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溪里的冲击波
摘要:前两次核试遭受的制裁,对朝鲜的经济和民生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制裁-核试-再制裁,不能将半岛核问题带到良性循环中。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薇 北京报道
2月12日下午5点,日本广岛市核爆炸资料馆副官长增田典之在资料馆一楼大厅按下了一个按钮。与这个按钮连接的是位于资料馆正面墙上的显示屏。这个显示屏名为“地球和平监视钟”,上边所显示的是距离地球上最后一次核试验的天数。
在增田按下按钮之后,这一显示屏上的数字再次重置为“零”。这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于无核化的努力又一次回到了原点。该时钟设置于2001年8月6日,这次是第18次重置。
大约6个小时前,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此次核试验结束了全球仅仅维持了69天的“无核期”。
人造地震
12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三,在人们还沉浸在春节气氛中时,朝中社突然发布消息:朝鲜已经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我们证实以安全且理想的方式进行了高层级实验,使用爆炸威力较之前更强大的微型且较轻型核设备,对周边生态环境不会构成任何负面影响。”
这是朝鲜继2006年10月,2009年5月之后的第三次核试验。与前两次核试验一样,此次的实验地点仍为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这次发生在隆冬时节的核试验也将原本气温处于零度之下的东北亚半岛再次变为了世界瞩目的热点。
“朝鲜境内发生了类似核试爆的人造地震活动。”12日总部位于维也纳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禁核试组织)发表了媒体公报。该组织表示,在格林尼治时间12日凌晨2时57分51秒(朝鲜当地时间11时57分51秒),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具有爆炸特征的地震活动”,该组织位于全球的280多处监测站中有25个地震监测站监测到了相关数据。
据测算,此次地震震级为5.0级。随后,朝中社新闻证实,该组织监测到的“人造地震”正是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
与前两次核试验不同的是,发生在12日的核试验少了许多神秘色彩。在日韩美的卫星监控之下,关于此次核试验的消息早在2012年年底就已经被透露出来。包括实验内容、实验地点以及参与实验人员的活动等在内的相关情况都可以从卫星图片和媒体报道中获知。对于最为关键的——实验的时间点的预判上,虽然复杂最终也并没有太出人意外。
1月24日,出于对联合国安理会涉及朝鲜问题决议的回应,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六方会谈和“9·19”共同声明不再存在,以后不再有讨论朝鲜半岛无核化对话,并称将继续发射卫星和运载火箭,以及进行更高水平的核试验。朝鲜单方面宣布关闭国际谈判渠道并高调宣布重返核试验的态度让东北亚半岛局势再度陷入复杂。这种复杂也反射到了朝鲜选择核试验的时间选择点上——共有6个日期成为了朝鲜核试验的备选方案。
如果想起到对外警示的目的,2月4日,美国最大的体育赛事——“超级碗”决赛日;2月12日或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第二任期的首次国情咨文或是美国的“总统日”;以及2月25日前后,韩国新总统朴槿惠上台前后都将有可能成为合适的实验时间点。而如果考虑到朝鲜内部情况,那么2月10日朝鲜拥有核武器8周年纪念日以及2月16日金正日诞辰也有启动核试验的可能性。
最终朝鲜在12日——奥巴马发布国情咨文当天进行了核试验。外界普遍认为,选择这一天进行核试验,朝鲜更多的考量是希望能够在未来与美国的谈判当中占据有利位置。
“完美”核试验?
12日在核试验结束后三小时,朝中社就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宣布了朝鲜核试验成功的消息。在朝中社的新闻中,他们称此试验是一次“水平高、安全、完美”的核试验。之所以认为此次核试验“完美”是基于这次试验结果超越了朝鲜前两次核试验的水平,并完成了朝鲜对于核武器小型化、轻型化的目标。
朝鲜的此次核试验是否真正完美完成了预定目标?目前还不得而知,而根据试验后的已知数据观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经过此次核试验,在技术上朝鲜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仅就朝鲜第三次核试验所造成的地震级数来看,此次核试验的威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两次。2006年与2009年进行的核试验中,分别引发了3.4级和4.1级的地震。根据韩美日等不同监测部门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此次核试验所引发的地震级数介于4.9-5.1之间。用韩联社援引韩国国防部消息人士的预测,能够引发如此震级的核试验爆炸,其威力估计相当于6000-7000吨TNT当量。而前两次核爆当量,被评估为550吨和1万吨TNT左右。第三次核试的爆炸当量,似乎与朝鲜宣称的“完美”存在差距。
核爆当量低,或许是旨在追求“微型化”。将核弹头压缩至能安装到导弹上的技术被称为核武器的“微型化”。“一个核弹头需要很轻,很结实,并且便携。”核武器专家IvanOelrich表示,“为了能将其安装在导弹上,核弹重量必须低于600磅,尺寸小于一个或两个魔方大小。”能否顺利实施“微型化”也被认作是区分核武器和核引爆装置的重要标准。也正是由于未能完成“微型化”,朝鲜此前两次的核试验结果一直被认为并不那么“完美”。
据一名俄罗斯了解情况的军事外交界高级人士向俄新社透露的情况显示,在12日的核试验中,朝鲜可能使用了“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原子弹”。“朝鲜很可能检验了本国核装置的技术性能。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制造中等威力的小型化原子弹,借助于飞机和中程导弹将其远距离远送。”这位知情人士表示。
在Oelrich看来,朝鲜目前希望可以制造出一枚与美国当年在日本投下的“小胖子”类似的小型核弹。“小胖子”长约3米,重约4.5吨。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影响着朝鲜核试验的“完美”——即对铀浓缩的掌控能力。朝鲜一直在努力研究使用高浓缩铀技术,以代替另一种一直在使用,但是更难获得的原料——钚。在前两次核试验中,朝鲜使用的都是钚弹。作为拥有铀矿的国家,朝鲜更希望可以使用获取更为方便的铀作为核试验的主要原料。2010年,朝鲜公开宣布研发高浓缩铀。如果成功制造出铀弹,那么朝鲜拥有真正的“小胖子”核弹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不过,在12日的核试验中,还远远低于当年“小胖子”的1.5万吨TNT当量。
不管朝鲜核试当中存在多少不为人知的谜,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都不会为全球带来一个“完美”的结果,限制核武器的扩散是国际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以核试验作为谈判砝码,以“人造地震”的形式来影响国际格局的想法不是朝鲜解决安全问题的真正途径,朝鲜的“报复”性核试验,给东北亚半岛蒙上了一层阴霾。
新一轮制裁
12日,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国,中、俄、日、韩、美均在第一时间对于朝鲜的核试验做出了快速反应。当天下午,中国外交部使用了“坚决反对”的字眼。之后,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罕见地召见了朝鲜驻华大使,再次使用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的措辞。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分钟内,就在首相官邸设立了对策室,并召开安全保障紧急会议。安倍要求在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应对,其中包括实施单独制裁。“此举是对我国安全的重大威胁,严重损害了国际和平稳定,绝对无法容忍。”
即将卸任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在得知核试验消息一小时后,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并将军事应对级别从第三等级上调至第二等级。2月25日即将接替李明博的朴槿惠,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表态,“韩国新政府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朝鲜的核武器,朝鲜需要认识到通过挑衅只会一无所获。”
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将朝鲜的核试验行为视作是“挑衅性极强的行为”,并表示会采取“快速可信的行动”。而在其之后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再次提及了对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反对态度。
美日韩三国首脑以及外长还分别举行了电话会议。美方表示将通过核保护伞及常规战备等竭尽全力帮助其亚洲盟友避免危险。
新任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也通过电话会议与中俄讨论了朝鲜问题。
在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朝鲜局势后,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克夫召开了记者会,并表明了克里姆林宫对此态度。“朝鲜的行为是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严重违反。俄罗斯要求朝鲜停止这些违法行为,并完全放弃核导弹计划。”
12日晚上,距离朝鲜第三次核试验相隔11个小时后,联合国安理会在纽约举行了紧急闭门会议。会后安理会发表了联合声明强烈谴责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警告而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并决定立即着手讨论决议事宜。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代表,韩国外长金星焕在讲话中提及,在配合联合国决议外,韩国可能会继续商讨另外的制裁措施。
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又一次将自己置于国际“制裁”的重压之下。
前两次核试遭受的制裁,已经对朝鲜的经济和民生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事实证明,制裁-核试-再制裁,不能将半岛核问题带到良性循环中。在国际社会对朝鲜一意孤行之举即将启动新一轮制裁时,也有必要反思:对核开发国家实施双重标准对防止核扩散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多大。作为半岛近邻,中国既需要表明半岛无核化的坚定立场,也需要对防扩散进程中的投机行为明确表示反对。这对于利用朝鲜核冲动增强军力的行为,也是必要的遏制。
2月12日下午5点,日本广岛市核爆炸资料馆副官长增田典之在资料馆一楼大厅按下了一个按钮。与这个按钮连接的是位于资料馆正面墙上的显示屏。这个显示屏名为“地球和平监视钟”,上边所显示的是距离地球上最后一次核试验的天数。
在增田按下按钮之后,这一显示屏上的数字再次重置为“零”。这也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于无核化的努力又一次回到了原点。该时钟设置于2001年8月6日,这次是第18次重置。
大约6个小时前,朝鲜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此次核试验结束了全球仅仅维持了69天的“无核期”。
人造地震
12日,中国农历正月初三,在人们还沉浸在春节气氛中时,朝中社突然发布消息:朝鲜已经成功进行了地下核试验。“我们证实以安全且理想的方式进行了高层级实验,使用爆炸威力较之前更强大的微型且较轻型核设备,对周边生态环境不会构成任何负面影响。”
这是朝鲜继2006年10月,2009年5月之后的第三次核试验。与前两次核试验一样,此次的实验地点仍为朝鲜咸镜北道吉州郡丰溪里。这次发生在隆冬时节的核试验也将原本气温处于零度之下的东北亚半岛再次变为了世界瞩目的热点。
“朝鲜境内发生了类似核试爆的人造地震活动。”12日总部位于维也纳的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禁核试组织)发表了媒体公报。该组织表示,在格林尼治时间12日凌晨2时57分51秒(朝鲜当地时间11时57分51秒),朝鲜境内发生了“一次具有爆炸特征的地震活动”,该组织位于全球的280多处监测站中有25个地震监测站监测到了相关数据。
据测算,此次地震震级为5.0级。随后,朝中社新闻证实,该组织监测到的“人造地震”正是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
与前两次核试验不同的是,发生在12日的核试验少了许多神秘色彩。在日韩美的卫星监控之下,关于此次核试验的消息早在2012年年底就已经被透露出来。包括实验内容、实验地点以及参与实验人员的活动等在内的相关情况都可以从卫星图片和媒体报道中获知。对于最为关键的——实验的时间点的预判上,虽然复杂最终也并没有太出人意外。
1月24日,出于对联合国安理会涉及朝鲜问题决议的回应,朝鲜国防委员会发表声明,称六方会谈和“9·19”共同声明不再存在,以后不再有讨论朝鲜半岛无核化对话,并称将继续发射卫星和运载火箭,以及进行更高水平的核试验。朝鲜单方面宣布关闭国际谈判渠道并高调宣布重返核试验的态度让东北亚半岛局势再度陷入复杂。这种复杂也反射到了朝鲜选择核试验的时间选择点上——共有6个日期成为了朝鲜核试验的备选方案。
如果想起到对外警示的目的,2月4日,美国最大的体育赛事——“超级碗”决赛日;2月12日或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第二任期的首次国情咨文或是美国的“总统日”;以及2月25日前后,韩国新总统朴槿惠上台前后都将有可能成为合适的实验时间点。而如果考虑到朝鲜内部情况,那么2月10日朝鲜拥有核武器8周年纪念日以及2月16日金正日诞辰也有启动核试验的可能性。
最终朝鲜在12日——奥巴马发布国情咨文当天进行了核试验。外界普遍认为,选择这一天进行核试验,朝鲜更多的考量是希望能够在未来与美国的谈判当中占据有利位置。
“完美”核试验?
12日在核试验结束后三小时,朝中社就通过电视、广播等形式宣布了朝鲜核试验成功的消息。在朝中社的新闻中,他们称此试验是一次“水平高、安全、完美”的核试验。之所以认为此次核试验“完美”是基于这次试验结果超越了朝鲜前两次核试验的水平,并完成了朝鲜对于核武器小型化、轻型化的目标。
朝鲜的此次核试验是否真正完美完成了预定目标?目前还不得而知,而根据试验后的已知数据观测,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经过此次核试验,在技术上朝鲜已经有了很大进步,仅就朝鲜第三次核试验所造成的地震级数来看,此次核试验的威力已经远远超过了前两次。2006年与2009年进行的核试验中,分别引发了3.4级和4.1级的地震。根据韩美日等不同监测部门收集到的数据显示,此次核试验所引发的地震级数介于4.9-5.1之间。用韩联社援引韩国国防部消息人士的预测,能够引发如此震级的核试验爆炸,其威力估计相当于6000-7000吨TNT当量。而前两次核爆当量,被评估为550吨和1万吨TNT左右。第三次核试的爆炸当量,似乎与朝鲜宣称的“完美”存在差距。
核爆当量低,或许是旨在追求“微型化”。将核弹头压缩至能安装到导弹上的技术被称为核武器的“微型化”。“一个核弹头需要很轻,很结实,并且便携。”核武器专家IvanOelrich表示,“为了能将其安装在导弹上,核弹重量必须低于600磅,尺寸小于一个或两个魔方大小。”能否顺利实施“微型化”也被认作是区分核武器和核引爆装置的重要标准。也正是由于未能完成“微型化”,朝鲜此前两次的核试验结果一直被认为并不那么“完美”。
据一名俄罗斯了解情况的军事外交界高级人士向俄新社透露的情况显示,在12日的核试验中,朝鲜可能使用了“小型化和轻型化的原子弹”。“朝鲜很可能检验了本国核装置的技术性能。对于他们来说,重要的是制造中等威力的小型化原子弹,借助于飞机和中程导弹将其远距离远送。”这位知情人士表示。
在Oelrich看来,朝鲜目前希望可以制造出一枚与美国当年在日本投下的“小胖子”类似的小型核弹。“小胖子”长约3米,重约4.5吨。
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影响着朝鲜核试验的“完美”——即对铀浓缩的掌控能力。朝鲜一直在努力研究使用高浓缩铀技术,以代替另一种一直在使用,但是更难获得的原料——钚。在前两次核试验中,朝鲜使用的都是钚弹。作为拥有铀矿的国家,朝鲜更希望可以使用获取更为方便的铀作为核试验的主要原料。2010年,朝鲜公开宣布研发高浓缩铀。如果成功制造出铀弹,那么朝鲜拥有真正的“小胖子”核弹的几率也会随之增加。不过,在12日的核试验中,还远远低于当年“小胖子”的1.5万吨TNT当量。
不管朝鲜核试当中存在多少不为人知的谜,作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核武器都不会为全球带来一个“完美”的结果,限制核武器的扩散是国际社会成员应尽的义务。以核试验作为谈判砝码,以“人造地震”的形式来影响国际格局的想法不是朝鲜解决安全问题的真正途径,朝鲜的“报复”性核试验,给东北亚半岛蒙上了一层阴霾。
新一轮制裁
12日,作为六方会谈的成员国,中、俄、日、韩、美均在第一时间对于朝鲜的核试验做出了快速反应。当天下午,中国外交部使用了“坚决反对”的字眼。之后,中国外交部部长杨洁篪罕见地召见了朝鲜驻华大使,再次使用了“强烈不满”、“坚决反对”的措辞。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20分钟内,就在首相官邸设立了对策室,并召开安全保障紧急会议。安倍要求在与国际社会合作的同时采取各种手段应对,其中包括实施单独制裁。“此举是对我国安全的重大威胁,严重损害了国际和平稳定,绝对无法容忍。”
即将卸任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在得知核试验消息一小时后,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并将军事应对级别从第三等级上调至第二等级。2月25日即将接替李明博的朴槿惠,也在第一时间做出了表态,“韩国新政府无论如何都不会容忍朝鲜的核武器,朝鲜需要认识到通过挑衅只会一无所获。”
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将朝鲜的核试验行为视作是“挑衅性极强的行为”,并表示会采取“快速可信的行动”。而在其之后发表的国情咨文中,奥巴马再次提及了对持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反对态度。
美日韩三国首脑以及外长还分别举行了电话会议。美方表示将通过核保护伞及常规战备等竭尽全力帮助其亚洲盟友避免危险。
新任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也通过电话会议与中俄讨论了朝鲜问题。
在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朝鲜局势后,俄罗斯总统助理尤里·乌沙克夫召开了记者会,并表明了克里姆林宫对此态度。“朝鲜的行为是对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严重违反。俄罗斯要求朝鲜停止这些违法行为,并完全放弃核导弹计划。”
12日晚上,距离朝鲜第三次核试验相隔11个小时后,联合国安理会在纽约举行了紧急闭门会议。会后安理会发表了联合声明强烈谴责朝鲜不顾国际社会的警告而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并决定立即着手讨论决议事宜。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代表,韩国外长金星焕在讲话中提及,在配合联合国决议外,韩国可能会继续商讨另外的制裁措施。
朝鲜的第三次核试验又一次将自己置于国际“制裁”的重压之下。
前两次核试遭受的制裁,已经对朝鲜的经济和民生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事实证明,制裁-核试-再制裁,不能将半岛核问题带到良性循环中。在国际社会对朝鲜一意孤行之举即将启动新一轮制裁时,也有必要反思:对核开发国家实施双重标准对防止核扩散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多大。作为半岛近邻,中国既需要表明半岛无核化的坚定立场,也需要对防扩散进程中的投机行为明确表示反对。这对于利用朝鲜核冲动增强军力的行为,也是必要的遏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