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10月再掀融资潮
摘要:继8、9月地产商们在境外融资400亿元后,房企融资再掀热潮。仅10月份国庆节后的一周时间,7家房企意向融资额就超过150亿元。显然,房企在境内外融资的速度在加快,市场预期这一趋势还将在四季度延续下去。
继8、9月地产商们在境外融资400亿元后,房企融资再掀热潮。仅10月份国庆节后的一周时间,7家房企意向融资额就超过150亿元。显然,房企在境内外融资的速度在加快,市场预期这一趋势还将在四季度延续下去。
多家房企和研究机构均表示,今年销售回升较快,房企已无降价意愿,融资主要为拿地以及推进项目速度。
随着土地市场的升温,上半年录得不错成绩又急于囤粮的房产商,从三季度开始加快在境内外融资。
10月10日,融创中国宣布发行5年期优先票据,总值4亿美元,年利率12.5%,将用于收购新土地及作一般公司用途;10月11日,华南城也在新加坡成功发行利率13.50%、总额为1.2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10月12日,龙湖地产宣布在新加坡发行的优先票据规模为4亿美元,年利率仅为6.875%。
国泰君安房地产分析师余立峰分析认为,由于前三季度销售情况比较好,房企趁此时机融资,会得到投资者更多的肯定,融资不仅相对容易,成本也比较低。
中金公司某资深房产研究员表示,如果在境内,12%的融资成本并不算高,与银行贷款利率相差不大,且从银行贷款的时间成本太长,如果是在境外融资的话,超过10%的利率就有点高了,因为境外的资金成本要比境内低。
“其他开发商缺不缺钱我不清楚,至少我们今年提前将利息较高的贷款还给了银行。”碧桂园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从房企融资的公告来看,用途大多是将购买新的土地或将用于快速推进新的项目。余立峰说,上半年政府推地的热情不高,地段不好,价格也没明显下降,房企拿地不多。而下半年地方政府集中推出了一些好地,加上房企也需要补土地库存,于是争相叫价,结果溢价率又高了。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出现融资热主要是主流开发商判断市场已经转向,做多意愿十分强烈。中原监测的13个重点城市数据显示,9月居住用地供应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约60%,较今年前8个月平均水平大幅增加约149%,9月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出让金额均创年内新高。万科、保利等企业9月来拿地额远超过上半年。
随着标杆房企销售业绩的回暖,房企库存在迅速减少,拿地的积极性一路高涨。10月17日,杭州出让三块土地,包括中海、世茂、绿城、万科、保利等房产商悉数出席,结果中海一口气斥巨资56亿元将这三块地全部收入囊中。同一天,万科在厦门经过86轮报价,最终以15.2亿元抢下一块地。
张大伟认为,目前来看,货币供应量在四季度继续宽松将成为趋势,在货币宽松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难免水涨船高。而融资渠道拓宽,很多企业更容易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多家房企和研究机构均表示,今年销售回升较快,房企已无降价意愿,融资主要为拿地以及推进项目速度。
随着土地市场的升温,上半年录得不错成绩又急于囤粮的房产商,从三季度开始加快在境内外融资。
10月10日,融创中国宣布发行5年期优先票据,总值4亿美元,年利率12.5%,将用于收购新土地及作一般公司用途;10月11日,华南城也在新加坡成功发行利率13.50%、总额为1.25亿美元的优先票据;10月12日,龙湖地产宣布在新加坡发行的优先票据规模为4亿美元,年利率仅为6.875%。
国泰君安房地产分析师余立峰分析认为,由于前三季度销售情况比较好,房企趁此时机融资,会得到投资者更多的肯定,融资不仅相对容易,成本也比较低。
中金公司某资深房产研究员表示,如果在境内,12%的融资成本并不算高,与银行贷款利率相差不大,且从银行贷款的时间成本太长,如果是在境外融资的话,超过10%的利率就有点高了,因为境外的资金成本要比境内低。
“其他开发商缺不缺钱我不清楚,至少我们今年提前将利息较高的贷款还给了银行。”碧桂园内部人士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从房企融资的公告来看,用途大多是将购买新的土地或将用于快速推进新的项目。余立峰说,上半年政府推地的热情不高,地段不好,价格也没明显下降,房企拿地不多。而下半年地方政府集中推出了一些好地,加上房企也需要补土地库存,于是争相叫价,结果溢价率又高了。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告诉记者,出现融资热主要是主流开发商判断市场已经转向,做多意愿十分强烈。中原监测的13个重点城市数据显示,9月居住用地供应创年内新高,环比增长约60%,较今年前8个月平均水平大幅增加约149%,9月土地市场的溢价率出让金额均创年内新高。万科、保利等企业9月来拿地额远超过上半年。
随着标杆房企销售业绩的回暖,房企库存在迅速减少,拿地的积极性一路高涨。10月17日,杭州出让三块土地,包括中海、世茂、绿城、万科、保利等房产商悉数出席,结果中海一口气斥巨资56亿元将这三块地全部收入囊中。同一天,万科在厦门经过86轮报价,最终以15.2亿元抢下一块地。
张大伟认为,目前来看,货币供应量在四季度继续宽松将成为趋势,在货币宽松的情况下,房地产价格难免水涨船高。而融资渠道拓宽,很多企业更容易获得低成本的资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