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上海通用技术命脉受威胁

作者:孙斌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10-24 20:59:00

摘要:一边遭遇欧洲业务连续亏损,一边面对中国市场对其车型平台的固有依赖,欧宝在冀望自救的过山车上忽上忽下。

上海通用技术命脉受威胁

    一边遭遇欧洲业务的连续亏损,一边又面对中国市场对其车型平台的固有依赖,欧宝在一辆冀望自救的过山车上忽上忽下。10月19日,路透社和法国《论坛报》报道,通用汽车和标致雪铁龙今年2月结成的联盟合作将进入第二阶段,双方正寻求途径整合不断亏损的欧洲业务,通用汽车的欧宝品牌将同标致雪铁龙核心汽车制造业务合并,组建合资子公司。一场基于欧洲市场的趋利性合作看似将从财务角度大大缓解通用与PSA在欧洲市场的燃眉之急,但这样的结合对于两家车企大鳄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布局显然看不到丝毫有益的影响。
    反对平台共享
    依据今年9月摩根士丹利分析师的表述:“过去的12年里欧宝为通用汽车带来160亿美元亏损,从现在到2021年的10年时间里,欧宝还将平均每年继续造成10亿美元亏损额。”而PSA方面则宣布,眼下每个月亏损2亿欧元,预计2014年之前无法扭亏。相似的遭遇促成了二者在今年2月的战略结盟,双方联手的核心内容即是通过交叉持股、共享车型研发平台等多方面缩减经费开支,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共同开发新兴市场。
    在共同遭遇市场份额下滑的欧洲市场,这种基于现状的拉郎配不失为具备财务前瞻眼光的结合,况且两家跨国车企的体量也决定了结合后有利提高共同抗风险能力的承载度;但不容忽视的是,结盟双方每向前走一步都会看到无尽的阻力。
    来自中国市场的声音显然令双方都无法忽视。有消息称,通用中国高管曾明确提出意见,对母公司与PSA共享中型车Epsilon全球平台存有异议,而更早前,来自上海通用的别克高管层也已表示:“欧美技术、全球平台的车型演进已进入了第二个全面拉开的阶段。”2012年前,别克双君系曾创造了中国车市销量神话,自2013年开始,上海通用的全新产品体系就将全面拉开。无论是双君系或是其后续产品,与欧宝中型车平台极大的关联性显然是上海通用短期内无法绕开的技术高地。
    所以,在面对通用在华合资企业的技术命脉前,通用中国和上海通用方面有权并更有必要向母公司传递清晰的声音。一位前泛亚技术高管解释称:“就技术角度而言,通用理应在合作中明确保留欧宝核心技术的必要性。”他甚至认为,追溯到之前早已出售的萨博,其核心增压技术通用方面其实也有所保留,不可能在相关的品牌易手中将核心技术倾手送人。
    对这一判断,其实上海通用相关高管也已隐晦地表达了看法:“哪怕是从品牌形象的上升角度而言,别克向上也需要借光。”以现有的上海通用四大品牌而论,高端的凯迪拉克无论从形象气质,或是车型技术而言都与定位中高端市场的别克品牌存有差异,放在当下,欧宝平台所发挥的隐性效果虽不为上海通用所过多谈及,却实在是一个必须依赖的产品体系支撑。
    如何换个马甲
    从相当意义上说,欧宝的产品被冠以别克的品牌后,在中国市场已经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成绩,并且这另一种形式上的产品输出其实亦能间接证明欧宝产品本身也正在愈来愈适应当下中国车市的理性消费需求。
    对于这点,相信包括通用母公司、上海通用,甚至是PSA方面都会看在眼里,所以,也才出现了PSA方面寻求雪铁龙C5与标致508和欧宝Insignia(君威原型车)共享平台的想法;但摆在眼前的切实问题是,一旦基于平台源头的区隔被融合,两家重量级厂家的产品如何能在类似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显示不同的产品特性,并且这种基于各自品牌营销能力的考验还要发生在一个同类型的市场区间中?通用和PSA方面显然找不到明确答案,因此对于平台共享的具体执行至今无解。
    也曾有业内人士大胆假设过,欧宝能不能作为第五个品牌引入通用在华的合资企业,以中国市场的巨大吞吐量而言,如果其能够以中国市场为支点寻求复兴,其带来的远期价值显然要比当下立足欧洲,临时抱佛脚地联姻PSA带来的短期收益大得多。
    以当下各自中级车的产品特征看,欧宝Insignia与别克在华产品的相当重合性决定了这种想法暂时难以实施,上海通用不可能在一个既定市场上模糊不清地打出出自一套体系的两个牌局,更况且,当下对其更重要的是继别克之后开拓雪佛兰的品牌生存空间。
    而对通用而言,实质是没有百分百的把握在华树起别克、雪佛兰、欧宝这三驾马车同时国产的旗帜。事实也证明,在通用之前,大众继自有品牌和斯柯达之后,意图导入中国的西雅特多少已暴露出产品认知不足的问题;以大众汽车如今在华的运作能力尚且不能照顾周全,通用应该意识到不能将这样的赌注全押上,而且这对体系营销能力的考验过重,即使是上海通用这样的行业翘楚,若单凭其一家合资企业的承载力,确实也勉为其难。
    目前,欧宝现款在华销售的进口车型只有安德拉一款,而在其项目推进表上,赛飞利(Zafira)和Insignia(君威)旅行版其实都已提上日程,但即便如此,目前欧宝在华的品牌影响力甚至还不及另一个欧洲品牌雷诺;缺少具体的中国落地计划,其业务的总量上升确实独木难支。所以通用将最后一根稻草寄希望在与PSA在欧洲业务板块的联姻,以应对仍在持续的欧债危机。
    而在中国市场,眼看上海通用的优势销路产品过于扁平化却只能按部就班,合作方上汽宁可改头换面产品引进,也不愿掉进欧宝那个泥足深陷的巨大债务陷阱。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