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吉姆·查诺斯:从未成功过的“中国怀疑论”者

作者:兰晓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3-13 23:22:00

摘要:查诺斯高调发表他的“中国怀疑论”已经至少三年。他坚持认为中国的经济刺激措施与银行过于激进的贷款,制造了虚假的需求。
    曾经成功预测美国安然公司破产并靠卖空多家公司名利双收的詹姆斯·查诺斯(James S. Chanos,昵称“吉姆”),现在因为公开做空一个更大的目标——中国而闻名于世。
    就在上个星期,他又一次发出看空中国的言论。“别碰与中国房地产市场相关的任何资产,比如钢铁、水泥、铁矿石。”身为嘉宾的查诺斯在美国一档财经电视节目中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大。”他说,这些也是他一直以来做空的领域。“任何依赖于中国经济奇迹的东西,我都会警惕。”
做空中国
    查诺斯像这般高调发表他的“中国怀疑论”已经至少3年。2009年11月,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就曾引用他的观点,报道了当时一个与主流看法不同的声音:中国经济已经过热,正在慢慢滑向衰退。之后不久,查诺斯创建并管理的对冲基金——基尼克斯联合基金(Kynikos Associates)发布报告推断,中国的资产泡沫可能相当于“迪拜乘以1000,甚至更糟”。查诺斯之后进一步解释:“说明泡沫的最大证据是信贷过度,而不是资产价值高估。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比中国的信贷过度问题更严重。”问题的源头,他说是中国的经济刺激措施与银行过于激进的贷款,制造了虚假的需求。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查诺斯一直坚持这个观点,尽管其间房地产投机浪潮已引起中国政府的关注,并推出了一系列限制投机的措施。他还对中国经济提出了更多质疑,包括中国的地方债务、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经济数据及多个经济领域的产能过剩。
    查诺斯对中国问题的执念从何而来?他说,2009年,他与基尼克斯联合基金的团队研究大宗商品价格和大型矿业公司的股票时发现,“我们进行的所有微观分析最终都指向了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当时中国建筑业的繁荣拉动了几乎所有基础材料的需求。
    有一天,他出席一个学术会议,一位分析人士用数据说明中国建筑业的繁荣规模。“他说,中国正在建设50亿平方米的新住宅和写字楼,其中仅写字楼就有26亿平方米。我对他说:‘你把小数点点错了吧。’他说没有,这些数字全是正确的。所以,可以算一下:这(写字楼)大概是300亿平方英尺的新建筑面积,中国有13亿人,相当于每个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幼,都平均有5乘以5英尺的空间。”查诺斯说,他从那时开始意识到,“中国正在做一件史无前例的事。”
    查诺斯的同事说他从2009年夏天开始认真地研究起中国,并常常发邮件给专家进行咨询。他的基金在中国没有员工,但分析师偶尔到中国出差。他本人没有到过中国,似乎是担心自己在中国的名声。“或许我还是不要去为好。”他说。
    查诺斯2010年11月接受采访时称,他的团队的分析均基于中国政府公布的官方数据,例如中国国家统计局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数据。他的团队早在2009年就已开发出一个“私有数据库”,专门对中国一线、二线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销售进行跟踪。“我们没有编造数据,也没有只听或看我们想听和想看的。”
    但是,想要“做空中国”并不那么容易。国外投资者不能直接投资中国A股市场,因此,查诺斯的做空方式除了频繁地唱空中国之外,就是去中国香港的H股市场上寻觅机会。与建筑相关的衍生行业也在他的视野之内。查诺斯举例,铁矿石生产企业,特别是巴西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将首当其冲成为受害者。但直到目前,在“中国”这个题材上准备豪赌一把的查诺斯似乎仍在等待时机。
富裕的自由派
    查诺斯的朋友和同事说,他喜欢与主流对赌,即使这些人中包括沃伦·巴菲特、小威尔伯·罗斯这样鼎鼎大名的投资家。
    查诺斯具有逆向投资者的天性。他钻研上市公司的公开资料,仔细过滤它们的账目问题或是商业失误等蛛丝马迹,然后判断公司的股票是否估值过高,存在下跌的潜力。当他打算全面介入,就会一边建立空头头寸,一边等待市场认同他的思考结果。
    查诺斯的战绩十分显赫。他24岁揭露热门股Baldwin-United保险公司的问题,建议投资者卖空,得以年少成名。27岁便创立自己的基尼克斯联合基金公司,专注于做空。43岁更因成功预测安然公司和泰科(Tyco)公司的破产而声名远播。
    查诺斯有一个比其他对冲基金经理更爱使用的“武器”——媒体。查诺斯被形容为是个“乐意对记者开口的人”。用《纽约杂志》的记者加布里埃尔·谢尔曼(Gabriel Sherman)的话说,查诺斯就像是“2008年之前的约翰·麦凯恩”——媒体是他的阵地。在通过选择性泄密进行商业博弈的华尔街文化中,查诺斯获益颇丰。
    但是,卖空者在华尔街并不受到尊敬。如果说查诺斯多少有点像华尔街王国的“贱民”,那么查诺斯对华尔街的感觉也是同样的。查诺斯鄙视华尔街的精英文化,自称为一个“富裕的自由派”。
    卖空者在华盛顿亦不受欢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卖空者遭到监管者和国会的猛烈攻击。市场下跌时,对卖空的忧虑往往升级,这在当时尤为敏感——因为那个时候银行是卖空者最热门的目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不得不颁布卖空禁令,将近千只股票列入保护名单,不许卖空者染指。在大宗商品市场,包括卖空者在内的“投机者”也被批评为引发油价震荡的罪魁祸首。
    “我们不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人,这我理解。但我们也是站在天使这边的。”查诺斯说,他将自己看做是某种讲出实话的人,“我将永远理解人们对卖空者幸灾乐祸的一面,我知道没有人喜欢卖空。我骨子里最深处的那个自己也相信,卖空同时扮演了实时金融监督者的角色。它是市场中为数不多的制衡力量之一。”
    “我为什么要公开宣布我看空中国呢?”2010年11月,查诺斯对《财富》杂志说,“这与我揭露安然问题的原因是相同的。人们听到的都是多头者的看法,我需要解释我的看法,而且我正在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你们可以与我辩论,我们想听到反驳的观点。相信我,我们真的想听到。”

本报记者兰晓萌综合编译自《财富》杂志、《纽约时报》、《纽约杂志》、《阿尔法大师:揭秘世界顶尖对冲基金的智慧》等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