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课变形计
摘要:两周时间不到,某些培训机构将奥数课程复课,貌似雷霆万钧的北京“禁奥”行动,变得十分滑稽。
一如夏天的暴雨,来得急,去得也快!
8月29日,北京市政府发布“京四条”,严禁奥数与“小升初”入学挂钩并叫停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奥数课程。但两周时间不到,某些培训机构将奥数课程改头换面复课,貌似雷霆万钧的北京“禁奥”行动,正在演变成一场滑稽的游戏。
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13日表示,“禁奥”是个好措施,他完全赞同,但能否真正禁得住他仍存有疑问。
“社会和舆论应发声,呼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坚定治理奥数的决心,严格监督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防止禁奥行动再次流产。”儿子正在入读小学五年级的招商证券执行董事周晋峰当天对《华夏时报》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奥数课换马甲
9月13日下午五点不到,东城区和平里一小门口,两位女士向前来接学生的家长发放着某培训机构的宣传单,并推销该机构的辅导班。宣传单上,介绍有数学、语文、英语等培训课程。
“教委不是叫停奥数了吗?”一位家长问。
“奥数不可能取消的,过一阵就没事了,孩子想进名校必须考奥数。明面上禁了,实际上大家都在上课呢。”其中一位女士说。
满座网品牌市场总监曾宪勇9日证实,奥数确实被改换名字后正常授课。上小学的儿子9月9日上完奥数课回来告诉他,刚发的新试用教材已经将奥数改叫“思维培养”。
而在微博上,多名北京家长透露,刚刚被教委明确叫停的奥数班仍在进行。“现在不叫奥数课,叫数学提高班,或者数学思维。”一位学生家长说。
在一个名为“异地高考”的QQ群,大兴区一位李姓学生家长告诉本报记者,上周末他送孩子去海淀某培训机构上课,发现奥数名字变成了“数学”,虽然大家都在讨论教委“禁奥令”,但班上学生还是很多,似乎未见减少。
“普通班可以开课了,这礼拜六就能上!”13日,西城区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接到培训机构电话,他猜测这个周末将迎来奥数复课高峰。
近年快速成名的培训机构清华园负责人闻风不无调侃地说,全北京的小学奥数刚取消一天,素质、创新教育就有了飞速发展:数学思维、数学解题能力等10多种世界独创的数学培训出炉;一对一数学名师抢手……可以预见,教育将迎来更大发展,小学生成为博古今汇中西的全面型人才不再是梦想!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禁令发布的风口浪尖,为清华附中输送初中生的清华龙校在9月9日进行了2012新五年级秋季扩招补录考试。据一位学生家长透露,当天有五六百人到场。
这次真禁得了吗?
“我们希望能禁奥,但我更担心禁不了!”周晋峰13日在参加某电视台关于禁奥话题的节目录制后对本报说。
女儿已经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读的陈小琴也对禁奥未来成效表示悲观。她拿出女儿9年前写的一篇“奥数变了”的文章说,2003年时,北京市教委下发通知,要求有奥数别称的“迎春杯数学竞赛”不得与升学挂钩,各区县中小学不允许组织学生集中答卷、排名,女儿有感而作这篇文章。“9年后回头看,奥数一直存在且长期与升学挂钩,政府这么多年只是空喊口号。”
历史启示未来。虽然在很多教育界人士看来今年北京市政府“禁奥”态度坚决,但此举仍被众多教育培训机构轻视。
某培训机构负责人甚至直言,从上世纪末开始,北京市一直要求禁止奥数与小升初挂钩,但奥数选拔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越来越被学校和家长看重,学奥数的孩子更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为了多占名校资源,一个孩子甚至参加三四个坑班的学习。
今年孩子上小学五年级的周晋峰显得很彷徨,孩子正处在关键节点,继续学还是放弃,俨然成为一场赌博。像周晋峰一样迷茫的家长众多。一位最近还带孩子上奥数的家长发现,北京市“禁奥”后,不同年级的孩子态度不一,六年级的孩子几乎都放弃了奥数班,低年级孩子(二、三年级)选择了退费,剩下的四、五年级的孩子和家长,一半迷茫,一半坚持。
“政府似乎是动真格了,但社会将信将疑,实际上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高考之痛》一书作者郑超表示,政府是否能将“禁奥”政策执行到位,会直接影响到万千孩子和家庭,可谓关系重大。
郑超认为,北京市政府敢于直面压力,力举奥数与升学脱钩,显示出了相当的勇气和决心。但他担心,利益集团会通过各种力量反制政府的政策。周晋峰也指出,相较于强大的培训机构,社会大众这些零星的力量几乎很难取得胜利。“我最担心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利益集团会影响教育主管部门,最终导致政策执行呈现阳奉阴违的情形。”
惊人的奥数培训费
杨东平表示,将奥数与小升初切开,不仅将小学生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也为家长们卸下了沉重的培训费压力。
前述大兴区李姓学生家长12日对记者表示,孩子上奥数以来,家庭支出大增,一家人不得不在其他方面缩减开支。他介绍,今年暑假期间,孩子上了半个月的奥数班,每天上午上课,费用为3000元。平时是每周末上半天,包括培训费、考试费,每学期超过1000元。
北京市知名培训机构的收费可谓惊人。据一位家长反映,京城某知名度较高的机构,奥数班一次课收费600元,每月四次,一个学期按5个月计算,家长需交12000元,而这并不包括寒暑假班的收费。以通常情况下四年级开始报奥数班计算,一个孩子三年奥数学下来,家长必须支付约8万元的费用。
据媒体报道,仅北京一个市场,每年的奥数培训收入在20亿元左右。而对于培训机构而言,小学业务是其营收主力,其中最挣钱的是奥数。周晋峰感慨地说,学奥数的孩子推动了10家培训机构成功在海外上市。
北京市的“禁奥”措施也引发资本市场连锁反应。在8月29日“禁奥令”宣布之后,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培训机构公司股票集体下挫,学而思集团更是大跳水,跌幅超过13%。
“奥数是择校苦树上畸生的众多苦果之一,也是病情最重的一个,早应一刀切除。但切除奥数并不能根治择校顽症,只要择校存在,还会出现奥语、奥英,甚至奥琴、奥舞等。归根结底,最重要的是平衡教育资源。”郑超说,政府部门目前正在推进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区域内教师轮换任教等做法方向正确,但目前欠缺力度,如教师轮换工作推进极其缓慢,成效乏善可陈。
周晋峰则认为,在当前国情下,通过分解名校招生指标的方式是平衡教育资源的最好办法。“方法很简单,即‘初升高’参照目前相对公平的高考招生政策,提前确定在各省份的招生计划,分配招生指标。”他举例说,如北京有500所初中,而人大附、北大附等名校各有500个招生指标,则每所初中分配一个招生指标。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周晋峰说,一是公平,二是打破了优质生源挤破脑袋择校的生态,因为牛孩儿更愿意选择竞争力相对弱的普通初中。“当然,这项改革有巨大的阻力,而阻力集中在对牛校招生指标的切割。”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