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地狱,类金融的天堂?
摘要:银行业“钱荒”来袭,A股一夜之间回到“鸦片战争”时代,上证综指连续跌穿2200、2100、2000、1900点整数关口,探至1849点。
文/张学光
银行业“钱荒”来袭,A股一夜之间回到“鸦片战争”时代,上证综指连续跌穿2200、2100、2000、1900点整数关口,探至1849点。有人在微博上打趣地说,之前房地产商以12%的高利率向银行借的钱,现在可以反手借给银行了,还能赚1.444%的利息差。当然,这仅仅是一句调侃。
然而,调侃的背后则是房地产开发商内心的苦楚——仅仅一周之后,上述利率重新回落至5.736%,而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却依旧维持在12%,甚至更高。事实上,最近两年对于这些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在合法的途径内还能够借到钱就已经是万幸了。
当银行已经没有更多的钱放贷的时候,那些做类金融的放贷公司生意自然好了起来。“6·20”股灾当天,金改概念股逆势而上,香溢融通、浙江东日、渤海租赁、金山开发等个股逆势走高,与A股其他板块哀鸿遍野相比,俨然“冰火两重天”。
香溢融通逆袭
A股惊“荒”失措,有人欢喜有人愁。
作为基准利率的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银行正常贷款渠道持续收缩,这使得具有上市公司高息委托贷款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井喷。其中,市场戏称为“委托贷款之王”的香溢融通被市场寄予厚望,认为其业绩或大幅上涨。
6月25日,A股早盘持续下跌,午盘后上证综指探至“鸦片底”1849.65点,而以借贷为主的上市公司香溢融通(600830)开盘不久后就逆市涨停。随后的26日、27日更是价量齐升,盘中多次触及涨停,3日涨幅达25%。
记者通过Wind进一步梳理发现,在6月20日钱荒发生第一天时,香溢融通的日成交量还只有430万股左右,而到了4月26日成交量攀升至5000多万股,创下年度内最大单日成交量。
可以看到,在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当中,虽然参与小额放贷的公司众多,但是香溢融通是唯一一家彻底转型成为类金融业务的公司。
香溢融通2013年一季报披露,公司1月至3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4.26万元,其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收益达2495.58万元。未来,公司除了委托贷款业务之外,还将有拓展担保、租赁等多种类金融业务。
不过,面对香溢融通的逆市飙涨,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排除有游资炒作的情况,目前已经出现较高的换手率,多空分歧加大,投资者应注意追涨的风险。
6月27日,香溢融通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20%,属于异常波动,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转型先天不足
“我们也想快点儿还钱,你知道,这笔借款的利息是很高的。”站在尚未完工的楼盘工地前,老董告诉记者,只要工程进展过半就可以预售了,这样就可以很快拿到现金了。
老董是这个位于杭州桐庐县“京庐翡翠城”地产项目的总工程师,2011年8月份,京庐实业由于资金紧张,向宁波的香溢融通(600830)借到了3500万元的委托贷款,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的年利率高达21.6%。
2012年9月份,当记者来到这片工地时,老董告诉记者工程进展得非常顺利,应该很快就可以还上借款了。
但事与愿违,按照香溢融通在2012年报当中的披露,截止到今年的3月22日,公司总计只收到了730万元的还款。
与很多银行一样,对于香溢融通而言,委托贷款的风险不可小视。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已经3个月没有收到江苏南通麦之香实业有限公司的还款,这笔借款被列为可疑类资产。
按照香溢融通所披露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公司的贷款类资产当中,类似上述的可疑类资产就新增了1.6亿元,占整个贷款资产的比例也从去年年初的9.98%激增到21.92%。
“经营类金融就是经营风险”,尽管香溢融通始终在不断地强化这种意识,但是由于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项目上,因此一旦发生国家政策调控,公司的贷款风险就会激增。
“可是也没办法啊,20%的贷款利息,除了房地产行业还有哪个行业能承受这么高的利息呢?”宁波当地一家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宁波乃至浙江当地,也只有房地产行业才会因为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而转头去寻求这些中小放贷公司。
事实上,对于从房地产行业转型做类金融业务的香溢融通而言,对于房地产项目是最了解不过了,哪个项目有什么样的风险几乎是一目了然。
但是他们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比起来仍是先天不足,比如说,银行在放贷之前可以很轻易地调取借贷人的银行现金流水情况,而这一点是包括香溢融通在内很多民营放贷公司所不具备的。
因此,香溢融通等民营放贷公司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调查借贷人的信用和还贷能力,按照香溢融通的内部规章制度,每一个贷款项目的负责人在放贷前除了工商税务等常规资料外,业务人员必须要实地走访借贷人的财务状况、关联方情况以及现金流状况,甚至是对水表电表数据的参照。
而一旦公司发现贷款有回收风险了,就会马上做出判断,甚至马上向法院起诉做财产保全。
“不务正业”的金融
在浙江,很多自身没有把控风险能力的民营企业,只好将多余的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及信托产品,尽管利率要低得多,但是可以通过银行和信托公司把控资金风险,当然,这些贷款利率超过10%的资金无疑最后还是多半流向房地产业务。
“制造业做不下去了就做房地产,房地产做不下去了就放贷。”这成为很多民营企业的无奈之选。
在A股市场上,类似上市公司被归列为“金改概念”。
分析人士认为,所谓金改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来提升投融资效率,通过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口,来增加整个金融服务的市场供给,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有效竞争,最终的目的还是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参与放贷业务的“金改概念股”仅有24家,这些上市公司目前多半的主营业务都集中在纺织、机械以及化工行业,但是几乎都“不务正业”地开始涉足类金融业务,包括开展委托贷款以及投资设立中小放贷公司。
其中,浙江富润在2012年的主营外收入占到主营收入的比例高达12.67%,在超过1.33亿元的境外收入当中,有1100多万元是来自于公司去年向诸暨市城投公司发放的1.5亿元委托贷款获得的利息收益。
按照公司披露,这笔贷款的年利率为13.5%,相对而言,公司主营的钢管销售加工业务去年的毛利率只有7.66%。
事实上,纺织、机械、化工等实业的利润低下也是目前造成不少江浙企业“不务正业”,转向房地产和放贷等业务的主要原因。根据记者对纺织行业42家上市公司去年财务数据的统计显示,2012年整个纺织行业的毛利率只有14%左右,而净资产收益率更是不足4%。
但是,目前多数的纺织、机械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还仅仅是将公司自有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业务,而如果一旦设立专业的放贷子公司,就必须解决融资问题,从目前各家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还依靠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途径。
而这也恰恰是制约目前民营中小贷款公司做大规模的主要障碍。在兴业证券私人客户策略分析师汪翀看来,目前尽管从宏观面上来看,管理层是有意打破金融行业的垄断格局,引入民营资本,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民营中、小贷款公司还是“规模小,收益低”的水平。
“如果没有吸收存款的功能的话,民营资本在类金融业务上很难做大,除非将来会有类似‘余额宝’这样的创新型融资渠道产生。”汪翀认为,在目前这样一个相对的金融动荡的时期,他们还是主要给客户推荐一些相对稳定的个股,至于金改概念,只是“概念很好,但难寻好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底颁布的温州金融改革《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12条细则中,已经允许中小放贷公司发行私募债进行融资,而且还将推动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等多种融资渠道。
“金改的核心仍旧是利率市场化,而以现有的金融体制来看,短时间之内还不可能有太大突破。”浙江一家中小银行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银行业“钱荒”来袭,A股一夜之间回到“鸦片战争”时代,上证综指连续跌穿2200、2100、2000、1900点整数关口,探至1849点。有人在微博上打趣地说,之前房地产商以12%的高利率向银行借的钱,现在可以反手借给银行了,还能赚1.444%的利息差。当然,这仅仅是一句调侃。
然而,调侃的背后则是房地产开发商内心的苦楚——仅仅一周之后,上述利率重新回落至5.736%,而房地产开发商的融资成本却依旧维持在12%,甚至更高。事实上,最近两年对于这些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在合法的途径内还能够借到钱就已经是万幸了。
当银行已经没有更多的钱放贷的时候,那些做类金融的放贷公司生意自然好了起来。“6·20”股灾当天,金改概念股逆势而上,香溢融通、浙江东日、渤海租赁、金山开发等个股逆势走高,与A股其他板块哀鸿遍野相比,俨然“冰火两重天”。
香溢融通逆袭
A股惊“荒”失措,有人欢喜有人愁。
作为基准利率的上海银行间拆借利率飙升,银行正常贷款渠道持续收缩,这使得具有上市公司高息委托贷款业务的上市公司股价出现井喷。其中,市场戏称为“委托贷款之王”的香溢融通被市场寄予厚望,认为其业绩或大幅上涨。
6月25日,A股早盘持续下跌,午盘后上证综指探至“鸦片底”1849.65点,而以借贷为主的上市公司香溢融通(600830)开盘不久后就逆市涨停。随后的26日、27日更是价量齐升,盘中多次触及涨停,3日涨幅达25%。
记者通过Wind进一步梳理发现,在6月20日钱荒发生第一天时,香溢融通的日成交量还只有430万股左右,而到了4月26日成交量攀升至5000多万股,创下年度内最大单日成交量。
可以看到,在目前的A股上市公司当中,虽然参与小额放贷的公司众多,但是香溢融通是唯一一家彻底转型成为类金融业务的公司。
香溢融通2013年一季报披露,公司1月至3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4.26万元,其中,对外委托贷款取得的收益达2495.58万元。未来,公司除了委托贷款业务之外,还将有拓展担保、租赁等多种类金融业务。
不过,面对香溢融通的逆市飙涨,有业内人士指出,不排除有游资炒作的情况,目前已经出现较高的换手率,多空分歧加大,投资者应注意追涨的风险。
6月27日,香溢融通发布公告表示,公司股价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 20%,属于异常波动,请广大投资者理性投资,注意投资风险。
转型先天不足
“我们也想快点儿还钱,你知道,这笔借款的利息是很高的。”站在尚未完工的楼盘工地前,老董告诉记者,只要工程进展过半就可以预售了,这样就可以很快拿到现金了。
老董是这个位于杭州桐庐县“京庐翡翠城”地产项目的总工程师,2011年8月份,京庐实业由于资金紧张,向宁波的香溢融通(600830)借到了3500万元的委托贷款,贷款期限为一年,贷款的年利率高达21.6%。
2012年9月份,当记者来到这片工地时,老董告诉记者工程进展得非常顺利,应该很快就可以还上借款了。
但事与愿违,按照香溢融通在2012年报当中的披露,截止到今年的3月22日,公司总计只收到了730万元的还款。
与很多银行一样,对于香溢融通而言,委托贷款的风险不可小视。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已经3个月没有收到江苏南通麦之香实业有限公司的还款,这笔借款被列为可疑类资产。
按照香溢融通所披露数据显示,截止到去年年底公司的贷款类资产当中,类似上述的可疑类资产就新增了1.6亿元,占整个贷款资产的比例也从去年年初的9.98%激增到21.92%。
“经营类金融就是经营风险”,尽管香溢融通始终在不断地强化这种意识,但是由于贷款主要集中在房地产项目上,因此一旦发生国家政策调控,公司的贷款风险就会激增。
“可是也没办法啊,20%的贷款利息,除了房地产行业还有哪个行业能承受这么高的利息呢?”宁波当地一家银行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宁波乃至浙江当地,也只有房地产行业才会因为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而转头去寻求这些中小放贷公司。
事实上,对于从房地产行业转型做类金融业务的香溢融通而言,对于房地产项目是最了解不过了,哪个项目有什么样的风险几乎是一目了然。
但是他们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比起来仍是先天不足,比如说,银行在放贷之前可以很轻易地调取借贷人的银行现金流水情况,而这一点是包括香溢融通在内很多民营放贷公司所不具备的。
因此,香溢融通等民营放贷公司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调查借贷人的信用和还贷能力,按照香溢融通的内部规章制度,每一个贷款项目的负责人在放贷前除了工商税务等常规资料外,业务人员必须要实地走访借贷人的财务状况、关联方情况以及现金流状况,甚至是对水表电表数据的参照。
而一旦公司发现贷款有回收风险了,就会马上做出判断,甚至马上向法院起诉做财产保全。
“不务正业”的金融
在浙江,很多自身没有把控风险能力的民营企业,只好将多余的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以及信托产品,尽管利率要低得多,但是可以通过银行和信托公司把控资金风险,当然,这些贷款利率超过10%的资金无疑最后还是多半流向房地产业务。
“制造业做不下去了就做房地产,房地产做不下去了就放贷。”这成为很多民营企业的无奈之选。
在A股市场上,类似上市公司被归列为“金改概念”。
分析人士认为,所谓金改的目的,也就是通过对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来提升投融资效率,通过放宽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门口,来增加整个金融服务的市场供给,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同时,还可以形成有效竞争,最终的目的还是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根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参与放贷业务的“金改概念股”仅有24家,这些上市公司目前多半的主营业务都集中在纺织、机械以及化工行业,但是几乎都“不务正业”地开始涉足类金融业务,包括开展委托贷款以及投资设立中小放贷公司。
其中,浙江富润在2012年的主营外收入占到主营收入的比例高达12.67%,在超过1.33亿元的境外收入当中,有1100多万元是来自于公司去年向诸暨市城投公司发放的1.5亿元委托贷款获得的利息收益。
按照公司披露,这笔贷款的年利率为13.5%,相对而言,公司主营的钢管销售加工业务去年的毛利率只有7.66%。
事实上,纺织、机械、化工等实业的利润低下也是目前造成不少江浙企业“不务正业”,转向房地产和放贷等业务的主要原因。根据记者对纺织行业42家上市公司去年财务数据的统计显示,2012年整个纺织行业的毛利率只有14%左右,而净资产收益率更是不足4%。
但是,目前多数的纺织、机械和化工行业上市公司还仅仅是将公司自有资金用于投资理财业务,而如果一旦设立专业的放贷子公司,就必须解决融资问题,从目前各家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大部分还依靠银行贷款这种单一的融资途径。
而这也恰恰是制约目前民营中小贷款公司做大规模的主要障碍。在兴业证券私人客户策略分析师汪翀看来,目前尽管从宏观面上来看,管理层是有意打破金融行业的垄断格局,引入民营资本,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民营中、小贷款公司还是“规模小,收益低”的水平。
“如果没有吸收存款的功能的话,民营资本在类金融业务上很难做大,除非将来会有类似‘余额宝’这样的创新型融资渠道产生。”汪翀认为,在目前这样一个相对的金融动荡的时期,他们还是主要给客户推荐一些相对稳定的个股,至于金改概念,只是“概念很好,但难寻好标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底颁布的温州金融改革《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12条细则中,已经允许中小放贷公司发行私募债进行融资,而且还将推动包括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上市等多种融资渠道。
“金改的核心仍旧是利率市场化,而以现有的金融体制来看,短时间之内还不可能有太大突破。”浙江一家中小银行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