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大反击
摘要:A股绝地反击,有人欢喜有人忧。甚至就在前几天,海外做空中国银行股和中国经济的声音还是甚嚣尘上。
9月7日,被压抑许久的A股终于爆发了,出现近三年从未见到过的最大规模蓝筹股涨停潮,两千多只股票上涨,上证指数暴涨3.7%,71只个股涨停。
前一天还处于做空恐慌的三一重工股价第二天就一路上冲涨停,海外机构做空的民生银行再次被史玉柱抄了底,两天之内赚到每股超过5毛钱的政策红利;9月7日,民生银行H股飙升6%以上,融券做空民生银行的机构损失惨重。一切都变了,多头首战告捷,空头开始尝败绩。
幸福来得如此之快绝非偶然。
9月5日、6日两天,国家发改委连续审批城市轨道、公路、港口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以稳增长,投资额度高达万亿。与此同时,9月6日晚间,欧洲央行宣布无上限购买欧债的计划,欧洲三大股指当天大涨100点之上,隔夜美国道琼斯指数大涨244点。
上证指数终于在2000点上竖起了一根大阳线,这是一次反弹还是反转?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大霄坚定地认为,这是中国股市的一次反转,牛市已经到来,未来超过3500点是必然的趋势。
“这不是一次资金推动的快速牛市,而是股市将随着公司的基本面回升而上涨的慢牛行情,由于做空机制的存在,上涨的空间会受到限制,只有那些真正的好公司才能得到超额的回报。”李大霄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开启牛市征程?
行情在绝望中诞生。
当海外机构做空中国银行股和中国经济的时候,一次绝地大反转开始产生。9月7日,受到发改委放行一万亿项目的刺激,工程机械板块整体放量涨停,实现绝地反击。此前两个工作日,三一重工的股价刚刚以8.74元/股创下了近两年来的新低,而在7、8月两个月时间内,三一重工的股价已经累计跌去了近36%,市值蒸发了超过400亿元。
被抛售做空的均是一些强周期性股票。9月7日,A股上涨最快的也是前期被做空抛售的周期性蓝筹股。建筑材料、采掘、有色金属、黑色金属、机械设备和金融服务等股票涨幅居前。
9月3日,《华夏时报》“水皮杂谈”专栏发表的文章是《满仓等待最后一次暴跌?》,文中水皮认为,股市已经容纳了国民经济的主体,国民财富的蒸发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巨大伤害无法想象;他建议,大跌大买,小跌小买;宝钢大股东回购护盘已显示绝望的中国股市迎来底部,新的希望正在诞生。
正因为如此,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一上台就致力于制度性改革和建设,改革IPO制度,引入长期资金和各种资金入市,强化上市公司分红,协调有关部门出台个人投资者股息分红的差别化税收优惠政策。尽管证监会一系列政策改革并没有让股市上涨,但这些积极的股市政策奠定了长期牛市的基础。
发改委批准万亿真金白银刺激经济计划让投资者重新看到中国经济软着陆的希望,投资者开始入市,股市的大涨实际上是经济预期的提前反应。水皮称,外围市场欧洲央行无上限购买欧债,防止欧债危机恶化,稳定了全球经济的预期,发改委的万亿刺激计划稳增长实际上是股市上涨的导火索,中国证监会召开维稳会议三大因素共同推动了A股的大涨。
山西证券机械工程行业分析师李争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整个工程机械行业被负面消息压抑得太久,此次万亿投资计划给这种压力找到一个突破口,个股也有超跌反弹的需求存在。不过他同时认为,眼下不能过于乐观,毕竟通过基建投资还不能完全扭转工程机械行业眼下面临的问题。至于此次的万亿投资所产生的带动作用,不能和当年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相提并论。
万亿刺激经济
“A股投资者很现实,无论监管层怎么说,没有人愿意入市,投资者需要看到经济的预期,看到真金白银救市才敢进入。”一位券商资产管理人士9月6日向记者表示,“目前,正在做保证金理财业务,低风险的产品现在受市场欢迎,不过,一旦市场开始反弹恐怕就不行了。”
担心什么就来什么。9月7日,A股开始了报复性反弹,导火索正是发改委出台的万亿经济刺激计划,让投资者看到中国经济成功软着陆的希望;外围市场欧洲央行宣布无上限购买欧债,止住了欧债危机阴影困扰全球市场。全球两大经济体的经济刺激计划已经出台,投资者等待确认最后一个好消息美联储的议息会议QE3是否成形,一旦成形,全球新一轮的经济刺激计划就再次开始。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唐建伟告诉记者,中国经济不会太坏,也不会太好,但不会比欧洲差,毕竟还有7.5%的增长;尽管粮价在上涨,但滞胀的状况不会出现。现在不是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而是经济是股市的晴雨表,中国股市的表现比欧洲还差,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唐建伟认为,经济刺激计划短期内能够见效,但长期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还是需要通过改革来释放内生增长动力。
最近,国开行和交通银行开始的资产证券化尝试正在为新一轮银行信贷资金支持经济增长铺路,通过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工具将继续获得资金,推动投资。发改委审批的25个城市轨道项目和30个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可能得到更多的金融支持,尽管这一规模远低于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但有关专家认为,这本身是稳增长的一种尝试,在经济增长7.5%的基础上加码投资项目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对此,唐建伟称,政府手中刺激经济增长的牌还很多,尤其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包括下调存准率的货币政策。
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市场的最后暴跌却成为多头抄底买入的机会。
在公募基金抛售做空三一重工之时,比尔·盖茨基金等QFII却从二季度开始抄底买入三一重工,尽管QFII目前短期被套,但这显示出国内和海外机构对于A股市场判断的分歧。一些业内人士判断,中国放开了QFII入市的阀门,在国内机构恐慌抛售之时,QFII可能再次成功抄底中国股市。
欧洲央行很给力
久病不愈的外围市场也终于迎来了一次大救赎。
9月6日,欧洲央行宣布无上限购买欧债,这在关键时刻止住了欧债危机的扩大化趋势,短期内,欧债危机问题将得到缓解。欧洲央行也没有摆脱美联储式的救市策略,本质上都是现金买垃圾的计划,但稳定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预期,这成为A股反转的外围因素。
这一天,中国证监会也召开了维稳的会议,给市场传递出了一种特别的信心和信号,而发生在不久前的谣言中伤等荒唐事的滋生土壤也在慢慢消失。
深圳光孚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黄生因为不看好中信证券对里昂证券的收购,声称融券做空了中信证券。他因此获得了一个“中国浑水”的绰号。
此前被误伤的中信证券背后其实是几名小散户。9月3日,证监会公布了针对市场上流传的关于中信证券的一系列谣言的调查,被查处的三人均是“小散”,股票投资账户为5万-7万元不等,证监会认为他们是谣言的始作俑者。一系列谣言伴随着中信证券连跌三天,总跌幅超过11%,监管层为个股暴跌背书,并且反应如此迅速,在A股实属罕见。
后来的数据证明,融券业务为抛售的机构背了黑锅。当天,中信证券总成交额为19.83亿元,融券卖出金融仅为0.25亿元,金额只占当日成交总额的1.26%。而1.66亿的融资额也远远超过融券额。
“融券容量很小,套保作为防御性的行为也是被动而为,尚不足以引发个股暴跌。”黄生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承认,融券并不足以对市场造成多大冲击,真正影响走势的是机构的抛售行为。
“近期,这些暴跌的蓝筹股包括中信证券、民生银行、三一重工、苏宁电器、中集集团、上海汽车和张裕A等,确实跟公司出现问题有一定的关系,并非被刻意或者恶意做空;除了中信证券之外,民生银行H股被做空无疑,三一重工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做空。真正做空的力量是机构,这些机构在直接抛空股票!”黄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说。
“我已经把A股的融券都平掉了,但没有从看空转为看多。”黄生表示,对于今天行情还要走一步看一步,行情要持续最关键是各路资金是否能跟上,一些超跌的个股是有机会的,特别是跟“铁公基”相关的基建类、水泥类个股。
阻击海外做空中国
A股绝地反击,有人欢喜有人忧。
就在前几天,海外做空中国银行股和中国经济的声音还是甚嚣尘上。始作俑者是摩根大通、瑞信和惠誉发表看空民生银行股和中资银行股的报告,索罗斯和保尔森一批国际大空头抛售减持了银行股。从浑水公司做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概念股到海外机构直接做空香港上市的民生银行等中资银行股,引起了各方的关注。
实际上,由于融资融券和转融通业务的开展,A股市场已经有了股指期货、融券业务和上交所推出的约定式回购证券等一些有效的做空工具。融资融券规模也有了很大发展,A股进入做空时代,代表市场的沪深300成份股做空更容易实现,个股的做空仅靠少量的融券很难实现。沪深300蓝筹股成为超级杀跌的主力,大部分已经接近净资产附近,一部分甚至跌破净资产。
工程机械类股票成为中国经济下滑做空的主力,三一重工就是其中之一。曾几何时,在财务杠杆的长袖善舞,成为三一重工在市场顺周期下业绩增长的一支强劲助推器;然而,也正是由于用力过猛,当下游市场开始进入到逆周期的时候,过长的财务杠杆反而有可能成为刺中公司要害的回马枪。
记者通过Wind对于19家A股工程机械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统计发现,在应收账款一项上,三一重工无论从229亿元的总额上还是71.65%的增幅上,都居行业首位。由于大量现金没有收回来,经营现金流净流出17.5亿元,同比变动-796%。
“下半年公司在回款上肯定是第一要务,由于我们做大型工程机械行业在存货周转期上都比较长,相对于一季度的净流出43.9亿元,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在二季度实际上是净流入的。”三一重工公司证券部部长王建飞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两个多月的下跌过程中,这种悲观的情绪最先体现在各家券商分析师的研究报告当中,特别是在8月31日三一重工发布半年报之后,有多家券商分析师下调了对公司的评级。
7月份和8月份三一重工股价分别下跌14%和17%;同期,沪深300股指期货9月合约分别下跌了4.36%和6.68%,通过8倍杠杆放大,股指期货做空的收益要远远超过现货的下跌,空头通过抛售沪深300成份股可以在股指期货盈利,成为A股做空的一条路径。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国石油、工商银行等一大批沪深300权重股从5月份就开始遭遇抛售压力,并通过股指期货的杠杆放大效应实现套利。
9月7日,会成为A股做空者败退的开始吗?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