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华们的新考验
摘要:十八大过后,中央对多个地方大员的“委任令”密集出台,而走马灯般的交接更是马不停蹄。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林晓 北京报道
十八大过后,中央对多个地方大员的“委任令”密集出台,而走马灯般的交接更是马不停蹄。
记者梳理材料看到,近一个月时间内,已有广东、浙江、天津、上海和重庆等十余个省级大员履新。
“今天,我已从广东省委书记的岗位上卸任,值此之际,谨致信向广大网民朋友道别。”12月18日晚上,刚刚卸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给网友发了一封信,深情道别感谢网友对他以前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在几个小时之前的交接会上,汪洋着中山装出席并称“将带走广东文化”。接替他的胡春华还没有来得及抖落肩头的雪花,已经呼吸上了南粤温润的空气。
从浙江省省长刚刚升任省委书记的夏宝龙用了一句诗一般的话表达其此时的心情:“当我亲吻这片神奇的大地(浙江)时,就像贴在母亲的脸庞。”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定好了2013年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此时,最需要的正是各地“封疆大吏”人事更迭的顺利完成。
“这是十八大后人事调整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整之后形成了一个改革的中坚力量。”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这次人事任免的一个特点是,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干部的交流增多,这也许为十八大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打下基础。
胡春华履新
12月18日上午,胡春华在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干部会议上和王君交接后,当日下午就出现在了广东省领导干部会议的现场。
从白雪皑皑的内蒙古草原到椰影婆娑的南粤广东,让新科广东省省委书记经历了一次气候的大跨越,其实对他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工作内容的跨越,从欠发达的内蒙古自治区“一把手”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挂帅,工作内涵和治理思路等都将意味着一次重大调整,这是中央的重托也是对他的考验。
对于这一点,胡春华显然领会很深,就在18日的广东省领导干部大会上,他说:“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接过广东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我深感担子重、责任大。广东近代以来就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胡春华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享誉当下政坛,更以“政坛明星”美称受到国内外关注:27岁时,副厅级;29岁时,正厅级;34岁时,副部级;43岁时,正部级——胡春华的履历表创造了多个第一。更让人怦然心动的是特殊的出身和经历,更缘于其“多做少说”的性格和从政风格。
胡春华1963年4月出生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马岩墩村,这是一个极为贫寒的家庭,胡春华上的初中离家8里路,高中离家13里路,他都走读,脚板上的茧有铜钱厚,穿烂的草鞋有一大堆,中午经常靠红薯充饥。
高中毕业后16岁的他以全县文科状元考上北京大学,为了挣够去北京上学的钱,他每天都背上背篓,到水电站工地干活,背河沙。他干了整整一个暑假,挣了100多元钱。
大学毕业后他自愿去西藏工作,在刚去西藏后做了一件事体现了他的经营才干,他将一个濒临倒闭的西藏饭店用“从严治理”的方针使其经营蒸蒸日上。1990年,胡春华以27岁的年纪升任副厅级的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从此走上了从政之路。
此后,胡春华任林芝地区行署副专员,到任后,他一没发文件,二没开会,三没走马观花地搞调研,而是选准了林芝地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易贡茶场,在这个茶场推行承包制,茶叶销售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当年,茶场走出亏损困境。同时他主抓了墨脱县的公路建设,“少说多做”的胡春华被民众认可。
此后从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到河北省省委副书记再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胡春华都以“实干”和“亲民”赢得了政绩和口碑。
问题与考验
此次新任命的书记、省长们要么具有丰富的基层从政经历,要么在中央部委从事过宏观经济调控管理工作,要么有着大型国企管理经验。
就拿18日和19日新任命的省级领导名单而言,广东省省委书记胡春华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是跨省调动,浙江省省委书记夏宝龙、陕西省省委书记赵正永、吉林省省委书记王儒林则是从此前本省的省长任上升任省委书记。
而新上任山西省代省长的李小鹏则长期从事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他曾长期担任华能集团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2008年6月任山西省副省长。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此前在中央履职。
尤权不仅多年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还从事过经济研究工作,熟悉金融工作,曾多年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该系教师,此后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工作。2001年1月开始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分管金融工作。此后他还担任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和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
就在他们分赴各地上任之时,在他们身后的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经过多年狂飙突进式的增长,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环境的约束,局部领域正在出现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的重任。
就在胡春华主政内蒙古这几年,内蒙古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区,抓住了机遇,其经济发展之神速,让外界侧目,尤其是突然崛起的鄂尔多斯则创造了多个奇迹。
但是内蒙古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模式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隐患,民间借贷资金链的断裂也让鄂尔多斯神话瞬间破灭,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多个企业破产关门。
对于这个事件,内蒙古的一位商界人士介绍说,胡春华两年前就告诉内蒙古人要加快转型速度,有人不听呀,除了倒腾煤炭,就是搞电;现在倒好,煤卖不动了,房价也涨不起来了,外来淘金客大量流失;其实鄂尔多斯只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的问题留给了继任者王君,而广东的问题则正等着胡春华。
2010年以来广东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外向型经济面临巨大困难,欧美经济萧条,出口订单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资源价格上升,税费越来越重,广东省的外贸企业面临灭顶之灾。去年一年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东莞等地大量民营外贸企业破产关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曾祭出“腾笼换鸟”的战略,然而怎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工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这些问题显然将考验胡春华们的智慧。
浙江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2009年起遇到了与广东同样的问题,民间借贷资金链突然断裂,民营老板一时出现“跑路”潮,这引起国内外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赴调研,此后对于民企一系列的减负政策出台,而随后出台的温州金融改革也被赋予了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的重任,但是这才刚刚开始,改革面临重重阻力,这个任务依然落在了夏宝龙肩上。
陕西处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进一步推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位置;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如何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中朝经济贸易;福建的海峡经济区建设正在进行;广西东盟自贸区的互惠互利等等,这些都是新上任的一把手的课题。
而让欠发达地区实干苦干精神怎样传递给先进地区,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经验如何让欠发达地区借鉴,以先进带动后进,缩小贫富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这也是新任省委第一把手的新考验。
十八大过后,中央对多个地方大员的“委任令”密集出台,而走马灯般的交接更是马不停蹄。
记者梳理材料看到,近一个月时间内,已有广东、浙江、天津、上海和重庆等十余个省级大员履新。
“今天,我已从广东省委书记的岗位上卸任,值此之际,谨致信向广大网民朋友道别。”12月18日晚上,刚刚卸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汪洋给网友发了一封信,深情道别感谢网友对他以前工作的批评和建议。在几个小时之前的交接会上,汪洋着中山装出席并称“将带走广东文化”。接替他的胡春华还没有来得及抖落肩头的雪花,已经呼吸上了南粤温润的空气。
从浙江省省长刚刚升任省委书记的夏宝龙用了一句诗一般的话表达其此时的心情:“当我亲吻这片神奇的大地(浙江)时,就像贴在母亲的脸庞。”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定好了2013年经济发展的总纲领;此时,最需要的正是各地“封疆大吏”人事更迭的顺利完成。
“这是十八大后人事调整的一个组成部分,调整之后形成了一个改革的中坚力量。”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这次人事任免的一个特点是,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干部的交流增多,这也许为十八大提出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打下基础。
胡春华履新
12月18日上午,胡春华在内蒙古自治区领导干部会议上和王君交接后,当日下午就出现在了广东省领导干部会议的现场。
从白雪皑皑的内蒙古草原到椰影婆娑的南粤广东,让新科广东省省委书记经历了一次气候的大跨越,其实对他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工作内容的跨越,从欠发达的内蒙古自治区“一把手”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东省挂帅,工作内涵和治理思路等都将意味着一次重大调整,这是中央的重托也是对他的考验。
对于这一点,胡春华显然领会很深,就在18日的广东省领导干部大会上,他说:“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接过广东事业发展的‘接力棒’,我深感担子重、责任大。广东近代以来就是开风气之先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更是发挥着排头兵的作用。”
胡春华作为中国最年轻的省委书记享誉当下政坛,更以“政坛明星”美称受到国内外关注:27岁时,副厅级;29岁时,正厅级;34岁时,副部级;43岁时,正部级——胡春华的履历表创造了多个第一。更让人怦然心动的是特殊的出身和经历,更缘于其“多做少说”的性格和从政风格。
胡春华1963年4月出生在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马岩墩村,这是一个极为贫寒的家庭,胡春华上的初中离家8里路,高中离家13里路,他都走读,脚板上的茧有铜钱厚,穿烂的草鞋有一大堆,中午经常靠红薯充饥。
高中毕业后16岁的他以全县文科状元考上北京大学,为了挣够去北京上学的钱,他每天都背上背篓,到水电站工地干活,背河沙。他干了整整一个暑假,挣了100多元钱。
大学毕业后他自愿去西藏工作,在刚去西藏后做了一件事体现了他的经营才干,他将一个濒临倒闭的西藏饭店用“从严治理”的方针使其经营蒸蒸日上。1990年,胡春华以27岁的年纪升任副厅级的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从此走上了从政之路。
此后,胡春华任林芝地区行署副专员,到任后,他一没发文件,二没开会,三没走马观花地搞调研,而是选准了林芝地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易贡茶场,在这个茶场推行承包制,茶叶销售开拓国际和国内市场,当年,茶场走出亏损困境。同时他主抓了墨脱县的公路建设,“少说多做”的胡春华被民众认可。
此后从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到河北省省委副书记再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等,胡春华都以“实干”和“亲民”赢得了政绩和口碑。
问题与考验
此次新任命的书记、省长们要么具有丰富的基层从政经历,要么在中央部委从事过宏观经济调控管理工作,要么有着大型国企管理经验。
就拿18日和19日新任命的省级领导名单而言,广东省省委书记胡春华和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是跨省调动,浙江省省委书记夏宝龙、陕西省省委书记赵正永、吉林省省委书记王儒林则是从此前本省的省长任上升任省委书记。
而新上任山西省代省长的李小鹏则长期从事国有企业管理工作,他曾长期担任华能集团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2008年6月任山西省副省长。
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此前在中央履职。
尤权不仅多年从事经济管理工作,还从事过经济研究工作,熟悉金融工作,曾多年担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毕业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任该系教师,此后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务院办公厅从事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工作。2001年1月开始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分管金融工作。此后他还担任过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主席和国务院常务副秘书长。
就在他们分赴各地上任之时,在他们身后的中国经济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革,经过多年狂飙突进式的增长,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资源环境的约束,局部领域正在出现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正面临结构调整的重任。
就在胡春华主政内蒙古这几年,内蒙古作为一个煤炭资源大区,抓住了机遇,其经济发展之神速,让外界侧目,尤其是突然崛起的鄂尔多斯则创造了多个奇迹。
但是内蒙古经济发展过度依赖资源的模式存在着极为严重的隐患,民间借贷资金链的断裂也让鄂尔多斯神话瞬间破灭,房地产价格大幅下降,多个企业破产关门。
对于这个事件,内蒙古的一位商界人士介绍说,胡春华两年前就告诉内蒙古人要加快转型速度,有人不听呀,除了倒腾煤炭,就是搞电;现在倒好,煤卖不动了,房价也涨不起来了,外来淘金客大量流失;其实鄂尔多斯只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内蒙古的问题留给了继任者王君,而广东的问题则正等着胡春华。
2010年以来广东过分依赖外贸出口的外向型经济面临巨大困难,欧美经济萧条,出口订单减少,劳动力成本增加,资源价格上升,税费越来越重,广东省的外贸企业面临灭顶之灾。去年一年广东省经济发展的龙头东莞等地大量民营外贸企业破产关门,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汪洋曾祭出“腾笼换鸟”的战略,然而怎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工程,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这些问题显然将考验胡春华们的智慧。
浙江是中国最富裕的省份,2009年起遇到了与广东同样的问题,民间借贷资金链突然断裂,民营老板一时出现“跑路”潮,这引起国内外关注。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赴调研,此后对于民企一系列的减负政策出台,而随后出台的温州金融改革也被赋予了为中国金融改革探路的重任,但是这才刚刚开始,改革面临重重阻力,这个任务依然落在了夏宝龙肩上。
陕西处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进一步推行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位置;作为农业大省的吉林如何进一步实现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中朝经济贸易;福建的海峡经济区建设正在进行;广西东盟自贸区的互惠互利等等,这些都是新上任的一把手的课题。
而让欠发达地区实干苦干精神怎样传递给先进地区,先进地区经济发展经验如何让欠发达地区借鉴,以先进带动后进,缩小贫富差距,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实现“没有水分的增长”,这也是新任省委第一把手的新考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