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扮靓新华保险中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叶琪 北京报道
新华保险交出了上市后的第一张“中期考”成绩单。
8月29日晚间发布的新华保险中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19.04亿元,同比增长7.3%。至此,四大上市险企上半年业绩已经全部亮相,而随着上半年保险业持续的内外复杂环境考验,险企业绩开始分化。其中,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4%、7.3%,中国人寿和中国太保净利润则同比下降25.7%、54.6%。
“上半年业绩符合预期”、“净利增速好于预期”、“利润实现高于预期”,记者查阅多家券商报告发现,虽然寿险业正处于痛苦的转型期,但市场对这一家纯寿险公司的中报业绩仍较为肯定。
业绩符合预期
与有银行业务支撑的中国平安不一样,仅靠寿险业务驱动的新华保险实现了净利的正增长,这在业内看来就是其业绩首要亮点。
根据中报,公司上半年总资产规模达到469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82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人民币19.04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股东权益达到人民币349.3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6%。
“纯利同比增7.3%至19 亿元,较我们预期高出23.3%,主要由于税款抵减达到3.97 亿元。”8月30日,一位交银国际分析师表示,扣除税务因素的纯利为15亿元,符合预期。
而申银万国也把新华保险此次净利润正增长归因于所得税影响,“2012年上半年新华保险所得税为4亿元正值,主要是确认6.3亿元递延所得税资产。”中报指出,公司上半年递延所得税资产较2011年底增长6771.4%,金额增加9.48亿元,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层判断,未来有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应纳税所得额,因此于报告期内确认了由此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9.50亿元。
在投资收益方面,截至6月末,新华保险投资资产为452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1.1%;上半年实现总投资收益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总投资收益率为1.8%;净投资收益92亿元,较上年同期猛增42.8%,净投资收益率为2.2%。
申银万国认为,之所以投资收益率略低于同业,主要由于去年的浮亏引致的减值亏损。中报显示,上半年计提20亿元资产减值损失,浮亏由年初的77亿元减少至37亿元,而上半年的浮盈为19 亿元,占总投资资产的0.56%。
不过,在投资资产的配置结构上,仍显示出新华保险一贯的较为谨慎的投资风格。半年定期存款占比由33%提高至为36%,而债权型投资占比由51%下降至47%,股权型投资占比为7.8%下降至7.4%,各类资产配置比例变动方向与2011年相同。
个险增幅领跑
事实上,对这家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着保费快速增长的纯寿险公司,市场最大的关注点是,能否在寿险业瓶颈期顺利转型并保持稳健发展。
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保费收入560亿元,同比增长10.4%,增速高于去年同期,而市场占有率提升至9.8%,仍位列中国寿险市场第三位。
记者综合四家险企中报发现,新华总保费的增长主要来自个险渠道,也在四家上市险企中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增幅最大。
中国人寿上半年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同比降低5.5%,其中新单业务同比降低28.9%,续期业务同比增长22.8%。平安寿险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8%,其中新单业务同比降低22%,续期业务同比增长21.6%。太保寿险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1.5%,其中新单业务同比增长13.6%,续期业务同增24.6%。新华保险个险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2.6%,其中新单保险同比增长8.9%,续期业务同比增长28%。在新华保险个险渠道新单业务中,期缴保费收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5.9%;趸缴保费收入6.53亿元,同比增长39.8%。
在银保渠道,在寿险业整体的负增长中,仅新华保险微增2.2%。
中国人寿上半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降23.3%,平安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降低43.5%,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降低22.5%,新华保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加2.2%,为四大保险公司中唯一正增长的一家。
另外,财富管理渠道成为新华保险上半年业务的一大亮点。据悉,于2010年4月成立的财富管理业务部,专为中高端客户提供保险保障产品和财富管理服务。而今年上半年,该渠道保费收入为6.2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9.0%。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