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审茅台”背后的莫名用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杨 贵阳报道
茅台注定是媒体关注的焦点。世界三大知名蒸馏酒之一,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百强之列,特殊地理气候条件下的资源性产品,都使茅台在其每一步的前行中备受媒体关注。茅台从小到大的发展进程中无不浸透公众舆论对其殷殷鼓励和善意的鞭策。
然而,近日一则“十茅九假”的谣言赫然被当成一个新闻而公然出现在媒体的版面上时,这个在跟风起哄式的媒体炒作中被放大的谣言,正演进为一种攻击的力量,它不再是对一个民族企业的善良质疑,如果说这也是对茅台的一种关注方式的话,那么,这种“公审茅台”般的关注却多了些许莫名的居心。
谣言四起之时,记者在茅台及贵州相关部门采访获悉,全球知名品牌调查公司评选机构华通明略(Millward Brown Optimor)6月12日在纽约公布的2012年BRANDZTM 最有价值全球品牌百强企业名单显示,贵州茅台首次以118.38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入选,位列全球最具品牌价值企业排行榜第69位。
据悉,在入选价值百强的品牌中,全球仅有两家酒类企业上榜。除了茅台,还有国际知名的啤酒品牌百威。
经济界人士认为,茅台作为全球知名品牌,之所以受到如此的尊重,是基于其厚重的文化支撑。茅台这一民族品牌本来就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得到认同是一个渐进过程。中国饮食文化已经通过中国菜传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我们的白酒文化也在国际上方兴未艾。
茅台集团党委书记陈敏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此背景下,观照国酒茅台犹显其重要意义。对民族精品的敬仰、认可和呵护,就是文化自信和自觉的体现,这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世界繁荣和彰显。
从当年赤水河畔的几家小作坊发展到今天百亿集团,特别是1998年告别计划体制,转向市场发展后,作为中国传统的民族工业,“茅台模式”带来的一系列奇迹,已经引起大家关注。
文化,是推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和原动力,是决定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能否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浓缩表现。2000多年前,茅台酒前身、原生态的“枸酱酒”即进入汉代主流社会生活视野。“茅台”一路走过的,其实就是一个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不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文化过程”。
凡到过茅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今天茅台的追求和视野,不仅是一个企业自身的成长,更有中国优秀民族企业的使命和担当。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非常动情地对记者说:“60年坎坷前行,几代人血汗浇灌,让我们看到了今天令国人骄傲的茅台,茅台是中国人的茅台,茅台理应大步走向世界,欢迎更多善意的关注和批评,呼吁更多真诚的关心和呵护。”
“国酒茅台是民族精品,是国家的宝贵财富。茅台作为我们国家民族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袁仁国如是说,现在民族品牌的生存空间有限,国内目前硕果仅存的几家老字号也是各有各的苦衷。贵州茅台坚持千百年的传统技艺,崇本守道、坚守工艺、贮足陈酿、不卖新酒,才保住了今天的品牌和市场地位,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赞誉。
记者在茅台采访了解到,1998年以来,茅台集团步入了跨越式发展时期,持续实现了产量、销售量、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及上缴税金等主要经济指标两位数增长。茅台酒产量从5000吨左右发展到30000吨左右;集团公司销售收入从9亿多元增长到100多亿元;上交税金从3亿元左右增加到90亿元左右。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含税)900亿元左右,上交税金近400亿元左右。作为全国白酒行业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原产地域保护产品于一身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精品品牌,贵州茅台非常重视社会责任感的承担。多年前,茅台人就提出“大品牌必须承担大责任”, 将国酒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作为企业始终追求商业道德准则和践行的目标。近年来,茅台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捐赠,先后出资2.66亿元设立了残疾人保障基金、慈善基金、见义勇为基金、“心基金”等。此外,还资助2亿元参与修建贵州高速公路建设。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的第二天上午即向灾区捐款500万元,连同员工自愿捐款400多万元及后来再次捐赠3000万元,总计金额为3900多万元;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500万元,并为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和贵州特大旱灾捐款,大力支持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
不久前,茅台集团还为西部地区上百万学生捐赠价值1575万元的《新华字典》,出资1900万元为贵州农村贫困地区学校修建百所希望食堂。
从1984年起,茅台坚持以远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优惠条件收购本地的有机原料,使当地的8万余户农民成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直接受益者。仅种植高粱,仁怀市的农民每年人均增收400多元。
在解决就业社会问题方面,1998年以来,茅台集团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解决企业征地“农转非”,共安排了6000多人的就业。在履行帮扶贫困的企业社会责任上,近6年投入的款项就达上千万元。
社科院特聘研究员徐琨认为,一个品牌能得到世界层面的认同与尊重,是基于它长此以往的坚守和表里如一的品质,一个民族大品牌之所以能得到跨越式发展,是因为它始终植根于强大社会责任之中,唯实、求真、担当都是当下茅台特有的气质。也正因此,茅台才一路健康成长。
事实上,茅台一直都在捍卫品牌的纯洁性,市场打假从来都没有停止过,贵州省工商局还专门成立了茅台打假分局,在行政和技术层面茅台一直在确保市场流通的严肃性,确保高品质的茅台行销市场,始于今年的全国自营店布局,也是基于对茅台品质和价格把控的考量。然而,毫无事实依据的“十茅九假”谣言就这般肆无忌惮地炮制出笼,这不仅是对一个世界品牌的亵渎,更是对优秀中华文化的玷污,一路高歌的茅台也或许正成为一些人恶意宣泄的对象,也或有毁掉一个世界级品牌、推倒一个优秀的民族企业而后快者,凡此种种,或许正是这股谣言被肆意施放的莫名用心。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