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财讯正文

现实的重力。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7-03 17:18:00

摘要:从《那些年》到《致青春》,80 后还没老,就开始祭奠爱情与理想,似乎这片土地天生与那两样东西冰炭不容。犹记得不久前 《恋爱的犀牛》谢幕时,主演冲着观众席大喊:“永远不要放弃对美好的向往。”眼角还挂着泪痕呢,这边《蒋公的面子》在北大上 演,又不得不考虑那么严肃的命题。


   从《那些年》到《致青春》,80 后还没老,就开始祭奠爱情与理想,似乎这片土地天生与那两样东西冰炭不容。犹记得不久前
《恋爱的犀牛》谢幕时,主演冲着观众席大喊:“永远不要放弃对美好的向往。”眼角还挂着泪痕呢,这边《蒋公的面子》在北大上
演,又不得不考虑那么严肃的命题。
   有此现实土壤,青春题材的电影最好拍,只要抓住“一切都从阳光明媚走向万劫不复”的主题,稳赚不赔——谁让世界上价值观最单一的十几亿人扎到一起了呢?地球都一个村了,自己家再穷,听一听邻居的吆喝,比如“无代表权不纳税”(《大宪章》)、“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人权宣言》),还是能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
   莎士比亚的《暴风雨》中有一个著名的怪物叫“凯利班”,他丑陋而又有力量,像牲畜一样冷酷残忍,在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
语境中被认为“象征着压抑而扭曲的东方世界的文化起因”。
   乾隆即位之初,两朝元老、左都御史孙嘉淦上了一道意见尖锐的“三习一弊疏”,受到皇帝褒奖。他再接再厉,犯言直谏,成为朝野推崇的诤臣。然而好景不长,一篇假托孙嘉淦之名的“伪奏稿”在坊间流传,攻击今上失德,犯有“五不解、十大过”,通篇
都是过滤词。乾隆震怒,严查作者,最后将首犯凌迟,从犯斩立决,
亲属一律连坐。
   其实,由于文网越织越密,同僚和门生因言获罪的不胜枚举,孙嘉淦早就在心惊肉跳中变成了奴才,不哼不哈。经此一吓,直接
惊惧而亡。历史的愁容挥之不去,孙嘉淦多如过江之鲫。也许,值得反思的是为什么别人有免于恐惧的自由,而我们却在挫败中度过
了一生,最后只能用“难得糊涂”自我麻醉?
   美国访谈节目《60 分钟》的主持人华莱士曾说:“所有你认为的坏蛋在心里都不认为自己错了。”
   正因如此,明知其咄咄逼人的风格,坏蛋们仍能坦然地接受华莱士的采访。这个世界有各种各样的主义,却并没有将人类社会变得更好。所以,对事物的认知不能来自评论,而应源于对事实和因果的梳理。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如何能杜绝思维上的懒惰,现实的重力也许并不可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