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发放红包应立项研究

作者:程元辉

来源:

发布时间:2009-02-14 22:38:00

摘要:访“社会分红”建言第一人邢普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程元辉 上海报道

   在经济下滑过程中,要拉动内需,国内已经有多个城市和地区采取了发放消费券的形式,而近日商务部也肯定了这种做法的可行性,然而就在去年,这种提法还被认为是“天方夜谭”。
    2008年1月,时任上汽集团副总经济师的邢普,作为上海市政协委员在上海两会期间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建议研究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以分享财政收入高增长的提案》。结果他遭到了一边倒地反对:经济学家称根本不懂经济;媒体评价“很傻很天真”;老百姓听蒙了,“不是天方夜谭吧”。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特别采访了现在已是上海国盛集团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副主任的邢普,他对记者说了一句一年前说过的话,“我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想出名炒作,我想做一名合格的政协委员”。
    《华夏时报》:2008年你的“分红提案”是怎么考虑的?
    邢普:我经过研究发现,我国财政收入持续增长,而老百姓收入增长不快,老百姓没钱花。
    老百姓没有消费能力,我就考虑由财政拨款,我在美国留学多年,见到了美国政府的社会分红,也听过新加坡和我国香港都有“派糖”先例。中国经济高增长,人民并没有同步分享,以社会分红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一举两得。
    《华夏时报》:你的建议被网民誉为“史上最具支持度的两会提案”,有媒体评价你是两会中最无辜的争议人物,有没有想到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
    邢普:成为焦点人物,不是我所愿,是误打误撞。那本来是交给上海市政协的一份提案,后来被媒体查到并报道出来的,报道之前我还一无所知。
    我当时用的是“建议研究”,不是用“建议发放”,并没有直接建议发放1000元现金。
    《华夏时报》:去年这个时候,对你的建议提出反对意见的学者多、支持者少,还有学者称提出这种提案的人根本不懂经济。如今这种分红已经开始“试水”,直至“中央部门肯定”,以消费券方式对一部分国民进行“分红”,你的提案成为现实,有什么感触?
    邢普:其实也没有什么,但还是有少许安慰。我看到广东东莞、四川成都、浙江杭州陆续向部分民众发放消费券,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还对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发消费券表示认可。
    目前地方政府发消费券,和我之前的提案是一致的,效果上也应该是一样的。我的提案是建议研究拉动内需的方法,只是举了一个例子,可以通过向全国人民每人发放1000元的方式,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
    现在有类似提议的专家学者多起来了。上海市委副秘书长黄山明在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提出《关于发放专用消费券提议》;北大教授张维迎提议把近两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拿出一半来给老百姓,每人分到10000元;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建议把国有股平均分给老百姓。
    《华夏时报》:你现在认为每人发1000元,能使中国经济脱困吗?
    邢普:我建议,到底该给国民发多少红包,应该有个研究机构。国家应该将这一建议上升到研究层面,建立经济模型,作为研究机构的课题,由政府立项,拨出研究费用,由高校或社科院共同研究,进行量化分析,最后交由人大和财政决策。我想,这样至少保证科学性,我不是经济学家,没什么发言权。
    《华夏时报》:有没有考虑过,为什么2008年的提案会在2009年再次变成焦点话题,甚至已经实现?
    邢普:现在很多媒体还在给我打电话,现在为什么依然是焦点,我想是我的提案抓住中国经济增长的“牛鼻子”,就是拉动内需。
    事实上,中国是人口大国,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不可能完全走像韩国、日本等国走过的出口经济增长模式,中国最根本的经济增长模式来自内需。
    拉动内需必须让老百姓掌握现金,有钱了才敢消费,才能实现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