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广汽奇瑞风光大婚

作者:刘俊晶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1-07 23:39:00

摘要: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签署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双方正式结成中国首个车企间战略联盟。

广汽奇瑞风光大婚

    11月6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广汽集团(601238.SH)与奇瑞汽车签署战略联盟合作协议,双方正式结成中国首个车企间战略联盟。
    此次协议内容主要为在整车、核心零部件及新能源等技术研发、体系能力建设等领域开展合作与共享。《华夏时报》记者获悉,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签署的《战略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下有两个子协议,分别是《技术合作与研发资源共享合作协议》和《动力总成配套和资源共享合作协议》。虽然此次合作首开国内汽车企业战略联盟的先河,但合作成效仍是未知。
新模式
    将这一签约仪式定在钓鱼台国宾馆的“庆功厅”举行,可见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对此战略联盟建成的期待。而诸多政府以及部委领导的出席并见证这“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足以印证这两家车企领军人物广汽集团董事长张房有与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紧随国家调控政策步调的意识。正如尹同跃所言,此次结盟是在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下,“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促使这一南一中两家车企的正式“联姻”。
    此次,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的联盟合作不涉及股权及资本,所以并非兼并重组,而是两个独立的汽车企业在技术和研发层面间的合作。此次合作内容包括整车开发、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研发资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国际业务、生产制造管理等领域。张房有与尹同跃均表示,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有效整合资源的优势,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开创了中国汽车发展的新模式。
 《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悉,此次合作的重中之重为双方的乘用车出口领域,具体合作方式为广汽集团“出钱”,奇瑞汽车“出力”。近年来,自主品牌和技术的短板问题一直广汽集团的心病,传祺品牌目前仍无法扛起广汽自主的大旗。此次战略联盟合作,广汽集团希望能借道奇瑞的出口渠道。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在接受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时也印证了双方对乘用车出口领域的重视程度,“传祺品牌一定会从此次战略联盟中受益,尤其是在未来出口方面。”吴表示,目前自主乘用车的发展进程已经提前了1至2年,车型研发、二工厂报批都在进行中。
 有广汽内部人士称,传祺品牌将从明年启动出口计划,届时会先从车型开发上实现资源互补并分摊成本,再借力奇瑞的海外资源出口。具体合作方式为,在广汽自主乘用车进入海外市场时,由奇瑞代理协调相关手续等,广汽再支付给奇瑞一定费用。“未来二者将实现海外市场资源的全方位共享。”
看前景
 在市场低迷以及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一再下滑的背景下,以往只有兼并重组的自主品牌首次出现技术联姻之举,的确不失为一次有益的尝试,但合作效果几何却仍是未知数。
 虽然合作双方均表示,将本着“真诚、平等、务实、开放、互利”的原则,尹同跃也一再强调在双方合作中将“不算小账,敞开心怀”,但汽车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合作有可能比单干好,但合作双方理念是否相投仍是关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虽然双方出发点是好的,但跨区域“联姻”的复杂性仍是双方“婚姻”的不稳定因素。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虽然都是地方国企,但是一南一中的地域跨度仍决定了双方企业不同的文化与利益。汽车分析师张志勇也认为,奇瑞公司与广汽集团最大的战略合作阻碍是双方公司高管与地方政府利益平衡,“长安汽车在整合昌河汽车的过程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这里面就包括了当地政府的利益。”
 此外,技术的保密性也是束缚双方联盟深入发展的障碍。此次合作范围包括技术研发、关键零部件供应链、产品开发、出口业务等。双方一再强调要“共同做强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然而面对这一共同的细分市场,广汽集团与奇瑞汽车如何平衡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的角色?而面对变化的市场,如何平衡研发与销售两支团队的利益,也会是横亘在二者之间的又一道难题。
 对此,吴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应称,“既然本土企业跟外资企业都可以合作,跟国内兄弟企业合作也会有成效。国内企业之间各种形式的合作和联合,技术上的优势互补都将是大势所趋。”分析人士表示,广汽“结盟”奇瑞是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内其他车企是否借鉴此种合作模式。
 究竟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还是“三个和尚没水吃”?这一首开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先河的战略联盟,只能交由市场和时间来检验。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