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美国垃圾债券ETF受宠

作者:Lisa Abramowicz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9-03 13:54:00

摘要:美国垃圾债券ETF受宠

Lisa Abramowicz
方影 译自:Bloomberg.com

   管理着284亿美元资产规模的黑石集团,在全球垃圾债券ETF行业业绩遥遥领先。由于垃圾债券ETF将投资范围由美国垃圾债券扩大到全球垃圾债券(投机级债券),自从2009年以来,其表现优于多数美元类资产。
    黑石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者,继其iShares iBoxx高收益公司债券基金在不到5年的时间内资产规模增至140亿美元之后,于4月3日公开发行第一只将投资于欧洲、亚洲市场垃圾债券的ETF。同时,成立于1955年的投资公司Van Eck全球,也在同一天发行了其国际高收益债券ETF。
    “很多固定收益类资产管理者正拥入全球垃圾债券基金的发行行列中。”黑石iShares基金产品研发和经营主管Darek Wojnar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指出,“这样可以多样化收益来源。”
收益抢眼 垃圾债券盛行
    基金经理们正在拓展他们的垃圾债券投资范围,因为美国以外的垃圾债券收益率较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几乎翻番。
    美国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全球统计数据显示,在截至4月2日的过去14周时间内,投资者共向垃圾债券注入资金311亿美元。为时3个月的美国国内垃圾债券反弹现在已经乏力,据美银美林数据显示,美国以外的全球其他国家高收益债券今年第一季度回报率为10.4%,美国国内垃圾债的收益率则为5.1%。
    “全球高收益债券领域不断扩大。” Van Eck 公司投资经理Francis Rodilosso指出,“随着高收益债券ETF的盛行,寻求高收益的投资者们有了更多的可选途径。”2011年,因为更多复杂以及更高风险版本的出现,ETF 业受到国会的审查,垃圾债券ETF允许投资者押注投资级别以下的债券,而且与共同基金不同的是,ETF 在证券交易所挂牌并像股票一样买卖,具有更多灵活性。
    根据伦敦ETF全球洞察者编撰的数据显示,今年前3个月,美国国内高收益债券ETF取得69亿美元资金流入,去年同期则为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3%。美银美林策略师奥莱格·梅伦提夫指出,美国经济的温和复苏以及低利率的环境是高收益债券盛行的最佳环境。
风险敞口扩大 波动性更高
    美联储承诺称将保持近于零的低利率至少至2014年,ETF在寻求高收益的投资者中越来越受到欢迎。据美银美林数据显示,欧洲投机级债券的收益平均为8.4%,可比的美国债券收益率则为7.3%,美国垃圾债券市场规模大约是可比的欧洲市场的5倍。
    “针对欧洲高收益债券设计一个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并不容易。” 驻加利福尼亚州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组合主管Jason Rosiak在电邮中指出,“新成立的垃圾债券基金为寻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创造了具有更高流动性的投资工具,并将风险敞口扩大至全球市场。ETF具有可以快速买卖的特点,这正是投资者所追寻的,但具有更高的波动性。”
    根据3月29日公司的计划书显示,黑石的全球垃圾债券ETF将至少40%的资产投资于美国内部,或者在美国有商业的公司,新成立基金成功的关键“将是投资组合多样化”。 Wojnar指出。

它山之石
分红基金有利有弊

Jason Zweip 方影 译自:Wsj.com

    据追踪投资者资金流向的新兴市场投资基金研究公司EPFR 全球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至今,那些投资于美国高分红股的共同基金和ETF获得资金流入90亿美元,而所有其他的美国股票型基金净资产外流73亿美元。
    由于美联储维持低利率承诺的驱动,许多投资者加入分红的行列,这导致传统投资比如债券、存款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陷入饥荒。当然,分红型基金是投资股市的合理方式,但不要以债券视之。当我们购买债券,到期时收获利息并取回本金;而当我们投资分红股票,能够获得稳定的分红,但这并不意味着股价将保持稳定。其实分红基金并不比股票市场更安全,更痛苦的是税收将成为不利因素,除非美国国会和白宫采取行动,明年分红税率将最高跳涨至43.4%,2003年以来,分红纳税率仅为15%,这比大多数债券都要低。
    苹果公司近期的分红公告可能引发更多的科技公司加入到向股东支付现金的行列中来。“一些分红基金因此专注于科技类股票,就像当年之于金融领域一样。”美国辛辛那提市金融资讯公司Truepoint投资主管Steve Condon指出。
    “我希望每位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都是出于正确的理由。”Steve Condon指出:“一些投资者或许在追寻分红基金过去的强劲收益表现,但是3年以上的记忆在华尔街来说都是远古历史,2008年,很多分红基金提供至少3%的收益,但是它们的平均总收益却是负3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