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手的友邦22亿解禁股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肖君秀 深圳 香港报道
友邦股份近600亿元市值的股票解禁重压港股市场,几乎每个机构和个人都在屏心静气地观看,这块“庞大的巨石”何时以何种方式移除,对市场会否造成重大的影响。
9月4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持有友邦保险22.4亿股(即18.6%)解禁,市场一致分析AIG急于套现走人。“从AIG的财务状况来看,套现的机会是肯定的。”招商证券(香港)投行业务董事总经理温天纳对本报记者表示。在2008年金融危机AIG面临危机的生死关头,美国政府借巨债以持股的形式为其解困,目前仍欠美国财政部1600亿元的债务,还债赎身迫在眉睫,沽空友邦股份成为其最为实际的方式。
问题是,如果一次沽空找到承接如此巨额市值的买家并非易事,即使分拆给几家,在全球经济仍不见起色的现阶段能够拿出上百亿元的现金也并不多见。即使首批出售6亿股最多涉资160.5亿港元,也会引发市场的焦虑。那么,未来谁将成为友邦保险新的控制者?
抛售重压再袭
巨债在身的美国保险巨头AIG,狂抛友邦股份还债已非第一次。早在今年3月,其按解禁规定抛售了超过400亿元,持有友邦股份由32.89%降至18.6%(即22.4亿股),如今,半年过去了,第二批解禁约600亿元市值的抛售狂潮再次袭来。
在解禁前一天的9月3日,友邦保险最低现26.1港元,创下了近3个月以来的新低,当日报收26.3港元,跌1.31%。而港股本周的表现也因此重负难行,勉强守住19000点整数关口。
市场几乎一致预料AIG沽售成定局,在香港信诚证券联席董事张智威看来,AIG本身需要资金偿还政府债务,而且已无法顾及友邦的控制权,美国政府也无暇对友邦保险是否被其他国家的资金控制有所考虑,“美国大选要开始了,这些小事也顾不上那么多,而且AIG除了卖友邦还债别无他法。”
早在今年8月,AIG集团首席执行官本默切(Bob Benmosche)就向市场放话,该公司将寻求在合适的时机、以合理的价格出售所持有的友邦保险股份。
9月6日,美国财政部现持有AIG高达53.44%的解禁,这是当时AIG为度过危机“质押”的股份。市场普通认为,AIG在美国11月总统大选前后,需要赎回部分股份偿还美国政府债务,以示政府救市“良性”的一面,并预计美国政府会将AIG的持股比例降至30%,那么AIG约需拿出超过800亿元的资金赎回23.44%的股份。AIG持有友邦保险600亿元市值的股票早于其两天,即9月4日解禁,那么出售这部分股票,AIG能够解决从美国政府“赎身”的绝大部分资金。而不足部分AIG也在苦思冥想凑钱,8月本默切还表示,AIG集团计划将其飞机租赁业务ILFC上市,但尚未找到有利时机。
令市场稍稍安定的是,AIG不是马上一次性沽空600亿元。据9月6日深夜道琼斯通讯社公布的销售合约细则,AIG此次拟出售6亿股友邦股份,按作价每股25.75港元—26.75港元,以此计最多涉资160.5亿港元。而且按照折价,对市场现有股价的冲击也不会太大,而按9月6日友邦保险收市价,折价约为1.7%—2.1%。“如果真能卖出这样的折价,证明买方对友邦保险业务认同度极高,不惜与市场几乎相当的价格买入。”香港某证券公司负责交易的李先生认为,这样能够令市场稍微松口气。
新东家入场变数
据悉,此次AIG沽售友邦保险,德银及高盛为此次配售联席安排行。
AIG不断地巨量沽售友邦保险,给基金带来了被动增持的压力。友邦保险是港股当中多个不同指数(包括恒指)的成份股,“一旦解禁导致流通数量增加,实际上变相增加了港股的压力,那么大的基金公司等机构将不得不增持,以使投资组合维持相对的平衡。”上述香港证券公司负责交易的李先生认为,这使得友邦保险虽然解禁,但是其股价暂时能够不受到太大冲击,甚至在涨跌线上下晃荡。
根据销售合约的透露,再过90天即12月,AIG又要沽售余下的股份了。这块巨石仍然悬在港股头顶。而且,谁将成为友邦新的控股股东也成为市关注的热点。
早在2008年AIG遭受危机之时,就拟出售友邦保险度过危机,当时国际上的机构闻风而动,甚至国内一些大金融机构亦有意商谈,不过最终因AIG仍要保留控制权而未能出售成功,而友邦保险也改为港股上市融资。
3年之后,AIG持有友邦保险的股份再次面临出售,不过此次已是变为了上市公司的解禁股。时过境迁,在全球经济再次陷入低迷而友邦保险上市估值推高之后,全球金融大机构很多自身都需避险过日,已鲜有机构表现出之前拿出数百亿真金白银的豪气。“如果有大的金融机构最终控制友邦会好一些,比如银行、保险等,这样会对友邦保险的业务起到协同效应。”张智威认为,此时的AIG,由于还债压力悉数卖出友邦保险股份的可能性更大,而且美国政府忙于大选,只会关心是否推出QE3的大事,不会在意一个业务在亚洲的保险公司控制权的“小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