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金改:外地媒婆抢市场
摘要:泉州金改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雄厚的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
作为泉州金改重要举措之一的天津股权交易所(下称“天交所”)泉州区域运营中心,9月28日在晋江市正式挂牌运行。
“泉州资金面有两个极端——民间资本极度雄厚,中小微企业极度缺钱,现在政府的做法是想把这两个极端嫁接起来。”天交所做市机构福建翰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刘秋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泉州引入天交所旨在完善地方资本市场体系,天交所执行总裁钟冠华表示,此举是为了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规范地进入到实体经济。
据了解,目前为止,泉州市共有8家企业在天交所挂牌交易,晋江市则力争在年底前再有3-5家企业能够挂牌,并培养40家左右的后备企业。
而对于天交所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晋江市金融办主任刘向阳对本报记者坦言,“目前只能说企业多了一个发展的平台。”
据本报记者了解,虽然天交所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但由于对进入企业有年度缴税额度等财务指标要求,以及企业认为在天交所挂牌后估值较低、对股权融资态度谨慎等原因,短时间内到天交所挂牌交易的泉州企业并不会太多。相对于普遍缺乏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天交所泉州区域运营中心在短时期内的作用仍然有限。
引导民资进入实体经济
泉州金改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引导雄厚的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发挥促进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作用。而天交所泉州运营中心同样着眼于此。
刘秋明说:“场外交易市场弥补了制度设计短板,泉州企业对场外资本市场很容易接受,不需要太多推广。”
“建立创投等机构载体,通过天交所这样的通道平台,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业。”泉州市金融办主任陈爱国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天交所执行总裁钟冠华则表示,“我们探索建立这样一个区域股权交易市场,可以让更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积极引导民间资金规范地进入到实体经济,并实现银行与区域市场的良好合作,为实体经济做好服务。”
陈爱国透露,设立天交所区域市场要天津市、福建省两级政府批准,“目前还在走流程。”
据了解,天交所区域市场的投资人包括全国的机构投资人和挂牌企业所在区域的自然投资人。
根据天交所传统行业板(全国市场)企业挂牌条件,除要求“依法设立且持续经营2年以上的股份有限公司”外,还包括“最近2个会计年度净利润累计不少于1000万元,或者最近1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不少于人民币500万元,且最近1个会计年度营业收入不少于5000万元”等财务指标。
陈爱国告诉本报记者,符合该财务要求的泉州中小企业不下1000家,经淘汰筛选,“肯定有300家以上。”
据了解,目前福建共有14家企业在天交所挂牌上市,其中泉州地区有8家,包括晋江市的4家。
挂牌企业慎对股权融资
刘秋明表示,虽然对在A股上市意愿强烈,但对在天交所挂牌、股权融资引入私募,泉州企业都持相对谨慎态度。
福建好彩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6月11日在天交所挂牌之后,品牌效应开始显现,并计划2015年转板A股上市。好彩头总裁陈忠实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我们公司的价值还没有完全释放,天交所挂牌才1亿多元的市值。”
与天交所泉州区域运营中心成立同日挂牌交易的赛丹狐(福建)户外用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立群也告诉记者,“计划三年左右”冲击国内IPO。
彭同时也表示,“这个时候还不需要大量资金,私募的条件是很苛刻的。”另一家新挂牌的易宝(福建)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天津盈杉投资占股也仅为2.5%。
刘秋明分析认为,一是因为企业小、估值低,价值没有完全释放,企业大比例出让股权不划算;二是企业小、风险大,私募机构也不敢大肆投资。根据天交所要求,作为保荐人和做市商的投资机构至少认购企业2.5%的股权,而未规定上限。
税收难题
天交所虽然低门槛,但并不意味着进入容易。
晋江市申请场外市场挂牌的后备企业,其中一项财务指标为:最近1年会计年度净利润不少于500万元、营业收入不少于3000万元、缴纳税收不少于200万元。
在税收面前,不少企业望而却步。
“盈利不是主要问题,税收才是。”一位要求匿名的泉州企业界人士表示,“一年500万元净利的企业很多,但报250万元税的企业就不多了。”
该人士分析,以泉州鞋服产业为例,年500万元净利润的企业,加上工资福利、设备折旧等,毛利润基本要达到1000万元,以25%税负计算,企业要上缴的税收就达250万元。
选择进入资本市场,规范治理的第一步意味着补缴税款,这是许多中小企业无法面对的。
“很多企业选择不融资也正是这个原因。”刘秋明表示,“因为很多企业实际上不止那么多利润,实际上可能有1500万元,但是报税时可能就300万-500万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