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问诊稳增长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智 杨仕省 北京报道
CPI同比上涨2.2%,创29个月以来新低。
国家统计局7月9日公布的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显示,通胀压力快速回落。与此相对应的数据是,PPI连降四个月,发电量增幅缩窄,进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上半年宏观数据将于本周末公布,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二季度GDP破“8”几无悬念,关键在于会下行多少。
总结上半年经济形势,定调下半年调控方向。进入7月,中央高层频繁奔赴各地摸底调研,行动已经开始了。
7月9日、10日连续两天,从江苏回京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了两场经济形势座谈会,听取专家和企业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
温家宝在座谈会上强调:“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消费、出口多元化等,但当前重要的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
参加座谈会的著名经济学者、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和金融学教授许小年表示:“这次经济下滑不是周期性的,因此用反周期的宏观政策来应对是不起作用的,这次是结构性的下滑,如果没有认真的改革,经济走不出颓势。”
“跟随经济发展,适度提出新的预调微调政策,有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另一位参加座谈的中国侨联华商会副会长华生表示。
调研路线图
钢铁行业终于有机会向温家宝直接反映其糟糕的行业现状了。
7月7日,温家宝在南京中电熊猫公司和南京浦镇车辆公司先后召开座谈会,来自轻纺、软件、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的30多家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参会。
兴澄特钢有限公司的代表钱刚对总理说,欧债危机以来,钢铁行业日趋艰难。这个曾经处在黄金十年的行业,现在正面临全行业的亏损。
有话要说的不仅是钢铁公司。
记者梳理相关内容发现,座谈会上,报忧的企业远远多于报喜的企业。多家企业向温家宝总理反映了外贸订单下降、钢铁行业疲弱、光伏产业亏损等情况。温家宝回应称,结构性减税要与鼓励创新结合,在支持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发展的同时,还要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
在此之前的6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到辽宁考察,同时也拉开了下半年经济调研的大幕。
3天时间里,李长春考察了辽阳石化、特变电工沈阳公司、远大集团、沈阳机床等大型企业后表示,希望企业加强自主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加快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特别是智能制造业,全面振兴装备制造业。
7月5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在江苏省常州市、苏州市考察了常州天合光能公司、强生医疗器材公司等企业。他强调,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关乎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关乎稳增长目标的实现;要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确保进出口贸易稳定增长;要完善出口政策,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困难,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支持企业“走出去”。
王岐山表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确保完成全年外贸增长目标事关全局,任务艰巨。各地区、各部门要全力以赴做好下半年各项外贸工作。”
经济下行压力仍大
宏观经济系于微观企业,对企业来说,经济数据则是其感受的真实反映。
今年以来欧债危机持续发酵、外部需求疲弱,加上国内房地产调控等导致产业链出现收缩,各项需求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
二季度,中国经济下滑超出了此前的预期。“4月份以后,不论是需求端,还是供给端,或是货币信贷数据,各项经济指标都逊于市场预期。”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表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8398.4亿美元,增长幅度为8%,低于年内10%的增长目标,较去年同期回落了近18个百分点。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体呈现低位回稳态势。
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1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创下去年5月至今的最小增幅。
而“三驾马车”中,只有固定资产投资较为强劲。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1-5月份,固定资产投资108924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1%,增速较1-4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相对来说并不算差。2007-2010年,各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实际增速分别为18.0%、19.8%、31.5%和17.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除铁路投资同比下降45%外,其他投资均呈上升趋势。
“二季度GDP降至8%以下几乎是毫无疑问的。”平安证券原首席宏观分析师孙方红表示。
更多的数据在印证这一判断:PPI已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降幅从3月份的0.3%扩大到6月份的2.1%;6月CPI虽然降至2.2%,但究其原因,还是需求的持续放缓使物价失去了较快上涨的动力;而今年1至5月火力发电量同比仅增长4.1%,其中5月份甚至出现1.5%的同比下降,为2008年以来所罕见。此前,我国多年来发电量一直保持双位数增长。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总体上是平稳的,但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温家宝在江苏调研时表示。
“稳和保虽然就一字之差,但意思有很大差别,保就是千方百计保证,而稳只要稳定就好,允许有些小波动。”华生表示。
许小年和华生是国务院最近召开的两次经济形势座谈会中邀请的专家,为下半年经济形势出谋划策。
政策空间打开
这是中央第一次提出促进投资、合理增长。背景则是宏观经济持续探底和CPI继续走低。
本报记者拿到的江苏远东控股集团负责人蒋锡培在江苏座谈会上的发言提纲显示,其就电缆行业无序竞争提出了十二条建议,引起了总理的充分重视:“这些建议很好,有些需要中央政府加强把控完善,有些需要社会调节、企业努力。”
早在今年2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中央部委密集进行调研考察活动时,有心人就发现,这些高层的目光都聚焦在了“稳增长”上。而几乎所有的调研中,常委们都在讲话时提出了稳增长的殷切希望。
5月18日至20日,温家宝在武汉调研并主持召开河北、辽宁、江苏、湖北、广东、陕西六省经济形势座谈会。温家宝在会上强调,“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此后,各部委围绕“稳增长”进行了多省份多行业的广泛调研活动。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近期,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以及中央国家有关部门的调研活动密集。6月5日至10日,由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带领的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赴湖南长沙、张家界、常德和株洲等地,就认真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进行调研。
而现在,“稳增长”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温家宝表示,政府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包括促进消费和出口多元化等,但当前稳增长重在促进投资的合理增长。”
不论是在江苏还是北京,温家宝在与企业负责人举行的座谈中均表示,在促进投资中,非常紧要的是要注重投向,注重结构,注重质量和效益,要有利于改善民生。
“要在铁路、市政等领域抓紧做几件看得见、鼓舞人心的实事,以提振投资者信心。”温家宝表示。
央行行长周小川亦表态称:“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这和市场普遍预期的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相吻合。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