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的银行股“不了情”
摘要:史玉柱的退休生活让人嫉妒,仅在民生银行的投资便让其赚得盆满钵满,更让人“垂涎三尺”。
光头、墨镜、一身白色的运动休闲服以及红色的T恤衫内衬其中,每天旅游晒狗、畅游网游,史玉柱声称的“闲居山林,无欲无求”的退休生活着实让人艳羡嫉妒,而仅在民生银行的投资便让其赚得盆满钵满,更让人“垂涎三尺”。
截至1月15日,民生银行A股盘中触及近期高点8.63元,截至收盘报8.6元,创近四年来新高,较去年9月5日低点5.39元上涨超60%。这意味着,此前动用55亿元低点扫货民生银行股的史玉柱,账面浮盈近31亿元。
但这一切在他看来,又如万事皆可过般云淡风轻。正如他一直强调的,“我是长线投资,不是短线客。民生A股,我承诺过三年内不出售,眼前涨跌与我们没啥关系。”
“600016”、“600015”,这两只股票代码,一度是史玉柱投资金融股的最爱,如今依旧钟情于此。这位产业资本巨鳄究竟看中银行股什么呢?
追本溯源:出逃教训
从巨人集团的辉煌到衰落,再到依靠脑白金东山再起,其后又凭借网游《征途》进军纽交所的财富传奇人物史玉柱,与银行股也有着剪不断的渊源。
《华夏时报》记者追踪了史玉柱十年来投资银行股的路径。早在2002年华夏银行上市前夕,上海健特分别从北京华资银团公司和首钢总公司受让6000万股和8000万股华夏银行股份。
史玉柱是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2003年6月华夏银行上市,其IPO的价格已经是5.6元每股。他手中的1.4亿股华夏银行股票,已经大幅增值。
2004年5月,华夏银行以2003年末总股本35亿股为基数,按照每10股转增2股的比例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7亿股。史玉柱手中的华夏银行股票增加到1.68亿股。
与此同时,史玉柱又等到了一个机会。当年9月和11月,冯仑旗下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两次将其持有的1.43亿股民生银行股票转让给上海健特,上海健特持股比例占非流通股的3.97%,成为第八大股东。
自此,史玉柱正式玩起了金融资本运作,通过不断增持股票成为民生银行多元分散股权结构中新的“搅局者”。2008年上半年上海健特持有民生银行A股数曾达到9.07亿股的峰值,持股比例4.82%,为该行第四大股东。
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忧心忡忡的史玉柱决定从民生银行慢慢撤退,2009年第一季度他就以4.5元左右的价格抛售了5.7亿股民生银行开始出逃,并逐渐清空了其他金融股。
至2009年半年报发布之际,其手中的华夏银行股票也减至8693万股,占比仅1.74%。史玉柱的上海健特均从民生银行、华夏银行前十大股东中消失。
但史玉柱很快就对自己的减持感到后悔了,他曾在多个场合公开承认,当时选择抛银行股是一次错误的判断。“坚持套现是因为看不清金融危机底部在哪,以为金融危机会持续2年,公司决定抱着现金过冬。这是个教训。”
新不了情:
两轮耗资55亿
随后,史玉柱在不断寻找弥补遗憾的方法。
2011年1月,民生银行推出非公开增发股票预案,史玉柱打算出资65亿认购14亿股民生银行,一举成为持股比例超过5%以上的大股东。
不过,民生银行上述方案公布后即遭到中小股东质疑随之“流产”,但史玉柱并没有收手,而是迅速启动了二级市场的增持行动。
具体而言,第一轮从2011年3月份开始,持续到2011年9月份。据统计,史玉柱2011年46次增持民生银行A股股份,按照披露的每笔购入均价加总计算,共斥资逾38亿元;32次增持民生银行H股股份,合计约斥资18.12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14.6亿元。
第二轮增持从2012年6月开始,史玉柱数度出手民生银行H股。6月史玉柱再次出手增持民生银行,其增持股份数量为3760万股;8月27日,一份一年期现金交割的认股权证产品(CALL PUT)自然到期,史玉柱担忧别人误解其减持,同日在市场购入等额的股票;截至2012年6月底,上海健特持有民生银行2.84%的股份,位列第六大股东。
2012年9月6日,史玉柱再以5.76港元/股买入500万股,单笔耗资2880万港元。9月19日以5.5元人民币/股购入100万股民生银行A股,次日再以5.47元/股购入300万股,合计耗资2191万元。
至此,2012年,史玉柱砸在民生银行A股和H股的资金接近或超过2.5亿元人民币。两轮增持包含85次单笔交易,合计耗资约55亿元。
史玉柱还低调地在二级市场上同时增持华夏银行。2010年三季度,上海健特增持151.77万股,以均价11.6元计,投资1760万元。2011年二季度再度增持112万股,以均价12元计,投资1344万元。
至此,史玉柱旗下的健特生命总股数增至8956.83万股,成为华夏银行第九大股东。
缘何看涨银行股?
按照1月15日最新的收盘价计算,民生银行3.495亿股港股市值35.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8.2亿元;8.096亿股A股市值69.62亿元,减去启动连续增持前的持股(1.496亿股12.16亿元的市值),也就是说,增持部分的市值解禁86亿元,减去约55亿元的增持成本,浮盈约31亿元。
扬言“三年不售民生银行”的史玉柱,看中银行股什么呢?
1月2日,史玉柱首次在微博中晒出自己的“炒股经”:“一是公司未来盈利能否持续理想成长?二是眼前股价被低估没?只要同时满足这两条就买入,买完,该干吗就干吗去。”
“看不懂的行业,我不买;15倍以上市盈率的,我不买。”显示,史玉柱早已“看透”了中国银行业。对于利率市场化对银行业的冲击,他表示,“历史上,没有一个国家实施利率市场化后,净利差会长期下降的。”
史玉柱给出的查询资料称:未实施利率市场化之前,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为1.3%;1970-1986年向利率市场化过渡的16年,净利差扩大到2.1%,1987-2009年的22年间,均值升到3.1%,2010年美国银行业的净利差3.5%,同年中国为2.5%。
而对民生银行的价值,史玉柱有自己的观察角度。史玉柱在2012年3月31日的微博中坦言:“一、民生是全国唯一分行无贷款权的银行,风控超强,坏账率真的很低;二、民生三年前就做好迎接利率市场化准备,中间业务收入比重逐年大幅提升,产业链打造已成规模;三、正在二次腾飞,去年效益赶超了兴业和浦发,祝愿今年会赶超中信,明年下半年赶上招商,成为股份商业银行老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