难做出选择,“因为当你坐到柜台前或是电脑前,要么是你被理财经理推荐购买了一款并不了解的基金,要么就是看不懂复杂的投资说明,并不清楚收益是多少。”淘宝4V用户西门如是说。
但“余额宝”改变了这一切,不用出门,不用面对柜台,也不用你筛选基金,支付宝已经帮助你做好了全部,你所做的就是轻松一点,每天看看收益多少,“这样的销售方式,明白清楚,谁会不喜欢呢?”西门说。
显然,阿里金融擦边球式的“类银行”业务又一次取得了成功,而渠道已经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引发银行“危机”的因素。
因此,金融互联网成为本届陆家嘴论坛上一个重要的议题,而农业银行日前也宣布,成立“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实验室”,强化探索与完善互联网金融创新机制,积极拓展农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交通银行早在此前就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为自己银行客户服务的综合性金融服务,还拟将“E贷在线”与阿里巴巴中小企业服务结合,帮助解决融资难问题。
以创新代替正面竞争
其实,支付宝在“余额宝”推出的同时,与光大银行合作、主打智能理财旗号的“定存宝”也正式推出,它与“余额宝”最大的区别就是,后者的最小起付额和赎回额为50元或是50元的倍数。
而在这两款产品上线前不久,支付宝还推出了“支付宝卡”和“信用支付”,短短3个月的时间,四款创新型产品就接连上线。
“这一方面来自于第三方支付领域激烈的竞争,支付宝需要开拓新的业务模式来增加客户忠诚度,另一方面,也是支付宝通过自身的用户优势,选择和支付结合度密切的金融产品拓宽领域。”艾瑞咨询分析师谢春如是说。
马云多次表态称,他们不会和银行竞争。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明也曾坦言:“我们只会去做银行暂时做不了,但却是有需求的业务,等到银行可以做了,我们就会退出。”
但就像马云所说的那样,“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更需要外行人进来进行变革”。不竞争并不意味着不变革,而这种变革,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创新。
谢春指出,其实阿里金融体系进行颇为频繁的调整始于2011到2013年之间。本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11年,马云就表示,为适应央行关于第三方支付的规定,阿里巴巴将支付宝所有权转让给了马云控股的一家公司,并为此引发各界争议。
同一年,重庆阿里巴巴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了办理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等业务。
2012年,阿里巴巴设立商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从事贷款担保、票据承兑担保、贸易融资担保等诸多业务,几个月后,商诚(上海)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也正式成立。
今年年初,原属于阿里巴巴集团的阿里金融并入支付宝,成为支付宝的金融事业群,整合后的公司分成了四大事业群,除了阿里创新金融事业群外,还包括支付宝共享平台事业群、国内业务事业群、国际业务事业群。
其中,阿里金融事业群的设立被各界认为是阿里巴巴将展开与银行直接竞争的序幕。如果仅仅从时间上看,那么支付宝的确是在收编阿里金融后,才频繁推出新产品;但实际上,所有的新产品从规划到系统建设再到推出都有一套完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金融变革”这个词早已渗透了支付宝和阿里金融。
谢春指出,收编阿里金融后的支付宝更加强大了,“像在收编阿里金融前,支付宝挖掘数据的能力确实出色,但远没有现在这样强大。因为一方面数据挖掘需要用户、时间和交易量的积累,另一方面也需要强大的技术团队,而这一点,显然阿里金融做得更好。”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在金融服务领域已经拥有了包括小额贷款、担保、保险、信用卡、支付结算等全流程。
如果仅从目前整个阿里金融的发展态势来看,其对银行的渠道销售的确开始产生侵蚀作用。但一位匿名银行人士也认为,“银行之所以对阿里金融做的这些类银行业务,比如‘信用支付’等没有重视起来,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这并非银行最核心的业务,就算是阿里的小微金融,做的也只是大机构看不上的小微企业,够不上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传统银行的创新能力的确无法与阿里金融相比,因此,未来双方选择合作各取所需的可能性更大。”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秘书长白澄宇也认为,目前支付宝每推出一款产品,就会被认为是抢了银行或是谁的饭碗,但其实,“阿里未来的发展并不会去抢银行的生意,而是搭建一个大平台,并为平台上的所有人,包括商户和消费者做业务的增值服务”,做属于他们自己的金融版图。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