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赤水感受醉美丹霞

作者:米玄舞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6-27 00:22:00

摘要:“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之程度,当属全国第一。”
    说到赤水大家都不会感觉陌生,名扬天下的红军四渡赤水,提到赤水人们会自然想到那一片绚丽的红。实际上当你来到赤水就会发现这里不简单就是一个红色根据地。这里更是一个最红、最绿、最美的地方!作为我国唯一以行政区域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赤水原始、自然、神秘、多姿多彩的绚丽景观,一度被中外专家誉为“丹霞之冠、千瀑之市、竹子之乡、桫椤王国、长征遗址”。用“养在深闺人未识”来形容赤水一点都不为过。
    近年来,赤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赤水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国范围内已初步建立,成为了国内外游客竞相前往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借全国旅游产业投资大会之机,本报记者采访了赤水市市长况顺航,对赤水旅游资源概况、产业发展情况和产业规划布局进行了全方位的了解。
    赤水丹霞艳冠全球
    2010年8月2日,在巴西召开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包括赤水在内的中国丹霞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标志着赤水丹霞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
    赤水丹霞处于青年早期,是丹霞地貌发育成长中最美的阶段。总面积达1200多平方公里,也是全国面积最大、最壮观的丹霞地貌区。赤水丹霞结合了瀑布、湿地、原生植被等大自然美景,以其艳丽鲜红的丹霞赤壁,拔地而起的孤峰窄脊,仪态万千的奇山异石,巨大的岩廊洞穴和优美的丹霞峡谷,形成极高科考价值、美学价值和旅游价值的世界级度假胜地。我国著名的丹霞地貌专家,中山大学黄进教授到赤水考察后得出这样的结论:“赤水丹霞地貌面积之大,发育之成熟典型,壮观美丽之程度,当属全国第一。”
   如果说红军长征是“地球上的红飘带”,那么“四渡赤水”则是这条红飘带上最耀眼的那一段,而赤水丹霞就是镶嵌在这条红飘带上最耀眼那一段上的璀璨的红宝石。这颗璀璨的红宝石,恰似我们共同的母亲——地球成长的神秘胎记!
    翡翠长廊滚滚赤水
   在1801平方公里的赤水市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全市内植物种类高达2000多种以上,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就有20种,特有的植物近30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包括小黄花茶、赤水蕈树等。更有5万多株与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期并且生长极为缓慢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侏罗纪时期的活化石“桫椤”。而赤水市的“桫椤”更是全世界分布最集中的。除此之外,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被记载具有清心明目、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金钗石斛也产于赤水市,现在市场上销售的金钗石斛,赤水是主要产品供给地。另外在赤水市还有300多种128万亩的竹林分布于赤水市的不同地区。走进赤水又何止一个翡翠长廊?
    宏伟蓝图绘制未来
   当前,赤水市正以打造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高起点规划了8.6平方公里的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和30平方公里以上的山地避暑休闲旅游度假区,编制了7个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确立了5年内成功打造赤水大瀑布和佛光岩两个5A景区、建成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2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积聚旅游产业规模企业100家、培育赤水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等一系列目标。
   2013年,规划面积280.8平方公里、总投资133.5亿元,涵盖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旅游交通、住宿、娱乐等多个领域的赤水旅游综合体建设已全面启动,各景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旅游交通、三个投资均超10亿元的高山休闲度假区、一个包含民俗文化、体育休闲的文化城、20余家酒店设施、100家乡村旅舍等已开工建设,户外运动基地、水上娱乐项目、乡村旅游项目、大型实景演艺等项目正在积极的招商引资筹建之中。
   在未来的3-5年内,赤水旅游将形成以世界自然遗产核心资源为吸引力,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盐运文化和黔北文化为灵魂,集观光、度假、养身、科考、探险、体育为一体的赤水旅游国际休闲度假区,实现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游、快旅游向慢旅游、沟谷型产业布局向立体型产业布局、旅游过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的战略目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