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邵平点燃平安银行激情

作者:蓝姝 肖君秀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3-01-16 23:00:00

摘要:面对一个刚刚经历了股权变更和三年整合阵痛的大摊子,在平安集团的耐心和时间表面前,邵平的平安银行行长生涯显然面临着种种挑战。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蓝姝 肖君秀 深圳、广州报道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主角,不一样的剧情。
    随着赵继臣、孙先朗、张金顺三位有着民生银行血统的副行长级高管空降,承载着将平安银行打造成“最佳商业银行”进入同业第一梯队任务和使命的邵平,开始了他的“主政”新舞步。据悉,三人将分别主掌财务、风控、人事大权。
    对于“民生系”的到来,资本市场抱有强烈预期。就在任命公告后的1月14日,平安银行(000001.SZ)强势涨停,是三年来最大涨幅。1月15日,上攻仍猛,以3.04%领涨银行股。
    然而,面对一个刚刚经历了股权变更和三年整合阵痛的大摊子,在平安集团的耐心和时间表面前,邵平的平安银行行长生涯显然面临着种种挑战。
    “民生系基因”预期
    三位从民生银行空降的高管与邵平一样,均是资历深厚的“老将”,他们在民生银行的工作履历均在十年以上。
    记者从平安银行内部了解到,赵继臣将主管风险口线,孙先朗分管运营和财务,张金顺负责科技和人事。此前赵继臣为民生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风险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孙先朗曾任民生银行计划财务部总经理及运营管理部总经理;张金顺任民生银行科技开发部总经理、党委书记。
    因邵平而带来的“民生系”基因正在传出强势导入的信号。有消息称有50多人追随邵平从民生银行组团跳槽而来。
    “总行层面我所知道的高管中就这三人,至于分行高管及普通员工的自由选择就不太清楚了。”接近平安银行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平安银行由于扩张需要目前正在大量招聘,包括各家银行自由流动而来的人才。记者获悉,平安银行近日已在多家媒体投放招聘广告,招聘职位主要是中层干部、产品经理、风控人才等。
    平安集团董事长、掌门人马明哲对平安银行经营团队重构一再提及“付费过桥论”:“如果河上有桥,付点过桥费就可以跑过去,那何必冒着危险、花费时间摸着石头过河呢?”为实现平安银行的快速发展而高薪从民生银行挖来邵平。
    基层业务出身的邵平为人低调,一线业务与管理经验丰富,他履新平安银行的工作是从对于上海、广州等多家分行的一线调研与摸底开始的,而邵平带给平安银行中层们的初步印象,则是一个业务娴熟、作风凌厉,敢说敢干的实干家。
    2012年12月,邵平在深圳麒麟山庄经营形势会议上对平安银行目前存在的问题直言不讳。邵平指出平安银行目前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单一,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品和模式过于传统;风险管理上存在全面风险管理基础薄弱,风险文化缺失等问题;内部管理上部门各自为政,造成一线分支机构多头管理,业务上畏手畏脚。
    在业内,民生银行经营特色十分鲜明,小微企业的优势产品“商贷通”以及零售银行都做得有声有色。其小微企业贷款具有较大的议价空间,较基准利率上浮40%以上,至去年三季度其小微贷款已冲击3000亿元,未来有望每年增1000亿。近年来民生银行净利增速均在50%上下,居于同一梯队的前茅。
    市场对邵平带来的“民生系”团队充满热烈期盼。1月14日、15日,平安银行两天内涨幅合计高达13%,股价陡峭升至一年多来的高点17.92元,此两天成交放量合计高达近33亿。
    跟踪平安银行的研究人士认为,未来平安银行在小微企业有望像民生银行一样强劲,再加上平安集团内部的综合金融优势,股市吸引力不小,“但这还仅仅是市场预期,业绩真正提升也许没那么快。”
    而深圳某投资机构老总认为,组团跳槽的憧憬只是市场炒作的由头,关键是其估值低,而此前QFII增持银行股,国内公募跟进太晚,吸纳不够,郭树清在香港表态QFII和RQFII将扩10倍,使得国内基金增持加快。
    使命与考验
    马明哲对邵平团队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与时间表:使命是将平安银行打造成“最佳商业银行”,用3-5年时间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5-8年进入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
    1月14日,平安银行宣告两行业务系统整合顺利上线,这意味着两行整合的彻底完成。对邵平来说,他的考验才刚刚开始。他需要扭转平安银行经历股权变更及两行整合过程中累积起来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譬如新桥时代因偏重财务投资回报而采用平衡战术带来的部门各自为政,曾经的深发展财务报表亮丽的背后却难掩主要经营指标落后的事实,资本规模偏小,网点不足,而体现银行赢利能力的人均产出、网均产出、净息差、中收占比、ROA、ROE、拨备覆盖率、拨贷比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同业,此外江浙一带分支机构出现不良贷款从而使得平安银行不良指标出现反弹。而在两行整合的近三年历程中又出现业务割裂、一线人才流失等问题,而平安集团植入的分区域管理模式又带来了多头管理、业务不清晰等顽疾。
    在平安集团的耐心和时间表面前,要赋予银行创新与发展活力,邵平还面临着现有不同风格的高管团队的顺利融合与形成合力、银行成为综合金融核心平台过程中如何嫁接与融合平安的保险文化等诸多难关。
    目前,平安已经有着一正八副三行助的高管格局,副行长有胡跃飞、陈伟、冯杰、吴鹏、叶望春、谢永林、赵继臣、孙先朗,行长助理有陈蓉、都江源、张金顺,此外还有监事长邱伟,党委书记王骥,首席财务官、首席信息官、首席风险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法务官等。
    被称为“庞大豪华”的高管阵营汇集了原来深发展、平安、民生三大派系的基因,随着赵继臣、孙先朗、张金顺的履新,“民生派”作为高管格局中的新生力量势头强大,分管了风控、财务、运营等核心业务条线,这使得原来一些分管的副行长权限受阻。
    而夹杂着原来平安银行外聘高管及平安集团嫡系部队的两路人马汇集的平安系,尽管人数有陈伟、冯杰、吴鹏、叶望春、谢永林、都江源六人之多,但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很多是两行整合的过渡期的人事安排,分管的业务有着特殊的阶段性烙印,很可能面临调整。
    譬如原来平安银行的副行长冯杰、吴鹏等进入深发展后并不分管具体业务,而是两行整合阶段分管区域事业部,而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陈伟因为财务已被从民生银行空降的副行长孙先朗分管实权受到很大削弱,而其缺席2012年底在深圳麒麟山庄举行的年度经营工作会议则又增添了想象空间。
    再说平安集团嫡系的谢永林、都江源。尽管谢永林因主管新平安银行零售业务被内部称为“最有实权的人物”,但其银行从业经验是从2007年老平安银行身上才开始的。都江源则从2011年8月才来到深发展履新行长特别助理,此前则完全战斗在保险业务战线。
    原深发展方面的胡跃飞、陈蓉目前也显得相当弱势。此外,消息人士透露由原深发展人士担任的诸多首席某某官位置也将随着银行的业务格局结构变化而进行调整。
    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的推进,加之经济下滑带来的不良风险上升,银行业整体业绩走下滑路已成为共识,招商证券预估平安银行2013年净利增速为16.1%,而前几年其净利增速处于30%上下和超过60%的忽高忽低不稳定状态。“由于行业困境,以邵平为代表的‘民生系’要想逆势取胜,确实需要硬功夫。”上述深圳某投资机构老总认为,银行业曾经的超高增长将会渐渐成为过去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