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太保意外定增未雨绸缪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9-12 19:41:00

摘要:凯雷不断减持太保股票,其他私募基金也在跟风出售,致使太保H股股价压力较大。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近一周,香港资本市场上保险机构颇多动静:先有友邦保险近600亿市值的股票解禁引发市场担忧,后有中国太保意外于9月9日晚间发布定增公告,其拟在H股以每股22.5港元定向增发4.62亿新股(占已发行H股总股本20%),总计募集资金约10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85亿元),用以补充资本实力,支持业务开展。其发行对象为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挪威中央银行、阿布扎比投资局。本报记者了解到,直至太保公告发布,其此次定增计划事先未露一丝痕迹。
    在4.62亿股新股配售完成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将持有H股总数的10.61%,挪威央行持有8.35%股份,而阿布扎比投资局持有2.75%,22.5港元的价格与中国太保9月7日在港交收市价23港元相比折价2.17%。
    京华山一香港有限公司保险分析师夏平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自中国太保2009年H股上市以来,作为战略投资者的外资凯雷就不断减持其股票,另有一些私募基金也在跟风出售,致使太保H股股价承受较大压力,吸引质量更高的长线投资者成为必要。对于这些国际股权基金来说,太保目前股价低,很具投资价值。
    私募离开主权基金进场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太保H股前十大股东中,还从未出现过主权投资基金的身影。即使太保H股上市当时,其所吸引的六大基础投资者,除安联保险集团及旗下基金共出资4.5亿美元认购外,日本三井住友保险集团只斥资6500万美元认购,香港富豪国际认购5000万美元,大新银行认购3000万美元,只有6个月禁售期;另外当时的战略投资者凯雷只是美国的私募基金,其它亚洲私募基金如霸菱基金、奥氏资本当时认购中国太保H股3亿美元、2亿美元的股份,摩根士丹利资本管理公司亦下单4.5亿美元,英国保诚集团认购2.5亿美元,汇丰金融服务斥资30亿美元参与中国太保H股的申购。
    三年之后,这些机构投资者如今大都难觅踪影。
    9月10日,根据港交所网站公布的中国太保股份可公开持有人的名单中,记者查阅发现,汇丰控股以持有46.31%的股权位列第一大股东,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则是渣打银行、德意志银行、花旗银行、高盛(亚洲)证券,凯雷在历次减持之后,持股比例已经降至不到5%。就在9月6日,持有太保H股的私募基金WADDELL&REED以每股22.4港元配售1.127亿股太保H股,套现25.2亿港元,今年7月20日,凯雷再次沽售中国太保2.2亿股,套现超过50亿港元。今年上半年,另一家私募基金PARALLELINVESTORSHOLDINGSLIMITED也减持超过3600万股太保股票。
    不过,在私募不断离场的时候,国际主权财富基金开始力挺太保。
    本报记者根据太保公告粗略测算,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出资约51亿港元认购太保10.61%的股权,挪威银行出资约40亿港元认购太保8.35%的股权,阿布扎比投资局也出资13亿港元参与认购。
    “这三家主权资金原来也持有太保H股,不过份额非常小,对于它们来说,此次太保定增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时间。”在分析缘何三大主权财富基金看中太保时,夏平也如是指出。
    公开资料显示,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上次在香港市场购买中国内地H股要追溯到2008年,当时其认购了2.5亿股首都机场公开配售的H股,耗资超过15亿港元,而这次其动用资金则达到50亿港元。
    挪威银行和阿联酋阿布扎比基金出手“吃进”中国太保则颇显意味。据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去年底,挪威银行以及其投资管理部门在上海开业,几乎同时,阿联酋最大另类投资基金Istithmar也在上海启用了其亚洲投资总部。
    “看好中国市场,但是这些主权财富基金要在国内投资股票,在流程上可能要走相当长的时间,在香港购买中国太保的H股,可能显示它们对上海上市企业的认可,也是一种它们当初在上海决定成立投资部门的承诺。”9月12日,香港辉立证券分析师张嘉译(化名)告诉本报记者。
    太保上上之选
    在业内市场人士看来,送走了一大批私募,迎来几家国际主权财富基金,不差钱的中国太保可以未雨绸缪,无论对于其未来的业务发展,还是稳定A、H股的股价,都是上上之选。
    根据太保今年半年报,截至今年6月末,太保集团和旗下公司太保寿险、太保产险的偿付充足率分别为271%、183%、194%,依然高于其它几家上市险企。而在8月份,太保发行的75亿元次级债刚刚获批,此次又增加约85亿元的定增资本,无疑可以支持未来三年左右的业务发展。
    太保也在公告中表示,虽然集团公司偿付能力较同业来说仍处于高位,但随着产、寿险业务的减速开展势必带来资本的继续需求。此外,从发展的角度看,未来中国保险行业有望迎来新的业务增长点,例如,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政策行将推出,政府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大病医疗保险,小额人身保险业务在全国推行,保险公司也竞相拓展安康保险业务,这些新业务的拓展亦离不开资金投入的支持。
    太保还进一步指出,由于欧债危机依然阴霾笼罩,全球经济形势严峻,国内经济也面临着增长放缓的风险,未来一段时间内,宏观经济的不明朗因素可能持续主导资本市场呈现动荡态势,此次定向增发,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在保险业的资本领先优势。
    “不是随便哪家上市公司都能吸引到多家主权财富基金的加盟。太保股价虽有所下跌,但我们仍然看好。尤其是A股,其再融资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海通证券一位分析师在受访时表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