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见证十年“中国足迹”

作者:佚名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9-14 23:15:00

摘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接上期)
    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全面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度提升,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以上。职业教育快速发展。2011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809万人,在校生2197万人,毕业生663万人。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682万人,在校生2309万人,毕业生608万人,比2002年分别增加361万、1405万和475万人。
    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技发展成果丰硕。2011年,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8687亿元,比2002年增长5.7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7%上升到1.84%。2011年,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288.3万人年,比2002年增长1.8倍。技术市场成交额4764亿元,比2002年增长4.4倍。重要科学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系统“天河一号”研制成功,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创下了7062米的下潜纪录,百亩超级杂交稻试验田亩产突破900公斤,嫦娥一号、二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神舟系列飞船实现了发射、空间出舱活动以及空间科学试验等重大突破,特别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九号飞船顺利载人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
    卫生工作成效显著。成功应对了突如其来的非典、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11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95万个,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20万人,比2002年末增加19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47万人,注册护士224万人,分别增加62万人和100万人。医院卫生机构床位516万张,增加202万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从2009年开始,新一轮医改大幕拉开,我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快速、稳定的重要发展期。201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952个,比2002年末增加255个;博物馆2650个,增加1139个;艺术表演团体7069个,增加4482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20209万户,增加10352万户;年末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1%,提高3.8个百分点;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7.8%,提高3.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各项指标均位居世界前列。2011年共生产电视剧469部14939集,动画电视261444分钟;生产故事影片558部,科教、纪录、动画和特种影片131部;出版各类报纸467亿份,各类期刊33亿册,图书77亿册(张)。
    体育事业不断进步。2003-2011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1063个世界冠军,创造136项世界纪录。特别是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实现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七、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得到空前重视,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1年,七大水系的水质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占56.3%。在监测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的城市占监测城市数的88.8%。2011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1255万立方米,比2002年末增长2.1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2.6%,提高42.6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201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02年下降12.9%。
    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2010年,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分别下降12.45%和14.29%。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走过了十年极不平凡的伟大历程,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些伟大成就来之不易,是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这些伟大成就充分证明我们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唯一正确道路,这些伟大成就进一步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再铸辉煌的信心。
    (稿件来源:国家统计局)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