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企业的融资春天
摘要:不少文化创意企业自身而言,对如何利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融资平台并不了解,这也成为融资难的一大原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简宁 实习记者 戴梦 北京报道
“银行要亲自到这里给我们贷款啦!”刚刚和几个朋友在中关村成立动漫公司的张先生欣喜不已。为了让公司更好更快地发展,他曾经多次找投资公司谈融资皆被拒,而银行更不敢想了。
如今,即将到来的“2013首都文化金融服务季”将给北京文化创意企业搭建一个便利的融资平台,首都的文创企业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搭建平台
在业内人士看来,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很多投资方都局限在投资文化股权上,忽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投资,社会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信心不足等,这就需要资本和文化的对接,政府应该搭建一些资本和文化对接的平台,这样才能改变现在投资方找不到好项目,而好项目又找不到投资方的尴尬局面。
此外,对不少文化创意企业自身而言,对如何利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融资平台并不了解,这也成为融资难的一大原因。
为此,由北京市金融局、财政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多个部门主办,《华夏时报》承办并具体组织执行的“2013首都文化金融服务季——金融服务进园区”巡回宣讲对接会将于6月至10月在北京举行,旨在为北京文创企业搭建更加广阔的融资平台。
阵容强大
据了解,此次金融季活动将通过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走进北京市30处文创产业集聚区,探索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独特路径,初步建立首都“文化金融”品牌,并以“季”为单位每年定期、持续地开展下去。
北京市金融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金融业是北京的第一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紧随其后,推动两大高端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北京2013年以及“十二五”期间推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
此次金融季活动阵容空前强大,将组织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金融综合服务宣讲团”,走进包括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等30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展融资工具﹑融资渠道及融资知识的宣讲培训,并在宣讲结束后,与参会园区企业进行现场融资意向对接。
该负责人指出,通过筛选、符合相关要求的园区企业可以以打包的方式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票据或由商业银行对集聚区企业进行集体授信,切实解决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据透露,该活动将于2013年6月初在国家大剧院启动,届时将邀请并组织文化圈及金融界领军人物现场对话。
“银行要亲自到这里给我们贷款啦!”刚刚和几个朋友在中关村成立动漫公司的张先生欣喜不已。为了让公司更好更快地发展,他曾经多次找投资公司谈融资皆被拒,而银行更不敢想了。
如今,即将到来的“2013首都文化金融服务季”将给北京文化创意企业搭建一个便利的融资平台,首都的文创企业即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搭建平台
在业内人士看来,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融资领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很多投资方都局限在投资文化股权上,忽略了文化创意产业的项目投资,社会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信心不足等,这就需要资本和文化的对接,政府应该搭建一些资本和文化对接的平台,这样才能改变现在投资方找不到好项目,而好项目又找不到投资方的尴尬局面。
此外,对不少文化创意企业自身而言,对如何利用金融机构的多元化融资平台并不了解,这也成为融资难的一大原因。
为此,由北京市金融局、财政局﹑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银监局﹑证监局﹑保监局等多个部门主办,《华夏时报》承办并具体组织执行的“2013首都文化金融服务季——金融服务进园区”巡回宣讲对接会将于6月至10月在北京举行,旨在为北京文创企业搭建更加广阔的融资平台。
阵容强大
据了解,此次金融季活动将通过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走进北京市30处文创产业集聚区,探索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的独特路径,初步建立首都“文化金融”品牌,并以“季”为单位每年定期、持续地开展下去。
北京市金融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金融业是北京的第一大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紧随其后,推动两大高端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是北京2013年以及“十二五”期间推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举措。
此次金融季活动阵容空前强大,将组织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融资性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金融综合服务宣讲团”,走进包括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798艺术区﹑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等30家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展融资工具﹑融资渠道及融资知识的宣讲培训,并在宣讲结束后,与参会园区企业进行现场融资意向对接。
该负责人指出,通过筛选、符合相关要求的园区企业可以以打包的方式发行中小企业私募债、集合票据或由商业银行对集聚区企业进行集体授信,切实解决一批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据透露,该活动将于2013年6月初在国家大剧院启动,届时将邀请并组织文化圈及金融界领军人物现场对话。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