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人头税”与撒切尔的政治命运

作者:刘波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4-26 22:53:00

摘要:阁员们讨论的这项税收就是所谓的“人头税”,正是围绕它的争议终结了撒切尔的政治生涯。
    4月初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引发的纪念热潮已基本散去。中国人纪念她,既是对这位领导英国复兴的“铁娘子”表达尊敬,也是基于期待国内改革的现实关照,希望她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也能为中国提供启示。不过实事求是地说,撒切尔夫人的执政记录好坏参半,前期在经济、内政、外交上硕果累累,但在最后两年里却过高估计自身实力,政治误判频频,最终遭遇党内“逼宫”而被迫下台,而这段经历往往为借鉴者所忽视。要关注“过五关斩六将”也要关注“走麦城”,究竟是哪些因素导致这位一时呼风唤雨的强势领袖黯然退场,也值得后人深思。
    2011年上映的梅丽尔·斯特里普主演的影片《铁娘子》就以艺术手法再现了撒切尔从高峰跌到低谷的一幕:正当“铁娘子”庆祝执政十年取得的空前成就时,媒体也在警告,她专断的做事风格正在引起手下人的不满。一群忧虑的阁员跟在她身后警告说,不能实行一种让所有纳税人承担同等税负的税收。内阁会议上,部长们吞吞吐吐地表示,让百万富翁和赤贫者承担同样的税率不公平,撒切尔夫人则反驳说这是“一派胡言”。参会者面面相觑,看到他们犹豫、迟疑的眼光,撒切尔大发雷霆,指责他们是胆小鬼,没有勇气进行一场战斗,还当众羞辱了为她工作时间最长的阁僚之一——枢密院议长杰弗里·豪。不久后豪愤而辞职,这对撒切尔构成政治上的沉重一击。
    阁员们讨论的这项税收就是所谓的“人头税”,正是围绕它的争议终结了撒切尔的政治生涯。英国一直以来实行房产税,分为营业性房产税和住宅性房产税,由地方委员会根据房屋的价值征收。撒切尔上台之前就想改税制,1989年终于借着过去几年里打赢马岛战争、实现经济繁荣所带来的高人气,推动了房产税改革,以“社区税”取而代之,实行统一税率,每名18-65岁的成年人都有义务缴纳,只有学生和失业者得到一定减免。该税极不受欢迎,却被保守党政府强推——1989年在苏格兰,1990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实行。但内阁成员多数都反对“人头税”,只有环境大臣尼古拉·雷德利一个人支持,不过迫于撒切尔的威望,多数人都敢怒不敢言。
    穷人和中产阶级对“人头税”极其不满,因为那些拥有大地产的贵族和企业家原本要承担很高的房产税,现在税负则是不分贵贱贫富,只按人头承担。最早是苏格兰出现了大范围的拒绝缴纳运动。这导致了深远的影响,“人头税”,加上撒切尔夫人实行的私有化、打压工会、破坏罢工等政策,激怒了该地区选民,使保守党势力基本退出苏格兰,至今没有恢复。不过最大规模的抗议还是在首都伦敦爆发的。1990年3月30日,在“人头税”准备于英格兰实行的前一天,20万伦敦人在特拉法加广场示威,大多数是底层穷人和移民。示威演变成骚乱,与警察发生暴力冲突,340人被捕,45名警察受伤,这是伦敦一个多世纪以来最严重的骚乱。与此同时,即便是一些保守党传统上的核心地带,反对“人头税”的情绪也在不断滋长。民意调查显示,撒切尔已成为二战以来最不受欢迎的首相。保守党议员不禁担忧起来——议会选举已经临近,他们不愿意受撒切尔牵连而失去议席,于是在党内发动“宫廷政变”的密谋蠢蠢欲动。
    英国宪法学家Rodney Brazier早在撒切尔夫人生前就写道,当她去世的时候,她的墓碑上只会刻上两行字——“人头税”和“欧洲”。是否加入欧洲货币机制,是撒切尔和阁员的另一个重大分歧,而且在这一点上她也固执己见毫不让步。她曾愤怒地说,绝不会让比利时人决定英镑的汇率(欧盟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这让她与财政大臣奈杰尔·劳森的分歧越来越大,导致其辞职,而劳森在经济战场上为撒切尔立下过汗马功劳。于是,她在政治上变得越来越虚弱。
    就像狼群中的其他狼嗅到了头狼的老迈一样,借着这个时机,保守党人赫塞尔廷对撒切尔的党首地位发起挑战。撒切尔击败了他,但未能赢得足够的票数阻止第二轮投票。1990年11月22日,她发出震惊世界的声明,为了保守党的团结而选择辞职。在随后的党内选举中获胜的梅杰继任首相。撒切尔时代就此终结。应该说她的辞职是极不情愿的,几乎是被自己那些过去一直俯首帖耳的手下赶走的,这在现代英国宪政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段如此光辉的执政期以如此悲惨的方式终结,简直是一种羞辱。在电影里,已年老的她还耿耿于怀,想象自己进入那些旧部下密谋的会议室,一个个痛斥其为“叛徒”。
    梅杰上台几个月后就宣布废除“人头税”,恢复过去的房产税。撒切尔夫人试图借助十年执政的威势强推“人头税”,却赔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这或许说明,在民主国家里,一个领导人即使为国家做出了再大的贡献,也不会被神化,不能只睡在功劳簿上,让国民永远感恩戴德,民主机制让政治家无时无刻不处在民意的考验之中,处在党内党外的监督之下,不敢稍有懈怠,不能过度放纵、独断专行,否则自动纠错机制就会启动,迫使其下台。
    在电影里,撒切尔委屈地觉得,“人头税”是一种必要的牺牲,可能让当代人不舒服,却有利于子孙后世。她推行该税的本意是改变地方政府收入来源构成,使其财政收入与本地成年人口数相挂钩,也借这样的挂钩来促使当地人更有效地监督地方政府,当然其中也有打击工党地方势力的私利考虑。但无论是为公还是为私,撒切尔都低估了社会的抵触力度,就算经济上也有合理成分,其实行方式也过于蛮横。
    税收有一项重要原则是“量能课税”,不同人的税率应该和他们的缴税能力相适应,这才符合社会公认的公平观。“人头税”恰好违反了这一点。税制的稳定性也极为重要,它直接关系民众的纳税预期,猝然实行违反民意的税制改变,必会引发社会与政治反弹。为英国立下可谓盖世奇功的撒切尔最终也栽在了税收问题上,后世的各国执政者们,能不慎乎?

(作者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评论版主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