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光标 市值看似硬着陆
摘要:蓝色光标是创业板中“内伸、外延式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
蓝色光标是创业板中“内伸、外延式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公司。
自2010 年2 月上市以来,蓝色光标成功控股并购了5 家企业:智阳公关、SNK、 美广互动、精准阳光和今久广告。2012 年9 月,蓝色光标公布,拟以6.6 亿100% 并购分时传媒,这是迄今为止其最大的收购案,对其股价和市值无疑产生了催化剂作用。
2012 年11 月26 日,蓝色光标突然宣布停牌,27 日公布“终止分时传媒的并购”。在这一利空打击下,蓝色光标股价从停牌前的20.51 元,下跌到 11 月30 日闭市的17.77 元,股价跌幅超过13%,同期创业板指数下跌5.6%。
2012 年11 月份,创业板指数大跌12.27%,11 月底接近7 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跌破了发行价。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蓝色光标是当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少有的明星股,在终止并购公布前,市值最高达96 亿,比年初时提升近70%。
蓝色光标市值能大幅飙升,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业绩强劲,2012 年前9 个月利润增长达112%,超预期30%-50%;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内生、外延式发展”的定位得以实施,并且已经建立了与投资界定期交流的平台,有13 家券商目前在评估蓝色光标股票。
自蓝色光标宣布终止并购后,到2012 年11 月30 日收盘时,其市值下跌至71亿。表面上看,其市值是硬着陆,但是从中长期看,其实是软着陆。事实上,今年2 月8日收盘时,蓝色光标的股价已从去年11 月末16.70 元的低点,涨升至28.56 元,远远超过停牌前的20.51 元。
蓝色光标市值波动的背后,自然有其特定的原因。
首先,2012 年9 月25 日蓝色光标公布并购分时传媒后,股价受到这个额外利好消息的刺激,逆市而行,提升幅度达15.3%,所以一旦并购终止,股价下跌是必然的。
其次,终止并购的原因正如蓝色光标在“公告”中指出的,是“因为双方未能就延长一年(至2015 年)业绩对赌达成共识,为了保护股东们的中长期利益,董事会决定将已报了证监会的分时传媒收购案终止”。之后,蓝色光标又进一步发出董事会声明强调,在并购中,蓝色光标始终坚持审慎原则,脚踏实地,并最大化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不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做出并购决策;公司也不会因这个意外而停止并购的步伐。管理层有信心交出令人满意的年终业绩答卷,也有信心在未来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公司已经制订了十年成长计划,希望在未来十年成长为中国第一,且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播集团。
同时,蓝色光标在2012 年9 月26 日宣布停牌,27日发布终止并购消息的当天,立即召开了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议。会后,9 家券商立即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对蓝色光标为了保护股东们的长远利益,谨慎行事,终止并购表示理解,继续看好蓝色光标中长期的成长,维持对蓝色光标的评级,其中5 家分析师继续保持6-12 个月23-30 元的目标股价。
在财经媒体宣传方面,《经济观察报》2012 年9 月27 日第一时间就蓝色光标终止并购做了采访报道,并得到网络媒体的转载。然而,由于《投资快报》记者没有即时得到采访回应,写出负面文章,就股价波动质疑蓝色光标收购失利涉嫌提前泄露消息。对文章中误导之处,蓝色光标立即跟《投资快报》沟通,并正式发函澄清。
真金不怕火烧。只要蓝色光标继续保持对股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行力,加上不断完善与投资界的沟通,其市值不但会逐步回到合理的区间,而且会继续享受资本市场因“诚信”给蓝色光标的溢价。所以,这个终止并购案例看似对市值是硬着陆,但是站在股东们的立场,中长期对市值是软着陆。
自2010 年2 月上市以来,蓝色光标成功控股并购了5 家企业:智阳公关、SNK、 美广互动、精准阳光和今久广告。2012 年9 月,蓝色光标公布,拟以6.6 亿100% 并购分时传媒,这是迄今为止其最大的收购案,对其股价和市值无疑产生了催化剂作用。
2012 年11 月26 日,蓝色光标突然宣布停牌,27 日公布“终止分时传媒的并购”。在这一利空打击下,蓝色光标股价从停牌前的20.51 元,下跌到 11 月30 日闭市的17.77 元,股价跌幅超过13%,同期创业板指数下跌5.6%。
2012 年11 月份,创业板指数大跌12.27%,11 月底接近7 成的创业板上市公司跌破了发行价。在这个大的背景下,蓝色光标是当年创业板上市公司中少有的明星股,在终止并购公布前,市值最高达96 亿,比年初时提升近70%。
蓝色光标市值能大幅飙升,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的业绩强劲,2012 年前9 个月利润增长达112%,超预期30%-50%;另一方面是资本市场“内生、外延式发展”的定位得以实施,并且已经建立了与投资界定期交流的平台,有13 家券商目前在评估蓝色光标股票。
自蓝色光标宣布终止并购后,到2012 年11 月30 日收盘时,其市值下跌至71亿。表面上看,其市值是硬着陆,但是从中长期看,其实是软着陆。事实上,今年2 月8日收盘时,蓝色光标的股价已从去年11 月末16.70 元的低点,涨升至28.56 元,远远超过停牌前的20.51 元。
蓝色光标市值波动的背后,自然有其特定的原因。
首先,2012 年9 月25 日蓝色光标公布并购分时传媒后,股价受到这个额外利好消息的刺激,逆市而行,提升幅度达15.3%,所以一旦并购终止,股价下跌是必然的。
其次,终止并购的原因正如蓝色光标在“公告”中指出的,是“因为双方未能就延长一年(至2015 年)业绩对赌达成共识,为了保护股东们的中长期利益,董事会决定将已报了证监会的分时传媒收购案终止”。之后,蓝色光标又进一步发出董事会声明强调,在并购中,蓝色光标始终坚持审慎原则,脚踏实地,并最大化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不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做出并购决策;公司也不会因这个意外而停止并购的步伐。管理层有信心交出令人满意的年终业绩答卷,也有信心在未来继续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公司已经制订了十年成长计划,希望在未来十年成长为中国第一,且在全球有影响力的传播集团。
同时,蓝色光标在2012 年9 月26 日宣布停牌,27日发布终止并购消息的当天,立即召开了分析师和机构投资者电话交流会议。会后,9 家券商立即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对蓝色光标为了保护股东们的长远利益,谨慎行事,终止并购表示理解,继续看好蓝色光标中长期的成长,维持对蓝色光标的评级,其中5 家分析师继续保持6-12 个月23-30 元的目标股价。
在财经媒体宣传方面,《经济观察报》2012 年9 月27 日第一时间就蓝色光标终止并购做了采访报道,并得到网络媒体的转载。然而,由于《投资快报》记者没有即时得到采访回应,写出负面文章,就股价波动质疑蓝色光标收购失利涉嫌提前泄露消息。对文章中误导之处,蓝色光标立即跟《投资快报》沟通,并正式发函澄清。
真金不怕火烧。只要蓝色光标继续保持对股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执行力,加上不断完善与投资界的沟通,其市值不但会逐步回到合理的区间,而且会继续享受资本市场因“诚信”给蓝色光标的溢价。所以,这个终止并购案例看似对市值是硬着陆,但是站在股东们的立场,中长期对市值是软着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