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寿险巨头排队发债“灭火”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12-08-18 00:09:17

摘要:寿险巨头排队发债“灭火”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资本市场羸弱、上半年业绩下滑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寿险业巨头发行次级债,虽然只是补充偿付能力危机的“治标之策”, 然而在央行连续降息,次级债发行票面利率呈现不断下行的格局下,对于亟须补充资本金的寿险巨头来说,现在正是良机。
    本报记者了解到,就在8月13日,A股四大上市保险公司中的中国太保,也在当晚发布了旗下寿险子公司募集不超过75亿元10年期次级债的公告,而自今年初开始,包括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均已发布90亿元、380亿元以及100亿元次级债计划,太保寿险的次级债计划也意味着今年四大寿险企业的发债潮收官,发行金额累计达到645亿元。
    不过,2012年保险业的再融资潮却并未落幕,记者根据已公开的消息发现,这4家保险巨头中,平安还有不超过260亿元的A股可转债要发行,国寿还将动用不超过80亿元的人民币或等值外币的次级属性债务融资工具(在境外发行),新华则亦有不超过50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未动。以此计算,这4家保险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达到1035亿元。
    “再融资是需要考虑成本的,今年不是一个好年景,寿险业的增速下滑加上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使得保险公司都在寻求解决补充资本的渠道,不过值得欣慰的是,从这几家大公司发次级债的利率来看,已经出现渐次下降的情况,平安最早获批和发行次级债,因此它的利率在今年也最高,其后新华和国寿发行的次级债利率都降低了不少,预计太保此次发行的次级债可能还会略低。”上海一家券商机构保险分析师8月14日指出。
利率降低的利好
    上市保险股即将迎来密集中报发布期,投行界人士表示,不同于国寿和太保业绩大幅下滑的情况,平安在合并了深发展的报表后,业绩和盈利增速都维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而新华人寿的业绩同比也会保持正增长。但是由于平安在今年上半年发行次级债,这使得其在次级债利率发行上面则要高于国寿和新华。
    本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悉,在已经发行次级债的3家寿险公司里面,平安人寿的10年期90亿元次级债(附第五年末发行人赎回权)于5月28日簿记建档并私募配售发行,债务利率区间为5.0%-5.3%,而在2011年的时候,平安人寿曾以5.7%的票息发行40亿元人民币10年期次级债务。
    7月15日,中国人寿称280亿元10年期次级债已发行完毕,前五个计息年度的票面年利率为4.70%,倘若其在第五年末不行使赎回权,则后五个计息年度的票面年利率为6.70%。另外100亿元次级债是15年期的。
    7月31日,新华保险也宣布完成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定期债,该次级债前五个计息年度的票面年利率为4.6%,在第五年末公司具有赎回权,倘若公司在第五年末不行使赎回权或部分行使赎回权,则后五个计息年度的票面年利率为6.6%。
    “时隔两个月,保险公司发行次级债的利率就下降了0.5个百分点左右,以前五年90亿元次级债票面利率计算,平安人寿以5%的票面利息计,其五年将付息22.5亿元,新华按4.6%计息,则付息20.7亿元,国寿按照4.7%计息,则付息21.15亿元,这预示着在今年越晚发次级债,对于债务成本的控制还是有利的。”东海证券一位金融分析师指出。
    而从偿付能力来看,截至2011年底,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和新华保险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170.1%、166.7%、284%和155.95%,不难发现,除中国太保之外,其余三巨头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已逼近保监会150%的警戒线。中国太保选择此时发行次级债,降低成本也是重要考虑因素。
治本之策
    2009年,保险业的次级债规模只有145亿元,2010年和2011年则达到200.5亿元和578.5亿元。
    “发债只能解决保险公司短期资本缺口,并不能长久地解决3至5年偿付能力问题,而且次级债的规模本身也受政策和公司资产规模的限制,发债成本的降低短期是一种利好,但是如果想要解决偿付能力的问题,还是要从投资能力和产品结构调整入手。”上海财经大学保险系教授许谨良于8月16日表示。
    “短期来看,依赖发债来解决资本消耗的问题难以解决,如果资本市场不改观和产品销售结构不调整,恐怕是很难。好的现象是,从下半年开始,保监会开始对保险资金投资出台了13项新政,而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拓宽将会提升保险业的投资能力;同时监管层也一直要求保险公司销售产品更加注重保障功能。现在所有的保险公司所销售的分红险占比过大,尤其是在银保渠道的中短期产品和快返型产品,这些都对资本的消耗很大,本身的利润又不高,甚至是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但是要在三五年内改变这种局面,难度也是很大,保险业的转型非一朝一夕之功。”8月17日,上海一家合资寿险公司精算部老总也指出。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