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中信泰富西澳项目陷开工亏损难题

作者:袁益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2-14 23:53:00

摘要:在12月9日的一次会议上,澳洲第四大铁矿石供应商吉布森山钢铁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郭菲利对外界表示,中信泰富在西澳的投资非常不成功,面临着投产就亏损的局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袁益 上海报道
    中信泰富在西澳投资的铁矿石项目目前正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在12月9日的一次会议上,澳洲第四大铁矿石供应商吉布森山钢铁有限公司高级顾问郭菲利对外界表示,中信泰富在西澳的投资非常不成功,面临着投产就亏损的局面。同时,根据外媒的报道,目前中信泰富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不开工,成本高企;开工了,利润难料。
    不过,近期在海外投资矿山而遇到阻力的国内企业并不只有中信泰富一家,中钢矿业、武钢等大型企业的海外买矿之举都充满坎坷。
西澳项目深陷泥潭
    “这个项目如果不投产,耗资78亿元的投资只能使得成本更高。如果投产,目前铁矿石的价格正处于下行通道之中,该项目是否能产生利润又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钢铁行业分析师沈一冰说。
    这个项目就是中信泰富在西澳斥巨资历时6年的铁矿项目。早在11月19日,中信泰富对外宣布,公司位于西澳的中澳铁矿项目第一条生产线及公共设施的带料试车已开始,选矿厂开始生产精矿粉。此时,距离中信泰富拿下这个项目已经过去6年之久。
    据了解,早在2006年,中信泰富豪掷4.15亿美元,分两次从澳大利亚富豪Clive Palmer(Mineralogy公司的负责人)手里买下西澳大利亚两个分别拥有10亿吨磁铁矿资源开采权的公司Sino-Iron和Balmoral Iron的全部股权。按照规划,该项目将于2009年投产,总投资为42亿美元。
    但是从目前来看,此前中信泰富的规划过于乐观。项目施工期间三次被迫停工延期,投资成本也从42亿美元飙升至78亿美元,导致中信泰富深陷泥潭,难以自拔。
    我的钢铁网研究中心主任曾节胜指出,中信泰富最初选择这个项目的时候是建立于“未来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而资源不足”的基础上,因此购买的成本比较高,而在物流成本、海水淡化等一系列问题上的准备不充分。
    目前的铁矿石市场已经和中信泰富当初设想的截然相反,现在的铁矿石价格非但没有上涨,反而进入了下行通道。
    据我的钢铁网统计,从今年年初至12月4日,61.5%澳洲PB粉期货到岸价平均为128.75美元/吨,较去年全年均价167.4美元/吨,出现明显降幅。
    “中信泰富磁铁矿开采的选矿难度非常大,现在只是前期阶段,后期的投入还会更大;其次,澳洲劳工价格飞涨,工资支出超出预算;第三,欧美经济低迷,货币贬值,人民币与美元挂钩,澳元升值压力相应加大;第四,负责工程承包的中冶公司在发达国家经验欠缺,尤其是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工会沟通存在障碍,这将使得中信泰富的支出越来越大。”郭菲利表示。
    面对越来越高的成本而引来的质疑,中信泰富董事会主席常振明曾表态:“余下项目主要费用开支不会超过100亿美元。”
    “现在澳洲的矿山每吨成本大概在35美元左右,而中信泰富由于前期的投资成本过高,每吨的成本大约要在100美元,一旦投产,很可能出现产多少亏多少的局面,该项目最后停产的概率非常高。”沈一冰说。
不只中信泰富一家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海外买矿遭遇阻力的不只有中信泰富一家,中钢矿业、武钢等大企业在海外买矿之旅都充满了坎坷。
    据了解,2009年中钢集团出资13.6亿澳元,以每股现金6.38澳元的价格收购了中西部公司50.97%的股份。但在3年后的2011年,中钢却因为港口、铁路等基础设施问题,暂停在西澳洲的Weld Range铁矿项目,停止与之相关的所有工作,并对在建项目收尾。
    而武钢方面,尽管公司在海外投资了总共8个矿山,但是只有早在2004年投资参股10%的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项目和位于国内的几个矿山在贡献资源或利润,其他矿山大多还处于前期勘探或可研阶段。
    尽管中国企业近几年加大了境外投资铁矿石开发的步伐,但投入巨大收效甚微问题一直难解,大部分项目产能效果并不明显。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王建军日前表示,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政策,加大对企业境外铁矿石开发的政策支持和开发力度,将在西非、加拿大和西澳三个地区部署重点项目开发。
    “近5年来,中国对境外铁矿石资源投资已经累计超过100亿美元。”王建军说,“但目前只有少数项目已经形成产能,大多数项目仍在建设之中。铁矿石项目之外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往往需要一笔更大的投资才能实现铁矿石项目的最终产出,投资成本最终达到最初的两倍甚至更多。”
    “目前的现状是,我国的铁矿石对外依赖度非常得高,而在定价权方面又处于弱势,国内企业的海外投矿,有助于打破国际垄断,国家在未来一定会加强这方面的支持力度。”沈一冰分析。
    “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境外铁矿石开发的支持政策,从企业、国家、银行等方面形成合力。一方面中国企业要联合国内其他有实力的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并加大科研、充分论证,在产品有竞争力的条件下投产;另一方面,还要加快现有开发建设,今后中国将确定重点项目开发,主要是在西非、加拿大和西澳三个地区。”王建军说。
    “除了从商业角度进行拓展以外,必要时还需要配合经济、外交等国家层面的对话,否则境外铁矿石开发项目会非常困难。”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日前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