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等待入场“发令枪”

作者:付刚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7-23 16:53:00

摘要:“这股市是要‘赶底’吗?跌成这德行!我倒是希望能连跌3天,不破不立,免得半死不活,不胜其烦!”7月18日下午,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经理向《华夏时报》记者如此表述他的最新感受。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这股市是要‘赶底’吗?跌成这德行!我倒是希望能连跌3天,不破不立,免得半死不活,不胜其烦!”7月18日下午,北京一家私募基金经理向《华夏时报》记者如此表述他的最新感受。
    当日,上证综指演绎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行情,股指午后一度探至2138.79点,创下半年以来的新低,险破2132.63点的前期低点。再看前两天的7月16日,上证综指暴跌1.74%,百余只个股跌停。
    对很多还在A股市场“折腾”的投资者而言,这一周,有切肤之痛。
    这也让他们的投资信心降至冰点。
    “我最近在上海、北京拜访了一圈机构投资者,没有一家看好未来3个月、6个月的A股市场,这意味着大家基本上没有买入周期股,现在有人拿着银行股甚至会被笑话。”瑞银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李向《华夏时报》记者描述时,颇有些觉得不可思议。
    在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师杨德龙看来,本轮政策放松的速度和力度都低于预期,而实体经济下滑速度和幅度却超出预期,这是股市低迷的本质原因。他向记者指出,在经济面不断下滑的背景下,市场难以走出调整格局,短期内仍将继续探底。
投资者入场可等三信号
    7月18日沪指创下2138.79点的近期新低,再次逼近年内低点2132点附近,这也意味着,“钻石底”很可能变成“暂时底”。从盘面看,前期一直强势的地产板块领跌沪深股市,“招保万金”全军覆没,成为拖累大盘的首要因素。受其带动,水泥、机械等板块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
    在陈李看来,6月房地产销售情况有所起色成为最近经济数据的惟一亮点,但销售转暖及价格反弹是否会引发新一轮调控,再度引发市场担忧。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始终没有让A股透过气来,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总经理魏凤春认为,经济增长堪忧,官方对增长下台阶似乎也已认可。
    兴业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忆东则认为,当前A 股市场弥漫的悲观情绪集中于“长期问题短期化、换届年经济问题政治化、股市圈钱无止境”,前两者短期无法证伪,而圈钱问题又不被监管层认可,因此,投资者只剩失望,用脚投票、远离市场。
    引起记者注意的是,陈李并不悲观,他认为,如果出现三声“发令枪”,投资者可入场:一是下半年月度增信贷连续保持6000亿以上;二是放松对地方政府、地产开发商的融资;三是中长期贷款资金价格下降到7%附近或以下。
创业板、中小板压力大
    在华宝兴业行业精选基金经理任志强看来,虽然具体底部尚未探明,但经济大概率处于底部区域,目前A股市场面对的更大问题是,需要在底部徘徊多久,而不是底部还有多远。
    伴随物价压力的缓解,任志强认为,影响A股市场的主要因素已转移至政策放松预期与基本面持续下行之间的博弈上。目前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已达成统一,但今年上半年股票分化非常明显,少数股票不断创新高,市场对医药、食品饮料等防御性板块的追逐氛围较浓;而很多股票,尤其是周期类股票,交投则较为清淡,弹性显著下降,其中有一些还不断创新低。
    记者从分类指数方面看到,上证指数在7月18日创下2138.79点低点后反弹至7月19日的2184点,离2132点仅差52个点,而创业板指数经过7月16日暴跌后又回升至709点,距前期低点612点,已上升了15%,中小板指数4408点,离前低3927点相差481点,也有10.9%的空间。
    经过市场不同的演绎,目前全部A 股的PE为12.41倍,中小企业板 27.55倍,创业板33.06倍。
    而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业绩却没有预期好。截至7 月16 日,中小板、创业板已经有1002 家公司披露了2012 年中期业绩预告。中金公司据此测算,中小板上半年盈利同比下降7%,创业板同比下降2%。
按照目前全年业绩一致预期,中小板和创业板盈利增速仍然高达29%和40%,隐含下半年同比盈利增速分别要达到60%和70%以上,可见下半年盈利风险的预期并不充分,即便乐观估计下半年中小板和创业板同比增速均能达到30%以上,全年盈利预测仍有15%左右的下调空间。由此可见,就板块而言,创业板和中小板在下半年的压力颇大。
潜伏周期股
    在张忆东看来,只有政策微调加力、贴现率继续回落以及数据上确认经济底部企稳、中长期贷款占比回升等信号出现,形成利多的合力,才有望带来A股市场企稳的转机。
    “短期相对容易改变的是股市资金面的供求关系,市场是最聪明的,投资者的选择会形成新的市场平衡。”
    他认为,可以期待的是社保、汇金以及央企等“国家队”,以及产业资本的增持,可以使投资者理性的面对中长期价值。此外,监管层进一步扩大QFII、RQFII的投资额度,也可以带来新的资金增量。
    记者从一些机构人士处了解到,目前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资金都有抄底资金进场,一家大型保险机构在最近半个月有50亿元资金重新入场。但需注意的是,更多的保险等机构资金,选择进入了与债券市场相关的领域,这也催生了近期债券型基金发行超级火爆、叠创纪录。
    7月19日晚,南方基金公司向记者透露,18日刚刚结束募集的南方润元纯债基金首募规模超85亿元,这无疑引爆了近期冷清的基金销售市场。除前期募集超百亿的短期理财型基金产品之外,南方润元成为了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标准型债券基金。
    此外,作为一家次新基金公司,且无银行股东背景,财通基金公司旗下首只债券基金——财通多策略稳健增长基金首发募集也高达36亿份,超过今年以来债基平均募集额度一倍以上。据财汇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已经募集结束的37只债基的平均募集额度为15亿份。
    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基金经理都透露,从股票投资的角度看,当下做投资难度十分大。在农银策略价值基金经理程涛看来,“当前中国的经济犹如逆水行驶的轮船,颇为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做投资确实很难。”
    陈李判断,从近期拜访机构投资者的感受看,他们基本上没买入周期股,“所以这时候,没人卖跌的幅度比被人拿得很多的股票跌幅要小一些,下半年投资机会也就可能从强者恒强的板块,慢慢过渡到潜伏周期股。”
    在陈李看来,下半年市场机会会大于上半年,四季度机会大于三季度。如果企业盈利有9%的增长,股市估值将从目前的11倍轻微复苏到12倍,指数能带来15%的回报,到2012年底,上证指数有望上升到2600点。
    汇丰晋信2026生命周期基金经理刘辉向记者表示,在市场处于估值底部区域的背景下,他们看好未来中国经济重新向上所带来的上涨机会。
    “从今年三季度,由于估值回升仍可能是下阶段市场的主要推动力,估值修复板块仍然存在较好的阶段性投资机会。但另一方面,考虑到中国经济的中长期增长动力将逐步转向消费和新兴产业,这类内需和创新导向行业中的优质股票也将显示出越来越高的增长潜力。”
    因此,刘辉透露,他在板块选择上,除继续阶段性配置非银行金融、房地产、汽车、家电等“估值修复”板块外,中长期继续看好医药、食品饮料、高端装备、节能减排、TMT等板块。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