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东风本田战略新调整

作者:刘俊晶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7-13 12:09:00

摘要:7月10日,东风本田在湖北武汉的第二工厂举行了投产仪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俊晶 武汉报道

    7月10日,东风本田在湖北武汉的第二工厂举行了投产仪式。在湖北省省委书记以及东风汽车公司领导和本田高层的共同见证下,一辆由新工厂生产的思域轿车缓缓驶出生产线。
    东风本田第二工厂位于武汉沌口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该工厂初期年产能为10万辆,在今年10月后年产能达到12万辆,并将于2014年最终完成24万辆的产能规划,以实现东风本田每年48万辆的整体产能目标。此外,第二工厂还导入600K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并首次将太阳能发电输送到总装科生产线。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项举措是本田全球工厂的首创,东风本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优秀的配套设施使得东风本田对其投产的车型尤为慎重。本报记者获悉,第二工厂首先投产的车型为新思域以及其自主品牌车型思铭,而逐步转移出产能的第一工厂将负责承担CR-V、思铂睿和艾力绅等中高端车型的生产。
    此外,本报记者在投产仪式上获悉,在2012年北京车展上亮相的Concept S量产版也将基于思域平台在第二工厂生产。东风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陈斌波透露,Concept S将于明年在中国上市,并陆续登陆其他国家。除了这款车,将在明年引进的混合动力车型Insight hybrid也有望在东风本田第二工厂投产。刘洪表示,引进的新车型将会根据生产线的布局动态调整。“东风本田未来将重点建设思域和CR-V两大战略平台,并由两大平台逐渐衍生充实产品线。”解决了长久以来制约东风本田发展的产能与产品线问题,刘洪少有地以轻松的姿态对答。
    然而,东风本田面对的挑战却丝毫没有减轻。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表示,“东本一直是走精品路线,在市场竞争不激烈和市场需求不大的情况下也许比较有利。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竞争加速,东本扩产后以及相关策略的调整,将直接决定东风本田在中国市场的排位。”
    东风本田似乎已经意识到这一点,陈斌波表示,“在两年的时间里,东风本田从管理制度,到人员扩充,再到未来企业发展规划都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变。”从按工艺项目划分而非按工厂划分的负责人制,到重新整编扩充的销售团队,如果说这种变化是东风本田在制度和形式上作出的改变和努力,那随着规模的升级而调整的经营思路则是东风本田展现“攻击性”变化的根本。
    “50万辆的产能规模,与目前对销售体系的要求完全不同。过去本田相对保守,现在要更加积极一些。”刘洪承认东风本田过去“小而精”的观念正在发生转变,“东风本田将继续推进营销与市场下沉,提高网络覆盖率,提升不同级别市场占有率。”刘洪斩钉截铁地表示。他认为,CR-V这个产品系列给东风本田开了一个好头,随着产品线的完善和扩充,东风本田会在未来几年时间里培养两到三个能够像CR-V一样的“明星产品”来支撑东风本田50万的大部分产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