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地方官员高调表态扩大投资

作者:夏华旺 公培佳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3-07 20:32:00

摘要:地方官员高调表态扩大投资

中央不提“4万亿升级”另有深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夏华旺 公培佳 北京报道

   3月6日,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刚刚坐稳,台下记者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剑指4万亿投资。从去年12月以来,4万亿成为最热门的词汇,不仅牵动股市行情,也决定着GDP保八的目标。
    3月4日,上证指数以6%的涨幅来响应一个8万亿的传闻,在两会前夕,渣打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志浩称,4万亿计划可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为8万亿。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要努力遏制经济危机,但没有大幅调整年前提出的经济计划,8万亿传闻并没有兑现,大盘随即震荡。
    3月6日,投资者又渴望从发改委张平主任、财政部谢旭人部长和中国人民银行周小川行长口中获得更多有关“振兴经济”的新东西,依然无果而终。
    “4万亿是一个底线,政府一向内敛,没有在两会上一次性升级投资方案,有更深刻的用意。如果列出一个8万亿计划,大宗商品会顺势涨价,铁矿石巨头有可能趁机要挟。”宏源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房四海告诉本报记者。
    房四海还说:“和美国七拼八凑的救市计划不同,中国的4万亿都是干货,如果加上出口退税、减税,家电下乡补贴以及各地下发消费券等利好政策,4万亿的投资计划已经扩大。”
    在两会现场,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地政府官员,大多数高调表态要扩大投资。全国人大代表、哈尔滨市市长张效廉告诉本报记者:“今年哈尔滨确定为项目年,重点抓好150个重点市级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
地方进京要钱
    在扩大投资中,地方政府因为缺钱,其实也显得很无助。
    在两会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湖北潜江市市委书记朱汉桥告诉本报记者:“《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今年目标是8%,我们地方的信心非常足,两会后回到地方,只要有足够资金、政策支持,发展地方经济完全有能力完成目标。”
    虎杰投资张寅认为:“缺钱是地方政府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只剩下银行单兵突进,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支持,未来的投资变数很大。”
    对于各省来说,4万亿投资计划如果升级,最需要地方债的大量发行,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委书记苏荣5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中央放行2000亿地方债,具体分配还没下来,江西也在积极争取,具体给多少,中央会有考虑,会对一些省照顾和倾斜。”
    房四海则说:“从目前财政实力和国有企业盈利考量,中国有条件扩大赤字,9000亿的国债可能会翻一番。4万亿计划对中国整体经济来说,还不够庞大。”
升级静悄悄
    《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了一个5万亿的贷款目标。周小川解读:“温家宝总理报告中讲的是5万亿以上。‘以上’这两个字很重要。”商业银行将不再吝啬对企业扩大投资的支持。
    房四海认为:“经济刺激一直在悄悄升级,4万亿投资侧重基建和交通设施,两会代表对此有激烈反应,下一步的投资可能用在教育、医疗和社保等方面,一些地方发放消费券,也得到中央鼓励。”
    今年是建国60周年。张寅说:“在国庆前,不要担心没有政策利好出台,如果4月份经济没有重新启动,第二波政府投资可能迅速推出。”
    无论温总理还是三大部委领导,都没有把4万亿的数字作为上限。张平的一句话意味深长:“从目前这些措施的效果来看,有一些回暖的迹象,会不会增加投资,要根据形势的发展而定。”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培佳
公培佳

《华夏时报》编委、总编室主任,华夏时报网常务副总编辑,分管宏观新闻、新媒体、网络,多年任报纸头版头条主编、高级记者,长期关注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收藏趋势。曾任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2012年-2016年连续5年任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初选评委,2017年中国经济新闻一等奖获得者。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