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学公开课 价格之锚。
星巴克咖啡在刚推出时,价格比其他普通咖啡高出一截,但是人们仍然趋之若鹜,它真的有那么好喝吗?这其中蕴含了什么经济学道理呢?在生活中我们常有莫名其妙的举动,本课将会告诉你所有的现象,背后都有经济的力量!
星巴克的高价锚
想象一下十几年前,你在街上走时,经常会去光顾邓肯甜甜圈店,顺便买杯咖啡。有天,你走到街角,发现一家新店——星巴克咖啡,你决定进去看看。不看不知道,价目表真是惊人,比邓肯甜甜圈店贵很多,但是你还是决定试试。你外带了一杯,咖啡爽滑可口,美味至极。
两天后你又经过这里,转念一想,就又进去买了杯咖啡,如此往复。直到有一天,你对自己说,我就是星巴克人,就爱买星巴克咖啡。你最初的一个决定直接影响到了后面的一连串行动,最终它成为你的习惯。
星巴克从开业的第一天起,就尽力向我们灌输:星巴克绝对不同于邓肯甜甜圈。没有甜甜圈,但有别致的法式咖啡压榨机和新鲜可口的酥皮蛋糕,这一点至关重要。他们想透露的是,我们所知道的邓肯甜甜圈的价格,以及过去物品的价格都与他们毫无关系。他们要我们从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而非遵循旧例。
从星巴克的定价我们可以看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很容易被操控,也就是说,消费者并没有能力,理性地确定商品价格。
传统经济学假定市场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需求和供给两股力量是各自独立的;事实上,需求并不是完全独立于供给,消费者购买意愿会受到供方影响。
“锚”其实是指我们第一次思考并作出购买决定的价格,往后会长时间影响我们。十年之后,当我们都偏向于以这种新视角、新工艺、新价格去看待咖啡时,星巴克也就不需要再假装与众不同了。如此一来,这个新“锚”,你所认可的星巴克咖啡的价格,其实不仅影响着星巴克,还影响着邓肯甜甜圈、麦当劳,甚至我们居家时喝的咖啡的价格。它极大地改变了我们对于各种咖啡的心理价位,让我们对咖啡有了新的认识。
网店的免费锚
告诉大家我的朋友杰夫的一个故事,他想在网上销售各类小物件,像是一些手电和小电器之类的,售价都在5 美金左右,他向一部分人要价5 美金并且免运费;向另一部分人要价2.5 美金,然后收取运费2.5 美金;还有一部分人可以免费得到这个物品,但是要支付5 美金的运费。
虽然算法不同,但是最后需要付的钱都是一样的。实际上,买家的感受却大不相同。物品免费,但是收取5 美金运费的方式更受欢迎。物品免费对于卖家来说没有任何负面影响,只会带来正面效益,会刺激消费者心理,这使得物品更有价值,消费者也都愿意购买。
这提醒我们,在销售产品时,“降价”和“免费”对用户心理的影响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免费的赠品,会推动用户决策,甚至会让用户付出更多的金钱。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