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美联储左右为难

作者:郑桂兰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30 23:32:00

摘要:美国延续宽松或许并不难理解,除了其国内脆弱的经济复苏之外,国际环境也不容许它特立独行地结束宽松。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桂兰 北京报道
    美联储会在1月30日晚间公布1月份议息会议的纪要,这是进入2013年的第二次议息会,但1月2日那次讨论的是去年12月的货币情况,这次才是新年真正的第一个议息情况纪要。
    据了解,市场人士对本次议息会议最关切的是,与结束QE挂钩的两个数据(即失业率和通胀率)的调整。调整的方向自然是使得这个条件更容易触发QE的结束。
    中信银行资金资本部研究员胡明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称,这个失业率数据可能从目前的6.5%被提高到7.25%,这样的话,在通胀预期稳定的情况下,结束QE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但年中还是没有希望结束,最早的话可能在今年年底结束,“但是,即使QE结束之后,美国低利率的宽松货币政策还是会延续到2014年或者2015年。”
    美国延续宽松或许并不难理解,除了其国内脆弱的经济复苏之外,国际环境也不容许它特立独行地结束宽松。上周日本央行喊出无终止期限的天量宽松之后,全球货币战争的硝烟再次燃起。各国为了经济复苏,再次踊跃争先贬值。
    失业挂钩值或升至7.25%
    月初的那次议息会议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结束QE的争论,据说议员们之间的分歧很大,有主张立即结束的,有主张年中结束的,还有主张年底结束的。但是美联储的主席还是坚持主张还不能讨论结束QE。
    正是这样的分歧使得会议纪要没有给出新的结束QE的挂钩数据。去年12月那次议息会议后,美联储首次给出了不结束QE的条件:在失业率高于6.5%且通胀水准不超过2.5%的情况下,美联储将继续维持超低利率不变。
    市场对于此次美联储议息会议的预期不是降息也不是调整QE规模,而是调整QE结束的上述两个目标经济数据。根据市场的普遍预测,美联储此次应该没有任何动作,重点需要关注的就是会议纪要的内容。
    目前触发QE结束的失业率数据是6.5%,在失业率低于这个水平时才会结束量化宽松,可是去年12月份的失业率数据是7.8%,这两个数据之间的鸿沟暂时还难以逾越。但是,美国圣路易斯联储的主席布拉德就认为,如果失业率降至7.1%,就标志着美联储寻求的失业率改善目标已经实现,就可以考虑暂停宽松,即暂停资产购买计划了。
    “根据市场的情况,我认为美联储可能会在此次议息会议后修改上次公布的结束QE的失业率数据,失业率的数据可能从前次的6.5%调整到7.25%。如果是这样,在通胀预期稳定的情况下,那么QE结束的条件就不再显得遥不可及。”胡明表示。
    如果失业率目标数据调整到7.25%,那么这个数据和目前7.8%的失业率之间有0.55个百分点,这个不算很大的距离就可以让结束QE逐渐提上日程了。
    QE最早年底结束
    伯南克在美联储主席的位置上估计已经越来越感受到不同意见的压力,去年10月传出他不再留任的消息可能与此不无关系。当市场上有人质疑QE对复苏经济无力,还带来诸多弊处时,研究了一辈子经济学理论的伯南克怕是怎么也想不通,货币宽松还会对经济复苏无力?这可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经济理论铁律。
    然而质疑者又显得那么言之凿凿,美国媒体《明星论坛报》(StarTribune)的商业报道版发表署名YogiBerra的评论文章,文章显示,低利率成全的是最大债权人政府,这不符合央行不能给赤字政府筹资的原则;同时,低利率对于能提供新增就业的中小企业主基本没有帮助。
    自去年12月美联储给出继续QE的两个目标经济数据值之日起,就标志着其实行了4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已经受到了鹰派议员的质疑。这种质疑的声音正在逐渐扩大,到上次议息会议时已经演变成会议纪要首次提到结束QE。很显然,这种质疑的声音还在持续加大,此次议息会议的会议纪要也一定会体现这种持续。
    如果美联储真的调高了这个挂钩的失业率数据,那么将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联储议员中反对QE继续的声音确实又提高了分贝,而这个声音是伯南克听来最刺耳的。
    伯南克是最不愿意听到QE结束的讨论的,但是这种讨论在今年已经显得不可避免了。鹰派的联储议员占比有所上升,即便QE不能很快结束,关于结束QE的理论讨论也已经开始了。不同分析人士讨论的重点已经从是否结束移步到何时结束。
    “至少到今年年中QE还是不会结束的,毕竟美国显示出的温和复苏可能是非常脆弱的;另外,每月850亿美元的MBS购买量,上半年共购买约5000亿美元这个流动性规模并不算太大,不会对汇率市场、通胀水平造成超预期的冲击。因此,我认为最早能结束QE的时间,预计也要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毕竟失业率数据的上升本来也滞后于经济恢复。”胡明对本报记者分析说。
    看来结束QE并不会很快到来,即便美联储调整了失业率的数据,美国经济能复苏到触发结束量化宽松政策的数值也需要一定的时间,降低0.5个百分点的失业率怎么也需要一年的时间。
    货币战又来了?
    “但是,即便QE结束之后,美联储还是会维持低利率的宽松政策,这至少要持续到2014年或者2015年。”胡明分析说。
    美国的宽松原本是基于国内经济复苏还比较脆弱的考虑,如今日本可能引领了新一轮的各国竞相贬值本币的货币战,美国可能也不能置身度外。
    日本央行上周表示,从2014年开始,日本央行将每月购买约13万亿日元金融资产,其中包括2万亿日元日本国债,不设定终止日期。这一消息成了点燃全球货币战争的一个导火索,在此次达沃斯论坛上,对于各国争相贬值本币的货币战有诸多讨论。
    日本去年已经是贸易赤字国,这对于多年外贸逆差的日本来说,还是头一次赤字。不难想象这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日本经济有怎么样的打击,难怪日本央行高调宣布宽松,旨在本币贬值。
    但是香港的《南华早报》发表署名为TomHolland的评论文章,该文章认为达沃斯对货币战的激辩过于夸大了事实。他表示,关于货币战的讨论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美国政客一直指责中国故意压低人民币汇率促进出口,抢占了不公平的经济优势。而中国官员则抱怨说,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是想让美元贬值,侵蚀中国持有的巨额美国国债的价值。
    此次达沃斯对货币战的讨论,不同的是焦点不是美国,而是日本。但该文作者认为,日本央行的举动早在预料之中,几乎不会改变该行的现有政策,也不太可能为日本停止的经济提供大量动力。
    从外汇市场的走势来看,日本央行的行动确实如索罗斯所说,点燃了“焰火”。不仅非风险货币和风险货币走势分化,而且风险货币之间的走势也开始出现分化。欧元兑美元近期涨势较大,英镑兑美元近期跌势较大,澳元兑美元小幅下跌。
    在外部环境比较严峻的情况下,中国央行的利率水平算比较高的了。《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中国央行持续引导人民币走弱很可能暗示,中国也希望保护自身不受竞争性货币贬值的不利影响。
    在全球央行开始竞相贬值,以防御他国货币贬值对出口的损害时,美联储是否也会考虑外部环境,而使得最终决议更“鸽派”呢?这个谜底很快就会揭开。显然,在鸽派伯南克还在位的情况下,美国可能不会在这轮货币战中吃亏。
    跟随他国货币政策,以保证本国经济出口不吃亏,也算是国际通行惯例。在上一轮的金融危机中,英国率先开始拯救银行,美国立即跟随,一轮席卷全球的货币宽松政策拉开大幕。发达国家的央行在金融危机后将利率迅速降至接近于零的水平,美联储和英国央行都主动通过量化宽松操作,扩大其资产负债表;日本央行也维持了其长期的宽松立场。
    此后4年,新一轮的货币战争或许又令各国依旧互相跟随着,继续保持宽松货币政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