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回归常识
摘要:当我们看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PMI数据和之前汇丰中国发布的PMI数据出现背离后,也就没有过于深究的想法了。
读几条新闻,可以激发一点想象力。
一条新闻是关于智能手机,联想正在寻找智能手机业务合作伙伴,已经开始和多家机构就潜在的智能手机合资公司计划举行初步谈判。经济疲软,企业采购办公电脑设备一拖再拖,尽管联想的PC销售和利润率一直领先行业,但也不得不积极去寻求新的增长点。要说智能手机的未来,你我都心知肚明,大家使用手机的时间早就远远超过了电脑,甚至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了用电脑上网的时间。如果联想在智能手机上寻找机会,你的投资也应该如此。
另一条新闻是关于3D打印,德国专家成功实现3D打印血管。当我们还在对3D打印停留在模糊概念的阶段时,还在以为3D打印不过只是更加高超的模具制造工艺时,还在对不久前3D打印出来的手枪惶惶不安时,网易科技最近援引一条报道说,已经有德国的医生利用3D打印机,用生物材料制作出一个夹板,在患者的气道中开辟了一个通道,成功拯救了一名男婴。如果3D打印真的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运用程度,那么我们看到了的A股中对于真真假假的3D打印概念股的炒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如果关注到这样的新闻,并且觉得很兴奋,那么原来投资者们所关心的各种宏观经济数据可能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为我们所能得到的宏观数据更多地反映了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出口贸易。但是,新兴产业就不一定完全能够反映在数据之中,如果有反映也不充分,估计当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发现新兴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时,一波最好的投资机会已经过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我们看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PMI数据和之前汇丰中国发布的PMI数据出现背离后,也就没有过于深究的想法了。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5月官方制造业PMI反季节升至50.8,是去年4月以来的次高位,而汇丰之前公布的5月PMI终值却降到了49.2,创了8个月最低位。这到底怎么回事?
官方采样更加偏重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而汇丰中国的数据更多偏重于中小企业。因此,两者的背离可能反映的是大企业和小企业的景气差别,小企业比较困难一些罢了。面对这样的数据背离,汇丰中国的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还是认为“制造业企稳仍是乐观估计”。
就算有制造业企稳这样的乐观估计,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大机会吗?答案估计是没有的。所有的企稳,都意味着这个行业难以再有高增长。具备想象力的高增长行业,都应该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转型当中。
摩根大通的董事总经理李晶最近就在高调地唱多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她认为,短期内中国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难以改变,但未来几年,固定资产投资会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城市内部道路改造工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等行业。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将会展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未来五到十年,服务业会取代重工业和投资,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亮点。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和娱乐业、公共服务业、创新和战略新兴行业,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行业,这让我不得不想起彼得·林奇,还有彼得·林奇的常识投资法。
林奇的常识投资法,认为普通投资人可以按常识判断来战胜股市和共同基金,因为对于股市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往往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在日常小事中发现商机,这是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林奇不相信专家、理论和数学分析,偏爱中小型的成长股和业务简单的公司的股票。
当年,林奇在美国实践了自己的常识投资法,而且成就了一代投资明星。如果中国经济要转型,就不得不依靠那些现在还是中小股的成长性企业。十年之后,其中也许就会有中小企业成长为蓝筹的大企业,这个就是林奇常念叨的十倍牛股。期待这样的企业,也期待彼得·林奇这样的中国投资家。(作者为本报编委)
一条新闻是关于智能手机,联想正在寻找智能手机业务合作伙伴,已经开始和多家机构就潜在的智能手机合资公司计划举行初步谈判。经济疲软,企业采购办公电脑设备一拖再拖,尽管联想的PC销售和利润率一直领先行业,但也不得不积极去寻求新的增长点。要说智能手机的未来,你我都心知肚明,大家使用手机的时间早就远远超过了电脑,甚至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也已经超过了用电脑上网的时间。如果联想在智能手机上寻找机会,你的投资也应该如此。
另一条新闻是关于3D打印,德国专家成功实现3D打印血管。当我们还在对3D打印停留在模糊概念的阶段时,还在以为3D打印不过只是更加高超的模具制造工艺时,还在对不久前3D打印出来的手枪惶惶不安时,网易科技最近援引一条报道说,已经有德国的医生利用3D打印机,用生物材料制作出一个夹板,在患者的气道中开辟了一个通道,成功拯救了一名男婴。如果3D打印真的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运用程度,那么我们看到了的A股中对于真真假假的3D打印概念股的炒作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如果关注到这样的新闻,并且觉得很兴奋,那么原来投资者们所关心的各种宏观经济数据可能并不是那么的重要了,因为我们所能得到的宏观数据更多地反映了旧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出口贸易。但是,新兴产业就不一定完全能够反映在数据之中,如果有反映也不充分,估计当我们能够一目了然地发现新兴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时,一波最好的投资机会已经过去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我们看到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PMI数据和之前汇丰中国发布的PMI数据出现背离后,也就没有过于深究的想法了。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5月官方制造业PMI反季节升至50.8,是去年4月以来的次高位,而汇丰之前公布的5月PMI终值却降到了49.2,创了8个月最低位。这到底怎么回事?
官方采样更加偏重于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而汇丰中国的数据更多偏重于中小企业。因此,两者的背离可能反映的是大企业和小企业的景气差别,小企业比较困难一些罢了。面对这样的数据背离,汇丰中国的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还是认为“制造业企稳仍是乐观估计”。
就算有制造业企稳这样的乐观估计,我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大机会吗?答案估计是没有的。所有的企稳,都意味着这个行业难以再有高增长。具备想象力的高增长行业,都应该在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转型当中。
摩根大通的董事总经理李晶最近就在高调地唱多战略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她认为,短期内中国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难以改变,但未来几年,固定资产投资会逐渐转向高附加值的战略新兴产业,包括城市内部道路改造工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污染防治等行业。而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将会展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未来五到十年,服务业会取代重工业和投资,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亮点。
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旅游和娱乐业、公共服务业、创新和战略新兴行业,这些其实都是我们身边的行业,这让我不得不想起彼得·林奇,还有彼得·林奇的常识投资法。
林奇的常识投资法,认为普通投资人可以按常识判断来战胜股市和共同基金,因为对于股市行情的分析和预测,往往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得到有价值的信息。
在日常小事中发现商机,这是大家都做得到的事情。林奇不相信专家、理论和数学分析,偏爱中小型的成长股和业务简单的公司的股票。
当年,林奇在美国实践了自己的常识投资法,而且成就了一代投资明星。如果中国经济要转型,就不得不依靠那些现在还是中小股的成长性企业。十年之后,其中也许就会有中小企业成长为蓝筹的大企业,这个就是林奇常念叨的十倍牛股。期待这样的企业,也期待彼得·林奇这样的中国投资家。(作者为本报编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