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乘用车销量企稳回升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17 23:44:00

摘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最新数据,今年1-4月,乘用车共销售586.45万辆,同比增长16.15%,继续高于同期汽车行业增幅。

实习记者 郑宇 北京报道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最新数据,今年1-4月,乘用车共销售586.45万辆,同比增长16.15%,继续高于同期汽车行业增幅。从乘用车品种市场表现来看,除了交叉型乘用车降幅超过20%,轿车、MPV、SUV均有两位数以上的同比增长,其中,MPV的销量同比增长高达1.4倍。
    在前4个月中,自主品牌(中汽协称“中国品牌”)乘用车在销量、增速以及乘用车占有率方面依然保持着良好态势。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乘用车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仍然有所下降,其他外资品牌保持稳定增长。
平稳增长
    “今年宏观经济平稳开局,消费信心有所好转,这些都为平稳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中汽协行业信息部主任陈士华分析称,“汽车作为消费品,在这个大形势中有了比较好的市场表现。”从前4个月的完成情况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88.19万辆和586.4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9%和16.2%,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总体表现较好。
    各车型的销售情况则良莠不齐:1-4月,轿车销售395.34万辆,同比增长14.54%;MPV销售39.88万辆,同比增长139.4%;SUV销售86.14万辆,同比增长44.06%;交叉型乘用车销售65.09万辆,同比下降21.9%。
    在轿车销售领域,上海通用、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依然是主力军,在前4个月中均完成了44万辆以上的销量。与上年同期相比,除东风日产外,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销量也都继续保持着两位数的较快增长。
 对于MPV高达一倍有余的销量增幅,北亚车市副总经理颜景辉认为与消费需求有关,“这一车型的销量增长主要是来自大众的消费需求和观念的改变,MPV更适合家庭出行,当然也受一部分节假日的影响。”在MPV销量前十的品牌中,五菱宏光依旧位列榜首,以前4个月16.1万辆的销量超过第二位的菱智近3倍,占据了整个MPV市场四成以上的销售份额。
 在SUV市场,已经独立的哈弗品牌则领跑市场,以1-4月12.27万辆的销量稳坐冠军宝座,品牌战略初见成效。大众途观和本田CRV分别以6.86万辆、5.49万辆的销量进入前三名。较为明显的是,在前4个月SUV品牌销量排名中,日系车十占其三,分别是本田CRV、一汽丰田RAV4和东风日产逍客。
各系争锋
 受诸多利好因素影响,自主品牌在前4个月的汽车销售中呈现出良好态势,市场占有率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1-4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248.43万辆,同比增长16.2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36%,占有率较上年同期增长0.04个百分点。其中,轿车共销售112.87万辆,同比增长1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8.55%,占有率比上年同期增长0.84个百分点。
 但单就4月份来看,自主品牌销量环比降幅明显高于其他外资品牌,市场占有率比上月也下降了3.75个百分点。中汽业协副会长董扬认为,自主品牌的苦日子还没过去,“这个月的下降和前两年的状况是比较一致的,从今年来看前两个月的上升可能是由于一些特殊因素,而这个月的下降反映了中国品牌的真正境遇。中国品牌的春天还没有到来,还在冬天。”
 在前4个月中,日系乘用车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仍呈下降趋势,但跌幅已经明显放缓。1-4月日系乘用车共销售82.5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4.08%。相较上年同期乘用车销量增长情况看,日系车下降12.9%,比一季度收窄3.1个百分点。对于日系车的销售表现,乘联会相关人士预测“整个二季度,日系车的回暖将会持续”;而颜景辉则对本报记者表示回暖程度有限:“从我们监测到的数据来看,日系车占全部售车的比例还没有明显提升,回暖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其它外资品牌则保持稳定增长。德系、美系、韩系和法系乘用车分别销售111.17万辆、70.58万辆、52.96万辆和18.80万辆,分别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9.05%、12.04%、9.03%和3.21%。特别是福特汽车,凭借新老福克斯的持续热销及翼虎的新车效应,今年1-4月批售销量达261927辆,同比增长49%。其中,全新翼虎已连续第二个月批售销量近10000辆。
全年可期
 在中汽协发布今年1-4月行业整体状况的同时,部分企业也陆续发布了4月国内销量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1家已公布销量的企业中,近90%的车企未完成1-4月的阶段销量目标(即年度销量目标的1/3)。其中,只有上海通用和上海大众分别以36.58%、41.67%的销量比例达到预期。
 “连累”绝大多数车企数据的是乘用车市场的整体表现。进入4月份以来,乘用车总销量环比下降9.09%,同比增长12.96%。不过有业内人士认为,一季度之后乘用车销量有所回落是市场的正常表现,“毕竟,1月份受去年年底销量‘翘尾’因素以及2月份春节长假因素,都带动了今年一季度市场整体的向好。”
 从车企全年销量目标来看,颜景辉认为目前的形势相对乐观,“今年维持在8%-10%的增长还是有可能的,但是不能期望更多的增长。”
 对于对市场反馈更快的经销商而言,有些两极分化的意味。北亚车市商务信息中心部长郭咏分析称:“国产车(包括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经销商对销售继续看好,销售信心指数继续上涨,4月份指数为1.25,今年指数首次达到正值。但其中,自主品牌经销商的销售信心会相对弱一些。”以北京市场为例,长城、比亚迪等关注的是如何开拓市场,而像奇瑞等则着急的是产品供应,没有京V车型或者车型太少。
 然而,相较国产车经销商整体对汽车销售继续保持乐观,部分进口车经销商则对5月份销售持悲观态度。郭咏表示,“5月份,进口车经销商销售信心指数大幅下降到-44.62,与国产车经销商冰火两重天。没有适合的车源供应是影响进口车经销商销售的最主要原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