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或逢再融资窗口
摘要: 资本市场的回暖,银行股的强劲反弹,加之亮丽的业绩快报,为银行再融资开启了方便之门。
本报记者刘飞
实习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截至1月10日,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三家上市银行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三家银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5.2%、30.74%和36.1%,业绩表现依然好于预期。
市场对此似乎早已有所预料。自去年12月以来,银行股上演了“大象起舞”的一幕。同花顺数据显示,2012年12月银行板块整体涨幅接近20%。16只银行股中,有11只创下去年新高。资本市场活跃,加之业绩良好,银行或将迎来再融资窗口。
但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恐使息差收入进一步缩减;另一方面,随着近期银行手续费下调方案推出、理财产品代销业务的整顿,中间业务也将受到考验。银行今年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分析与展望》报告称,2012年全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将从2011年的29%下降至17.2%,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到7%至8%左右。
或现再融资窗口
资本市场的回暖,银行股的强劲反弹,加之亮丽的业绩快报,为银行再融资开启了方便之门。
2012年因资本市场的低迷不振,银行的再融资一拖就是一年。
早在2012年4月招商银行350亿的A H配股融资便获得发审委审核通过,而民生银行拟发行200亿A股可转债计划也在7月时由发审委审核通过。
2012年8月,平安银行宣布将原深发展200亿定向增发决议有效期延长12个月;光大银行同样在8月暂缓H股IPO发行进程,等待市场出现较好窗口。
2012年12月31日,证监会率先放行了对市场冲击力最小的兴业银行定向增发再融资计划。根据兴业银行此前公告显示,此次定增计划最早在3月便获得董事会通过。6月27日得到银监会批复之后,便进入了漫长等待期。
1月9日兴业银行公布称,公司以12.36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19.15亿股的结果已经出炉,其中,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计以委托资产认购13.8亿股,成公司第三大股东,中国烟草总公司认购4.09亿股,上海正阳国际经贸有限公司认购1.26亿股。
随着兴业银行的定向增发顺利收官,民生、招行等银行再融资计划或将提上日程。
四季度业绩下滑
2012年中国的银行业受到经济减速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双重挤压,告别了持续数年的高利润增长。
相较2011年的45.09%、2010年的42.28%的“暴利”增速,2012年浦发银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几近折半,增速仍保持在25.2%的合理水平。
而光大银行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97.93亿元,同比增长29.78%;归属股东净利润236.22亿元,同比增长30.74%。与2011年41.27%的增速相比,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在已披露业绩快报的三家银行之中,兴业银行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2012年兴业银行实现营收876.2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股东净利润347.1亿元,同比增长36.1%。与2011年37.71%的增速相比,仅略有下降。
尽管业绩好于市场预期,但银行业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三家上市银行2012年四季度业绩明显下滑。以浦发银行为例,该行去年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0.59%、33.73%和31.39%,四季度则降为25.2%。
兴业银行与光大银行也如出一辙。其中,兴业银行2012年四季度实现净利润83.67亿元,环比下降9.44%,同比增长24.56%。而该行三季度净利润为92.39亿元,同比增长40.92%。
光大银行2012年四季度净利润为45.89亿元,环比下降24.93%,而该行当年三季度净利润为61.13亿元,同比增长24.2%。
不良率同比上升
回顾2012年,一些过去“风光”的企业,如钢贸、光伏和造船等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业绩大幅下滑,部分对这些企业集中授信的银行也受到牵连。
这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风险传导也引发了高层的担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三家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看,2012年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43%,比2011年底的0.38%上升了5个百分点。浦发银行去年不良贷款率为0.58%,比2011年年底上升了14个百分点,且四季度不良余额环比三季度增长了2.7%。
光大银行此次并未披露不良贷款情况。但2012年三季报中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
“2013年银行业景气度向下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瑞银分析师孙旭指出。
需要反思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银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实习记者 张夏楠 北京报道
截至1月10日,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兴业银行三家上市银行发布了2012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三家银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25.2%、30.74%和36.1%,业绩表现依然好于预期。
市场对此似乎早已有所预料。自去年12月以来,银行股上演了“大象起舞”的一幕。同花顺数据显示,2012年12月银行板块整体涨幅接近20%。16只银行股中,有11只创下去年新高。资本市场活跃,加之业绩良好,银行或将迎来再融资窗口。
但一方面,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恐使息差收入进一步缩减;另一方面,随着近期银行手续费下调方案推出、理财产品代销业务的整顿,中间业务也将受到考验。银行今年面临的压力依然不小。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运行分析与展望》报告称,2012年全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将从2011年的29%下降至17.2%,预计2013年上市银行净利润增速可能下降到7%至8%左右。
或现再融资窗口
资本市场的回暖,银行股的强劲反弹,加之亮丽的业绩快报,为银行再融资开启了方便之门。
2012年因资本市场的低迷不振,银行的再融资一拖就是一年。
早在2012年4月招商银行350亿的A H配股融资便获得发审委审核通过,而民生银行拟发行200亿A股可转债计划也在7月时由发审委审核通过。
2012年8月,平安银行宣布将原深发展200亿定向增发决议有效期延长12个月;光大银行同样在8月暂缓H股IPO发行进程,等待市场出现较好窗口。
2012年12月31日,证监会率先放行了对市场冲击力最小的兴业银行定向增发再融资计划。根据兴业银行此前公告显示,此次定增计划最早在3月便获得董事会通过。6月27日得到银监会批复之后,便进入了漫长等待期。
1月9日兴业银行公布称,公司以12.36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19.15亿股的结果已经出炉,其中,中国人保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合计以委托资产认购13.8亿股,成公司第三大股东,中国烟草总公司认购4.09亿股,上海正阳国际经贸有限公司认购1.26亿股。
随着兴业银行的定向增发顺利收官,民生、招行等银行再融资计划或将提上日程。
四季度业绩下滑
2012年中国的银行业受到经济减速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双重挤压,告别了持续数年的高利润增长。
相较2011年的45.09%、2010年的42.28%的“暴利”增速,2012年浦发银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几近折半,增速仍保持在25.2%的合理水平。
而光大银行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597.93亿元,同比增长29.78%;归属股东净利润236.22亿元,同比增长30.74%。与2011年41.27%的增速相比,下降约10个百分点。
在已披露业绩快报的三家银行之中,兴业银行净利润增长幅度最大。2012年兴业银行实现营收876.2亿元,同比增长46.4%,归属股东净利润347.1亿元,同比增长36.1%。与2011年37.71%的增速相比,仅略有下降。
尽管业绩好于市场预期,但银行业增速放缓,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华夏时报》记者发现,三家上市银行2012年四季度业绩明显下滑。以浦发银行为例,该行去年一季度、上半年和三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分别为30.59%、33.73%和31.39%,四季度则降为25.2%。
兴业银行与光大银行也如出一辙。其中,兴业银行2012年四季度实现净利润83.67亿元,环比下降9.44%,同比增长24.56%。而该行三季度净利润为92.39亿元,同比增长40.92%。
光大银行2012年四季度净利润为45.89亿元,环比下降24.93%,而该行当年三季度净利润为61.13亿元,同比增长24.2%。
不良率同比上升
回顾2012年,一些过去“风光”的企业,如钢贸、光伏和造船等企业,由于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业绩大幅下滑,部分对这些企业集中授信的银行也受到牵连。
这种银行与企业之间的风险传导也引发了高层的担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从三家披露业绩快报的上市银行看,2012年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0.43%,比2011年底的0.38%上升了5个百分点。浦发银行去年不良贷款率为0.58%,比2011年年底上升了14个百分点,且四季度不良余额环比三季度增长了2.7%。
光大银行此次并未披露不良贷款情况。但2012年三季报中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双升。
“2013年银行业景气度向下的趋势没有发生改变。”瑞银分析师孙旭指出。
需要反思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银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