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趁热推地
摘要:近几个月来,上海已先后诞生了多个地王,这些地王多数被国资性房企所获得,所拿的土地均为商办类地块。
本报记者王海春上海报道
2012年即将结束之际,上海总价地王的纪录被再一次刷新。
12月26日,上海海门路地王以56.8亿的出让总价成为上海新一代总价地王。近几个月来,上海已先后诞生了多个地王,这些地王多数被国资性房企所获得,所拿的土地均为商办类地块。
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市场近半年来持续回暖,市场上预期房价继续坚挺,甚至出现房价持续小幅上涨的预期开始增长。“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各类炒作未来市场预期的动作和言论。但由于政策走向的不明朗,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楼市究竟会走向何方。但如果现在赌对了,下注的开发商无疑会大赚一把。”同策房产研究总监张宏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新的房地产市场形势,上海在12月拟定了2013年1月份的土地批量出让计划。而准备出让的19幅地块中,主打的就是商办概念。
一个月里连出两个地王
12月26日,上海海门路55号商办地块进入现场竞拍环节。经过激烈争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联合威旺置业以56.8亿元拿下该地块,溢价21.1%。
这一价格不但使海门路地王成为上海的总价地王,也有望成为全国2012年的总价地王。
实际上,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就接连拍出了两个“巨无霸”的地王。就在海门路地王诞生前两周,上海漕河泾地区刚刚拍出了一个地王。12月12日万科、绿地联手玖致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54.3亿元的底价获得了上海徐汇区漕河泾商务地块。漕河泾地王也刷新了此前在10月份,由保利地产以45亿元拍得的徐汇滨江地王的纪录。
近期上海商办类地王频出,与开发商看好商办地块的市场有关。
戴德梁行投资总董事叶建成表示,写字楼已经成为投资市场最受青睐的物业,而这一点从房产大宗交易结构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
叶建成告诉记者,今年内上海写字楼的成交量占到整个房地产大宗交易市场的72%,商铺投资的比重达12%;而住宅交易则由过去三至四成的比例,下降至一成。
沪商办市场的表现和发展前景,也提高了房企的投资热情。
新鸿基地产租务总监文志峰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上海办公楼的需求量就一直在增加,沪甲级办公楼的空置率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上海环贸广场一区办公楼的日租金虽然已经高达8-10元/平米,但出租率仍然高达95%。这说明实体经济在逐步恢复,未来优质商办类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开发商在商办领域的投资机会比住宅领域更大。”文志峰告诉记者。
“当一个区域的住宅开发进入交房阶段的时候,商业办公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商业的需求潜力更大,它会反复消费,需求持续的时间也比住宅更长。”世茂股份董事会秘书罗瑞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商办楼地价创新高的背后,隐隐看到金融机构的身影。”一家投资公司高层告诉记者,由于中央一再表示对住宅的调控不会放松,因此金融机构预期住宅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将低于商办市场。
政府趁热推地
沪接连出现的地王效应仍在延续:上海相关部门正在趁热打铁,借地王之势准备推出大量土地。
上海土地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相关部门对明年的土地市场还比较担心,但近两个月来这种顾虑变小了。
“2012年出让的住宅用地根本不可能出现地王,而且住宅类用地基本上都是以底价成交,总价非常低。但商办地块在市场上有多大的接受度,我们心里也没有底。但现在看下来,开发商和市场上对商办类土地的接受度还是较高的。”上述人员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新的房地产市场形势,上海12月拟定了2013年1月份的土地批量出让计划。1月份,上海将推出19幅土地。这19幅土地中除了5幅为保障用地外,另外14幅待出让土地中,只有2幅为纯住宅用地。
“一旦房价出现报复性反弹风险,政策还有可能再度有所收紧。不过即使政策继续收紧,所针对的主要领域仍将是住宅而不是商办市场。对于房企来说,商办市场是政策调控中的一个‘避风港’,而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开发商会选择投资商办楼的重要原因。”张宏伟说。
2012年即将结束之际,上海总价地王的纪录被再一次刷新。
12月26日,上海海门路地王以56.8亿的出让总价成为上海新一代总价地王。近几个月来,上海已先后诞生了多个地王,这些地王多数被国资性房企所获得,所拿的土地均为商办类地块。
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市场近半年来持续回暖,市场上预期房价继续坚挺,甚至出现房价持续小幅上涨的预期开始增长。“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各类炒作未来市场预期的动作和言论。但由于政策走向的不明朗,谁也不知道接下来楼市究竟会走向何方。但如果现在赌对了,下注的开发商无疑会大赚一把。”同策房产研究总监张宏伟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本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新的房地产市场形势,上海在12月拟定了2013年1月份的土地批量出让计划。而准备出让的19幅地块中,主打的就是商办概念。
一个月里连出两个地王
12月26日,上海海门路55号商办地块进入现场竞拍环节。经过激烈争夺,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联合威旺置业以56.8亿元拿下该地块,溢价21.1%。
这一价格不但使海门路地王成为上海的总价地王,也有望成为全国2012年的总价地王。
实际上,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就接连拍出了两个“巨无霸”的地王。就在海门路地王诞生前两周,上海漕河泾地区刚刚拍出了一个地王。12月12日万科、绿地联手玖致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以54.3亿元的底价获得了上海徐汇区漕河泾商务地块。漕河泾地王也刷新了此前在10月份,由保利地产以45亿元拍得的徐汇滨江地王的纪录。
近期上海商办类地王频出,与开发商看好商办地块的市场有关。
戴德梁行投资总董事叶建成表示,写字楼已经成为投资市场最受青睐的物业,而这一点从房产大宗交易结构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来。
叶建成告诉记者,今年内上海写字楼的成交量占到整个房地产大宗交易市场的72%,商铺投资的比重达12%;而住宅交易则由过去三至四成的比例,下降至一成。
沪商办市场的表现和发展前景,也提高了房企的投资热情。
新鸿基地产租务总监文志峰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上海办公楼的需求量就一直在增加,沪甲级办公楼的空置率创下了金融危机以来的新低。
“上海环贸广场一区办公楼的日租金虽然已经高达8-10元/平米,但出租率仍然高达95%。这说明实体经济在逐步恢复,未来优质商办类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开发商在商办领域的投资机会比住宅领域更大。”文志峰告诉记者。
“当一个区域的住宅开发进入交房阶段的时候,商业办公的需求进一步增加。这种商业的需求潜力更大,它会反复消费,需求持续的时间也比住宅更长。”世茂股份董事会秘书罗瑞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商办楼地价创新高的背后,隐隐看到金融机构的身影。”一家投资公司高层告诉记者,由于中央一再表示对住宅的调控不会放松,因此金融机构预期住宅市场的投资回报率将低于商办市场。
政府趁热推地
沪接连出现的地王效应仍在延续:上海相关部门正在趁热打铁,借地王之势准备推出大量土地。
上海土地交易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此前相关部门对明年的土地市场还比较担心,但近两个月来这种顾虑变小了。
“2012年出让的住宅用地根本不可能出现地王,而且住宅类用地基本上都是以底价成交,总价非常低。但商办地块在市场上有多大的接受度,我们心里也没有底。但现在看下来,开发商和市场上对商办类土地的接受度还是较高的。”上述人员表示。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根据新的房地产市场形势,上海12月拟定了2013年1月份的土地批量出让计划。1月份,上海将推出19幅土地。这19幅土地中除了5幅为保障用地外,另外14幅待出让土地中,只有2幅为纯住宅用地。
“一旦房价出现报复性反弹风险,政策还有可能再度有所收紧。不过即使政策继续收紧,所针对的主要领域仍将是住宅而不是商办市场。对于房企来说,商办市场是政策调控中的一个‘避风港’,而这也正是为什么很多开发商会选择投资商办楼的重要原因。”张宏伟说。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