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储值卡、“信用支付”双双上线

作者:陶盈舟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5-06 10:26:00

摘要:随着“信用支付”和“支付宝卡”的尘埃落定,支付宝的类金融功能越发多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陶盈舟 北京报道
    随着“信用支付”和“支付宝卡”的尘埃落定,支付宝的类金融功能越发多元。
    作为由支付宝发行的自有预付卡,支付宝储值卡的适用范围包括了淘宝和天猫,使用时几乎与目前的支付宝和快捷支付没有任何不同,唯一的区别是卡内资金是有有效期的,也就是36个月。
    与此相对应的是,此前备受业界关注的“类信用卡”——也就是阿里推出的“信用支付”终于在5月迎来了产品上线,但与宣传时不同的是,产品试点由两地缩减为上海一地,且仅局限于少部分特定人群。
    支付方式更加多元化,或是马云卸任前对支付宝未来最大的期许。
首度试水实体储值卡
    低调,是外界对于支付宝卡最大的感受,易观国际分析师张萌告诉记者,即便是经常在淘宝和天猫购物的达人,恐怕也很难留意到这款储值产品的推出,“因为当你用习惯了支付宝或快捷支付,根本不会注意到还有储值卡可以选择。”
    不记名、不挂失、发生退货时,使用支付部分的资金将退回账户,不予提现,同时超过36个月有效期后,需付费延期使用,是支付宝卡给出的使用说明。
    根据支付宝客服给记者的解释,支付宝卡面值分为100元以及200元,几乎在全国发行实体卡,也就是“像手机充值卡”一样的储值卡,目前在7-11、美宜佳、连连科技、拉卡拉、缴费易、支付通等门店网点都可以购买到。
    不过在支付宝的官方合作网点上,记者发现,北京地区已开通的2943个网点,主要依靠缴费容易的门店进行售卖。
    然而,支付宝首次以自己独立发行的方式推出实体储值卡,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得到用户的叫好。多个用户称,很难理解支付宝推出这款产品的用意。“看似创新的产品,但其实并没有改变什么,要说付款便捷,完全可以通过给支付宝充值的方式来进行;要说产品创新,又和以往的快捷支付没差多少。”
    更难以理解的是,发行一张实体卡带来的还有成本的增加,这对日交易量早已突破60亿元且不断增长的支付宝来说,多少有点鸡肋,“就算是储值卡的成本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但铺出如此繁多的渠道也会有相应的支出。”
    的确,与便捷的网络支付相比,选择买一张刚刚面世的储值卡,输入卡号和密码后,激活,然后完成付款,似乎算不上多么愉快的购物体验,但对于一向不打无准备之仗的阿里巴巴来说,任何的新产品恐怕都有自己的定位。
    对此,张萌认为,这恰恰说明了支付宝对消费人群定位的不同,“稍微留意下就能发现,支付宝的这款储值卡面向的城市除了一线外,还包括了三四线城市,特别是电子支付使用不太深入的用户。”张萌表示,根据支付宝对用户的调研,尽管网银近年来普及率不断提升,但不少城市目前的网银渗透率依然不高。
    “对有些人来说,开通网银主要是用来转账、做交易、真正去买东西付款,成功率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高。”张萌说,而快捷支付推出后才使得成功率提高了。因此,这款支付宝卡的推出,实际上也是着眼于让更多非网银用户提高支付成功率的。
    “一方面,通过储值卡的方式扩展了更多的支付宝用户,另一方面,也解决了不少一直以来由他人帮忙充值的支付宝用户的难题。”张萌说,特别是对以往只能货到付款而选择电子商务平台购物的人群,储值卡的推出某种程度上会分流一部分客户群到淘宝或天猫。
试点弃两省锁定上海
    与支付宝卡的低调相比,信用支付则从出生就含了金汤匙。
    3月6日,阿里巴巴在新闻发布会上专门提出了“信用支付”的概念,也就是被媒体称为“虚拟信用卡”的支付方式。该产品发售对象为广大买家,根据用户交易数据进行授信,可在淘宝购物时进行支付。初期选择一个沿海省份浙江和一个中部省份湖南做试点,希望进行对比,以便下一步更好地向全国开放。
    当5月2日,记者咨询这款产品时,来自支付宝方面的说法是:“已经开通了,但分地区。”
    其中,最鲜明的一点是,与此前支付宝曾说明的选择浙江和湖南做试点不同,“信用支付”将上海作为了唯一的试点地区,而且仅限于支付宝方面指定的某公司在职员工。而由于记者的淘宝账户并非该公司员工,因此对于如何能够申请到5000元的额度,客服没有给出准确的答复。
    但有一点不变的是,“根据不同买家的级别和信用程度来决定不同的额度,最高5000元。”
    公开的信息显示,早在3月,阿里金融就开始对相关数据进行初始化收集和分析,主要包括用户注册时间的长短、网上消费不良记录、实名认证、买家信用等级等核心指标,并根据用户资质分成不同的层级,来决定最后的授信额度,最低200元,最高达5000元。
    其实,无论是“信用支付”还是“支付宝卡”,支付宝都试图将有效的客户群进一步扩大到更多二三线城市的范围。这也印证了其意欲进一步将网络支付更加深入地渗入到二三线城市中。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就指出,“阿里巴巴凭借强而有力的网络平台,凝聚了庞大的客户资源,一旦进行深度的客户开发,其前景相当值得期待。”
    不过毫无疑问的一点是,一旦二三线城市的网络支付被更深层次渗透,那么支付宝带来的收益也是可观的。按照此前阿里金融事业群总裁胡晓所说的,他们今年的预期是“信用支付”规模在4亿到5亿之间。而“支付宝卡”的销售情况则取决于用户在淘宝购物消费的水平和能力。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